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远方
——高二级演讲比赛纪实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在一天收获颇丰的研学活动后,高二年级师生陆续回到校园中,而这并不意味着一天走向尾声。12月18日晚,高二年级演讲比赛在黄华楼如期顺利开幕。
1978年12月18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2018年的12月18日,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纪念日。这一天,举国欢庆。冯骥才先生在回忆改革开放40年时提到:“这一分钟掌声过后,大河解冻,一个时代开始奔涌。”而40年后的今天,中国精神的空间和自由度愈来愈大。今晚,外校高二年级学子,以自己的方式,向行进在宏大变革洪流中的伟大祖国致敬!
演讲比赛以一个三分钟的短片拉开帷幕,视频浓缩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伟大成果,点燃了全场师生的热情。
闪亮登场的主持人高晟、赖堃:
石健涛同学《万物皆流变》以声情并茂的讲述、有趣的道具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邱意琳同学《变革创新勇担当 不负青春和使命》演绎了一代青年投身变革时代的豪情。
任仁同学《变这东西》,结构完整合理、层次分明;构思巧妙,引人入胜。
吴嘉橦同学的《中国火锅 火锅中国》,巧妙地从“火锅”这个中国人民喜闻乐食的美味谈起,谈到了今日中国的一带一路,最后以漂亮的“京剧”收尾,余韵悠长,换来全场雷动的掌声。
潘芷君《论一条咸鱼的自我修养》,从小我谈起,谈到个人与集体、与国家的共成长,真实自然。
陈淑晖以一篇《我们走过的路》,带着大家从我们熟悉的校园——广外外校走起,走向了中国与世界的连接之路。
张嘉琪以《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负重托的变革》,礼赞改革开放四十年。
覃一珅的《改变与不变》,真情流露,感动全场。
获评“华为野生代言人”的冯奕洋同学,在《现代需要创新性改变》中,通过几大手机品牌的演变,强力证明改革是发展之道。
冀瑾同学的《做自己的太阳》,如一道灿烂阳光,鼓舞每一个奋进的少年。
曾有人如此评价改革开放:“我们这一代是幸运的,我们遇上了改革与开放,尤其是开放。我们是经历者,我们是见证者。其实,我真正想说的是,我们本身就是改革与开放的成果。我们热爱物质上的丰富,我们更痴迷于精神上的多元。”本次演讲,选手们的已备演讲主题为“变”,十位选手均以不同角度切入,他们的观点鲜明、见解独到,获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第一轮演讲过后,十位选手中排名前四的进入第二轮“即兴演讲”环节。进入前四的选手分别是冀瑾、张嘉琪、陈淑晖、吴嘉橦。
非常精彩的即兴演讲环节,四位选手分别就时下最为热门的话题“共享”、“网络言论自由与法律边界”等话题进行了创作与演讲。
本次演讲分为初赛与决赛两个部分。十位参加决赛的选手是从参加初赛的22位选手中产生的。决赛又分三个环节进行,即兴演讲之后,排名前二的选手进入第三环节:冠亚军对决赛——“你来我往”短时辩论。
进入最终环节的是:陈淑晖和吴嘉橦同学。
她们辩论的主题是:个性需要(不需要)刻意追求。
精彩的6分钟辩论之后,冠亚军产生了。
语文组科组长苏小莲老师高度赞扬了本场活动,她说:这是一场有情、有智、有料的比赛。她同时宣布了获奖结果。结果如下:
冠军:陈淑晖 亚军:吴嘉橦
季军:张嘉琪、冀瑾
二等奖:石健涛、邱意琳、任仁、覃一珅、冯奕洋、潘芷君
教科室主任姚小平老师对演讲比赛进行了指导性的评论。他说:象牙塔中长大的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常常停留在表层,缺少了深层次思考。今天的演讲,很是精彩,选手的表现体现了对问题的思考,这是我们广外外校学子的精彩。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够引起同学们对思维工具的运用,能在看待事情时做到合理的利弊分析、假设分析和对立分析,真正透过现象而挖掘本质。
毕飞宇先生在一篇演讲稿中说:“和目光的不可逆一样,我们的精神与灵魂也是不可逆的,它必须、只能朝着更加文明的方向而去。生命的共识在此,生活的魅力在此,活着的意义在此,人类的高贵亦在此。”
我们用这句话来为本次演讲比赛作结,我们深信,外校高二年级的学子会向着更加灿烂和文明的远方前行。因为,生逢最好的时代,我们有值得骄傲的我们的国,我们的远方必将与我们的国家同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