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办学思想获教育界专家同行盛赞
3月13日,教育界专家以及各兄弟学校校长40余名代表齐聚我校,共同交流办学经验,探寻治校方略,研讨我校初中阶段办学思想。此次研讨会是由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我校承办。
在13日上午的会议上,代表们首先观看了我校宣传片,随后我校校长万清华、学生处主任陈莲、教学处副主任王攀峰、中学部英语组教研组长白利军、班主任张亚娟、青年教师代表钟翼先后做了发言,他们在发言中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呈现了我校初中阶段的办学风貌,展现了学校办学特色,彰显了学校自身的品牌特质。
校长万清华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从办学理念、管理方略、育人特色、教学特色、国际化办学等角度做了精彩报告。报告展示了我校特色创建的成功经验与新举措,再现了我校教学改革的风采;学生处主任陈莲以“以生为本”为立足点,从德育管理、常规管理、教育引领、活动育人等七个环节,介绍了我校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动态德育管理体系;教学处副主任王攀峰就初中阶段的课程设置、教改实践、师资队伍、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发散式解读;中学部英语组教研组长白利军从教学特色、课程开设、教师成长、活动育人等层面,逐一展现了初中外语教学工作的亮点;班主任张亚娟以班级管理作为案例,从制度建设、活动设计两方面,阐述了班级文化建设的点滴;青年教师代表钟翼以个人成长经历为依托,讲述了一名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简史。
在13日下午的会议上,赵国忠、程红兵、张伟三位专家从专业角度,对我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培养走向世界的现代人”的办学思想给予了充分肯定。
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赵国忠表示,广外外校改革的成功之处,在于有效德育、高效教学、实效教研、精细管理这四大方面,其办学思想及管理方法成功把握了教育发展的本质,符合初中教育发展的趋势。赵国忠还提到他对“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看法。赵国忠认为,教育就是要使被教育者全面发展,不仅包括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也包括学生的考试能力,考试能力也是素质的一种体现,教育者不应当狭隘理解这两种教育模式。赵国忠说,校长应当是教师中的优秀教师,引领所有教育者最大限度地发展学校,每一位优秀校长都负有特殊使命,就是要办好一所学校。万清华校长的报告体现出一名校长的教育情怀与境界,因此,广外外校的办学是成功的。
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程红兵在发言中谈到自己对外校的几点感受,一是办学理念先进,外校倡导“以生为本”,但并不是单纯地引进“生本”理念,而是有策略地把“生本”理念“拿来”,与校本实际结合;二是学校领导班子抗压能力强。作为一所拥有五千多学生的全寄宿学校,学校领导班子担负了相当大的压力;三是管理精细,体现在学校的制度建设以及活动设计等方面;四是学校国际化程度高,中学部开设了五门第二外语,学校领导很有战略眼光,类似世界文化巡礼的活动也体现了学校的外语氛围。程红兵还建议我校,在课程建设上,目前国内的教材普遍存在老旧现象,可以考虑把国外比较好的课程元素拿来加入到校本教材中,把国际化作为外校下一个生长点。
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张伟认为,外校老师的汇报让他看到一所学校的办学理想,他非常认同“理想的教育,理想的学校”,理想的背后是信念,理想的背后也是情怀。这种情怀教育在学生培养中十分重要,我们培养的学生要有大格局、大情怀。张伟表示,外校多年来的办学实践也体现了初中教育的一种走向——探索未来教育的新模式,即基于知识的教育一定要转向基于文化的教育,基于工具的教育一定要转向基于价值的教育,基于信念的教育一定要转向基于心灵的教育。张伟建议我校领导,不妨从顶层设计角度,寻找“世界人”育人模式,从思想层面构建一个整体框架。
三位专家发言完后,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祝启程做了总结。祝启程在总结发言中对外校的热情接待、周到安排和服务表示感谢。祝启程说,外校是一所现代化、国际化、高质量、有特色的学校,学校办学理念有高度,课改有高度,师讲有深度,外校打造了一个高地,作为外语学校和民办学校办学的高地、以及人才培养和人才质量的高地。学校教育超越了分数,超越了应试,真正走向了生本教育,走向了综合素质教育,以不一样的教育培养出了不一样的孩子,让我们的家长看到了中国教育的希望,增强了中国教育的自信,为我们教育人争了光。
代表们还学习了中国教育学会分支机构年度工作奖励(资助)暂行办法,讨论秘书处工作、学术中心工作、学会制度建设以及年度学术会议和活动。
相信研讨会议的召开,必将对基础教育学校未来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实现基础教育领域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