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位置导航:首页资讯中心
 

聚焦数学核心素养 打造深度学习课堂  

——2018-2019上学期小学部校级公开课展示数学专场

文字:徐培敏供稿:图片:王琳 刘蒙蒙时间:2018-12-12点击数:1483


124-6日晚,小学部校级公开课展示数学专场在黄华楼八楼如期举行。从这次展示课上,我们可以看到数学好玩,让学生在“玩”中学数学,在“做”中体会、探索和发现数学,真切的感受到数学充满魅力。课堂上,老师把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把数学研究和有趣的活动、操作有机结合,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并理解数学,他们的思维火花不断绽放。这样以生为本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探索、发现和归纳,使数学学习变得更为生动、丰富、有趣,也彰显了数学课堂学习的深度和广度。这不仅是一次高效课堂的展示,更是一场智慧课堂的盛宴。

                          充满浓浓数学味的团队展示

在大家的翘首期盼中,数学老师们第一次登上团队展示的舞台。这次展示活动不仅开创了数学老师团队表演的先河,也刷新了各科老师对数学及数学教学的再认知。原来数学表演不仅可以用上三角尺、量角器、圆规等常见的教具做道具,他们更能把教研工作、数学知识、青年教师成长、家校沟通等巧妙融入表演之中。

 如一年级数学组把时间知识有机融入情景剧《时间简史》,巧妙的设计、唯美的画面令人不能自拔。据悉,因画面太美,演技高超,当晚无人拍摄此剧发布朋友圈,这真是外校宣传史上的一大憾事。

二年级组带来的《齐心协力共成长》紧扣社会热点,采用网络直播间的形式表演,把教研活动和网红文化融为一体,别具一格又不失风趣幽默,令现场不时传来阵阵笑声。这真是外校表演哪家强,就数小二这一帮!

三数组员的快板表演,串词妙趣横生意味深长,逗得听课的老师们不时发出阵阵欢笑,收获掌声无数。中间巧妙融入热辣的劲舞表演,也令人拍手称快。

四年级组的歌舞《爱拼才会赢》巧妙的把数学老师常用的教具:三角尺、圆规等融入舞蹈之中,熟悉的旋律,浑厚的歌声,这样的创意令人拍手叫绝,原来歌舞还可以这样操作!数学老师不仅可以用三角尺上课,还能表演。

五年级数学老师把组内青年教师的成长故事编成小品,本色出演的他们,演技令人惊叹不已!听课老师不禁发出感叹:这就是戏精的诞生!

六年级的数学老师们利用身边的物品,如纯净水桶、饼干罐子等,用三句半的形式演绎了他们在数学教学方面的收获和思考,令现场气氛一度达至巅峰。

                       各具特色的趣味高效数学课堂

在每个备课组的集体研讨下,每位老师的认真备课中,只有潜心研究教法学法,巧妙设计教学环节,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在做中学,放手让学生合作研究,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让学生活学活用,自主展示交流成果,进而发现数学方法,建立数学模型。

本次数学专场展示课型以新授课为主。虽然都是新授课,但每位老师能立足数学核心素养,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采用合适的教法学法,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及生活经验,动手做数学,进而在做中抽象出数学问题,进而归纳总结,很好的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本次校级展示课上最精彩的是,课堂上每一位老师都能放手让学生探究、质疑、思考、交流、讨论。做中学已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常态。孩子们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自信的数学表达、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的学习状态、灵活的思维方式,都源于数学老师长期的训练与培养。

一年级李红彦老师执教《认识时间》,她借助数学绘本故事激趣引入,以认识钟面、认识整时及整时两种不同的写法为主线,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大胆放手让学生做钟面、分小组拨不同的时刻并写时刻,学生通过观察进而总结认识整时的方法。这种通过动手操作发现规律,归纳方法,既是做数学的生成,也是课堂教学的深化,展示的是做法,活跃的是思维。

二年级的徐艳珍老师执教的是《解决问题——加法和乘法的对比练习》,看似简单的两个例题,在徐老师的课堂上呈现出不简单的一面。经过收集信息,徐老师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示题目的含义,在展示交流中进而发现解题方法,建立数学模型。教学中,徐老师变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为重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帮助学生形成分析加法和乘法问题的一般思路。

三年级石珍老师执教的是《认识周长》,她借助有趣的情景,提出数学问题,进而让学生观察、操作、体验、再操作、再思考,这样不断深入质疑思辨中,逐步帮助学生加深对周长概念本质的理解,发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同时渗透数学思想。

四年级彭义华老师执教的《周期问题-求和》思维难度大,但彭老师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创设情境,进而放手让学生先独立研究,再汇报交流。在交流中搭建活跃思维的桥梁,进而总结周期问题求和的方法,并在练习中加以运用。

五年级田三前老师执教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中,田老师结合常见的生活现象创设情景,引入新知。进而利用知识的迁移及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来分解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利用转化思想,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学过的长方形,进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这样让学生经历学习的全过程,在体验中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学习。

六年级周小美老师执教《圆的周长》。周老师通过创设有趣的跑步比赛情景,引发学生猜测,将情境中与圆有关的素材提炼,形成数学学习研究的对象,并以此出发展开探究活动。在交流汇报中,学生感受到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倍数关系是个固定数,这个倍数比较特殊,进而完成对圆的周长与直径关系的抽象,最后由推理走向建模,得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增强课程意识  转变教学方式

课后,张牡玉老师对此次校级公开课进行点评,她认为此次校级优秀课,体现了以下特点:1、教师的课程意识强,做到了从理念到实践的落地生根;2、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课堂上老师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的学习不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更多的是在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中进行数学的深度学习;3、教师的教学方式的转变:老师们一改以往的记忆策略教学,很多的是应用建构策略进行教学,让学生无论在解决常规问题还是非常规问题都受益,学会思考;4、追求教学的艺术性:数学作为认知科学,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提升数学技能、形成数学能力,同时教师追求教学的艺术性,能让课堂更厚重,学生的收获更多。数学课堂教学的艺术性体现为智慧对话,这种对话不光在师生之间,也体现在学生与学生之间。

徐培敏老师针对这几节课提出了中肯建议和更高的期望,希望通过这次活动,使大家认识到,上一节课不容易,上一节好课更不容易。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我们怎样做到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发生?面对学生,我们可以更多的思考以下三点:1、学什么(知识和技能)。2、怎么学(过程与方法)。3、学会什么(能力、品质、观念)。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明白去哪里,知道怎么去,知道已经到了哪里,努力让学生做到,想学数学,学会了,还想学。

附此次校级展示课获奖情况:

      广外外校小学部2018-2019学年上校级公开课评比结果

等级

执教教师

课题

一等奖

石  珍

认识周长

彭义华

周期里的求和问题

二等奖

徐艳珍

解决问题-乘法和加法的对比

李红彦

认识钟表

三等奖

周晓美

圆的周长

田三前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网友评论

  • 网友:dy  于 2018-12-17 09:38:26 发表评论  
    哇,这也太简单了吧!
  • 网友:lxm  于 2018-12-17 09:37:45 发表评论  
    楼下造谣
  • 网友:wty  于 2018-12-17 09:36:34 发表评论  
    第一个小妹妹真可爱~我喜欢~
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