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茧成蝶:“生本”课改的前行方式
——2011年年终综述
当历时一周的“小学部教研组长名师期末展评课活动”圆满地落下了帷幕,已经又是一个年尾了。此时,当我们又一次站在这岁月的交接点上,回望2011年那些在教育教学改革之路中求索的脚步,几多感慨,亦几多喜悦。因为,2011年,是“生本”教育在我校从总结走向创新的一年,这一年,我们在体验孕育的艰辛中,也收获着破茧成蝶的喜悦:
5月19日,白云区教育发展中心一行13人在洪伟才主任和邓蝶云部长的带领下到我校小学部推门听课和专项调研活动。
在听了徐校长、叶和丽主任、周英主任分别就我校的办学理念、“生本”课改和英语特色做的三场汇报后,区领导对我校的办学理念和“生本”课改及英语特色方面,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在调研的总结会上,带队的洪伟才主任用了这样的24个字进行概括:理念先进,管理规范,常规扎实,亮点突出,特色彰显,成绩突出。教育发展中心的邓部长则认为:外校能运用“生本”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并结合学校的实际进行大胆改革,大胆创新,说明外校的眼界高,起点高,不愧为白云区的龙头优质化学校。
这次调研活动共听课32节:其中优秀4节,占12.5%;良好21节,占65.6%,优良率为78.1%;合格课7节,占21.9%。尽管区领导表示,他们的调研标准这次比较苛刻,这样的数据是目前在他们所调研的所有学校中是最高的,但小学部面对这样的结果是极其不满意的,说明我们的“生本”课堂还有相当一部分不够成熟。作为我们广外外校,改革可以分层进行,但最终必须达到整体的、均衡的、优质的发展。
于是,以这次调研为契机,徐纯副校长在小学部全体教师会议上及时进行了总结,并就“生本”课堂的实施进行了专题讲座,对老师的“生本”课堂提出了新的要求。接下来教学处分教研组对每位教师的课堂进行普查与诊断,力求达到课堂的整体优化。
9月2日上午9:00,2011年白云区毕业班学业检测质量分析会在广外外校召开,能容纳400多人的阶梯课室座无虚席,来自全区200多所学校的领导和毕业班老师参加了会议。
作为白云区毕业统考成绩第一梯队的我们学校,在这次会议上特意安排了小学教学处的叶和丽主任做了《新课程改革经验》的专题发言,在听了我校的专题发言后,白云区教育局的关科长称赞广外外校的课改“境界高,起点高,思考深入,做得踏实”,并建议白云区的其他学校要好好利用这个资源,加强交流,促进全区教育教学的均衡发展。
2011年9月我校被白云区批为课改实验基地,叶和丽和詹智梅两位老师作为学校的代表,在整个白云区进行教学改革经验的巡回报告,先进的理念,详实的案例在所到之处均引起强烈的反响。
下图为展评课课堂瞬间
11月21-25日,在为期一周的课改开放周活动中,我校中小学部面向白云区各校开放。特别是在周一、周二、周三小学部的三天开放中,不仅每天的“推荐课”教室里听课者爆满,被“推门听课”的教室里也是坐了不少的来访者,有的甚至一直在教室里“跟踪”到第四节。如果说,从上次的白云区调研我们开始对课堂进行普查和诊断,那么,这一次开放则是全方位的敞开与检验。此次活动,小学部的宗旨是“人人上推荐课”,“节节是推门课”,活动中不仅包含课堂展示,每天还有各门学科不同主题的教研沙龙,此外我们的大课间、生活区等随时可以参观,活动的形式可谓精彩纷呈。三天时间,一百多节推荐课,八场教研沙龙,既显示了我们的底气,也充分展示了我们的教改成果。从回收的几百张课堂评价表看,优秀率达到98%以上。
下图为广外开放周教研沙龙和课堂
12月19日—23日,为了对本学期的课改进一步反思和总结,推进“生本”课堂教学向日常化向纵深化发展,充分发挥教研组长及名师的带头作用,小学部特举行了期末的“教研组长名师展评课”活动,期望通过此次活动达到交流、研讨和示范作用,让“生本”理念渗透到每节课,影响到每位老师,使“生本”教学的各种课型从探索走向成熟,从成熟走向创新。
下图为课堂间隙徐校长和叶主任在研讨
本次推出的14节课,是在“生本教学”和“有效教学”的总体思路下,要求统考学科体现“生本”评研课的探索和思考,非统考学科体现教研组所申报的课题或者个人申报的个性化课题的研究方向。12月23日上午第四节课,当艺术组教坛新秀何丹丹老师以一曲《金孔雀轻轻地跳》为自己的公开课画上圆满句号的同时,也意味着这次展评课活动的圆满结束。
回顾三年的“生本”之路,从开始的彷徨争议到后来的负重前行到现在的示范引领,体现了外校老师们探索求实的改革精神。我们的“生本”课堂从最初的简单模仿到后来的渐趋成熟到现在的走向创新,展现的是外校教师高素质的专业水准。
破茧成蝶——外校“生本”课改的行走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