网站位置导航:首页资讯中心
 

朗朗上口的运算定律推广

――四年级数学备课组关于新授课“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教学研究

文字:四年级数学备课组供稿:小学部 高数组 图片:李沛娜 彭义华 张小会时间:2019-05-07点击数:917



 2019年5月6日高数组的数学公开课如期举行。余绍书老师执教的《整数加减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一课,在教学活动中,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素材,作为计算教学的背景,使学生在解答用小数计算的实际问题时,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小数运算的基本方法。通过朗朗上口的顺口溜让学生感到计算学习同样是生动、有趣的,而不再是枯燥乏味。整节课学生思维活跃,学习氛围轻松愉悦高效的。

一、回顾旧知,激趣导入

上课开始,利用A组、B组小组Pk的方式进行口算比赛,形式有趣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胜心。通过两组不同的算式,让学生观察后得出:小数加法,可以通过凑整进行快速口算,为本节课小数加减简便计算奠定一定的基础。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例题设计购买4种不同的物品,呈现了两种不同的计算思路。一种是根据数据的特点,学生有之前的学习经验,很容易就能想到利用凑整的方式进行计算。但余老师不止停留在这种解题方法,还让学生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在对比中,让学生直观感知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加减运算中同样适用。而余老师这时让学生回忆之前学习整数简算习得的顺口溜“计算计算要简便,整十整百才简便”,现场改编小数计算版:“小数计算要简便,凑成整数更方便”,郎朗上口,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学会了新知,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三、练习设计有层次和针对性。

注重让学生观察判断能不能简算,培养学生计算时能根据题目灵活应变,防止学生陷入思维定势,误以为学了简算,就什么题目都要简算,比如“12.7+6.6-3.4”,很多学生会以为6.6和3.4可以凑整,从而乱改符号进行简算。通过几个学生对这道题的辨析,让学生明白当不能简算的时候,要回归本质,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四、关注每个学生,注重学法的指导。

小数加减的简算的难点是涉及到多个数的混合运算,特别是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类型。这种题型非常容易出错,但余老师总是要求学生同级运算“先符号搬家,再分组计算”这两步不能省略,不要一步到位,让中下生也能找到方法和模型。在练习中也设计了购物小票的问题,余老师也是先引导学生观察购买了几种物品,追问“应收金额”、“交易找零”分别是什么意思?不断引导学生通过具有现实意义的数据进行计算,达到数学服务了生活的目的。

网友评论

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