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集体智慧激荡教育的火花
——记高中生物科组“高效乐学”课堂范式研讨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基于我校高中部高效乐学课堂的进一步推行,生物科组积极参与课堂实践,课后深度研讨,初步形成具有本学科特色的课堂范式。
首先,立足于三个年级目前所处教学阶段,科组安排高一王强老师承担新授课、高二苏艳娥老师承担文科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课、高三黄雪容老师负责高考高频考点试题讲评课。三位老师精心准备,备课组认真集体备课,老师们参与听课观摩。
高一王强老师采用学案导学法推进《细胞增殖》新授课教学,由于细胞周期是学习分裂期的上位知识和基础具有知识体系建构的先行者作用,因此课前呈现幻灯片复习细胞周期这一概念,复习过程中关键强调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平均分配。课中以问题导读-动画导学-学案落实为教学线,督促学生重视教材阅读,通过动画直观加深印象配以学案练习巩固新知。最后比较分析形成知识分化。课后要求学生再次回归教材和学案完成分层练习为下节课难点做准备。学案导学可以在课堂上减少笔记书写量,但其却可以呈现完整的知识脉络和课堂思路。读、析、练结合效果好。
高二苏艳娥老师在《组成细胞的分子》复习课上主要采用自主学习法和讲授法相结合。
备课以普通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考纲为指导依据设定教学目标,充分研究历年真题,进行考点归纳。课前充分利用导学内容,给学生5分钟时间自行梳理知识要点来从而培养学生形成总结概括知识能力。课中着重讲解重点内容,充分挖掘知识点的谐音记忆。在本章难点内容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讲授后,紧跟习题巩固。针对学生答错题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再讲解。课后以历年真题练习为主,力争高效复习。
高三黄雪荣老师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题型试题讲评课上主要采用了对比总结法和案例分析法。以课前的作业题(2018高考一卷)和周测(2018广州一模试题)试题为分析的对象,采集学生的各种答题错误,分类整理。课中带领学生了解高考考纲,结合高考真题,分析高考试题特点,并从整理的各种经典错误答案中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在此基础上老师及时抛出解决相应问题的各种对策,比如如何审题快速有效,如何组织答题的语言(三段式)等,最后用相关的变式题目进行限时训练,交流答题结果,思考答题过程,推敲答题语言,真正体现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高效试题讲评模式。

观摩课完成后,科组长黄雪容老师的组织老师在生物实验室开展针对三种不同课型的范式评课研讨。三位上课老师分别简述“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环节设计和意图。科组其他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不断提出各自的见解和对课型的理解。大家各抒己见氛围融洽。最终经过研讨,科组进一步完善巩固学案导学法新授课型,自主学习讲授结合复习课型以及经典案例试题讲评课课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