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位置导航:首页资讯中心
 

意气风发追好梦 课程建设展宏图

全国外国语学校工作研究会小学分会外语教育论坛暨第六届年会圆满闭幕

文字:供稿:图片:时间:2014-12-13点击数:3645

 

 

1213日,全国外国语学校工作研究会小学分会外语教育论坛暨第六届年会在广州市广外附设外语学校(简称广外外校)圆满闭幕。闭幕式由小学分会副会张蕾芬主持。

闭幕式上,全国外国语学校工作研究会秘书长邢三多发表讲话。邢三多说,本次年会以“外国语小学外语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为主题,展示了各个外国语小学特色创建的成功经验,探索新形势下加强课程建设和办学水平的新举措,充分体现了广大外国语小学的领导和教育工作者的崇高使命和工作智慧,会议开得很成功。

在谈到外国语小学的多语种课程建设时,邢三多表示,目前,教育部已经启动中学德、法、西、俄等外语语种课程标准的制定或修订工作,这项工作也必将引领和推动小学多语种课程建设。现在小学分会中有一批学校已经开设了多语种课程,邢三多勉励这些学校,要在多语种课程建设中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精神,为培养未来国际化人才,做出更多更实在的贡献。

邢三多还说,在课程改革与建设中,教材的地位十分关键。外国语学校工作研究会理事会经过十年努力,编撰完成了全国外国语小学、初中、高中系列英语教材,他希望有更多的理事会学校使用这套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英语教材。邢三多最后祝愿小学分会能团结一致,勇于担当,推进我国外国语小学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全国外国语学校工作研究会小学分会副会长黄敏在发言中对东道主广外外校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她说,广外外校灵动的孩子,生动的课堂,老师们的温馨服务,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黄敏表示,本届年会给全国各外国语学校提供了一个自由务实的学术交流机会,搭建了一个百家争鸣的学术平台,是一次影响深远,效果卓著的盛会。各会员单位在办学特色方面的经验交流,极大地提升全国外国语小学基础教育国际化、特色化水平,为外小学生真正走向世界和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会听取了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外语学校、瑞思学科英语关于教材编写情况的介绍。大会宣布了关于表彰全国外国语学校优秀教师,以及吸纳新理事会成员的通知。大会还就第三届全国外国语小学外语教学论文评比情况进行了通报,并现场颁奖。大会最后,第七届年会承办校温州市实验小学热情邀请各会员单位来年相聚温州。

值得一提的是,承办如此高规格的全国性会议,广外外校高度重视并做好了各项筹备工作,为大会印制了精美的《会议手册》、《会议简报》,提供了丰富的资讯,并制定了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广外外校校长李建民更率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参与接待,热情迎接各方来宾,详细安排各项日程。会议期间,全体与会代表还参观了广外外校,代表们对学校美丽的校园环境,特别是文化长廊、图书馆、礼堂等先进而完善的教学设施赞不绝口,并对学校的精细化管理、生本教育、校本课程、活动育人等方面表现出浓厚兴趣。代表们纷纷表示,年会为全国各地的英语教育界专家、学者及一线教师搭建了一个自由、创新、生动、有趣的交流平台,提供了一个让大家能畅所欲言、互通有无、共谋发展的难得机会。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充分体现了广外外校勇于开拓创新的大气魄,相信年会的召开必将会对全国外国语学校的国际化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期第二版

 

学术盛宴   精神大餐

记朱浦老师年会讲座《外语类学校英语课程建设与实施》

 

 

20141213日上午830,广外附设外语学校的黄华楼礼堂迎来了上海市英语特级教师、上海市英语教研员、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英语教师专业委员会会长朱浦老师,他为大家带来的讲座是:《外语类学校英语课程建设与实施》。报告分为课程思想、课程目标、课程实施三大部分。

朱浦老师首先从课程思想——学校课程架构讲起,分别简述了英国、台湾的课程标准内容、国内外国语学校的办学理念及课程架构和由此带给我们的启发;接着,朱老师以上海英语为例解读了英语课程目标,在讲到如何正确理解《英语课程标准》时,朱浦老师以饼图、 能力矩阵图、三维目标框架图、学习水平分类图等形式进行解读,形象具体清晰,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讲课程实施这一部分时,朱老师对照《课程标准》,带领大家回顾与总结了自2008年开始实施“英语应用性阅读教学”的路程。他提出目前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三大问题:严重缺乏语境、过重的规则教学、缺乏必要的学习经历。朱浦老师特别强调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文化与情感意识,学习策略和思维方式,把只重视语言知识的教学称为“左上角教学”,把只注重词汇和语法的教学为“左左上角教学”。朱浦老师还详细介绍了英语应用性阅读教学的内容:单元统整、内容整合、语境带动、语用体验。他详细讲述了“三语”整体设计即:以教材整体内容为语量基础,以语言整体内容为语境基础,以语义整体内容为语用基础。朱浦老师特别强调内容的整合要遵循TCLLU原则。即Topic:基于教材主题的教学话题;Content:基于教材内容的教学内容;Level:基于学生能力的语言水平;Length:基于学生认知的文本长度;Unit:给予核心板块的单元统整。在“语境带动”和“语用体验”两个话题中,朱老师着重阐述了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出现的四种教学形式:单列式教学、整体式教学、语境式教学,他非常推崇“全语境”整体设计。他用一碗汤团为例形象生动地为大家讲解了OTCPBUE理论。

汤团、大饼、鸭蛋、匹萨……这几个词反复出现在朱老师的报告中,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在进行美食鉴赏呢。在这份长达两个小时年度丰盛学术大餐中,朱浦老师始终面带笑容站在台上,时而与老师们互动,时而绘声绘色地讲述。朱老师的语言幽默诙谐,令人如沐春风;列举的案例经典详实,引人思考;以生活实际类比理论,通俗易懂,充满智慧。会场上不时响起起会心的笑声与热烈掌声。朱老师的报告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令与会人员获得英语教学的方向引领,燃起对英语教学的重新思考与体悟,更获得诸多生活感悟与启迪。

 

朱浦老师精彩语录:

1.中国英语教学三个弊端:一是严重缺乏语言语境;二是严重强调的规则教学;三是严重缺乏必要的学习经历。

2.老师是课程的执行者,是课程的主体,课程的创造者,课程的命门就掌握在老师手里。

3.有些公开课学生上讲台就滔滔不绝,我认为:谁会!谁就有过必要的学习经历!只是听课者没有看见而已。

4.内容的建设才叫课程建设,不要把理念说得做不到。

5.没有课程思维的课程实施是可怕的,我们要改变以语量取胜、以难度取胜、以早学取胜的课程思维。

6.无论怎么学,都是书面语言,我们要给学生创设真实的语境

7.怎样做课程?就是一张“大饼”!怎样上英语课,就是一碗“汤团”!怎样驾驭课堂,就是一个“鸭蛋”,数学、物理有那么多的公式,那么多的理论,英语为什么不可以有?这理论和公式都是我想出来的(此处有掌声)。

8.教师和学生永远都是课堂的核心,一位教师执一份教案去100个教室上,就是100节不同的课;100位教师执同一份教案在同一个教室上也是100节不同的课。

9.我喜欢颂唱乔丹的这首歌,只有三句歌词:“我能飞!”、“我能吼!”、“我能碰到天!”英语课程建设与实施也同此理。

 

 

第二期第三版 现场连线

 

 

问:对于今后外语学校社团活动的开展,您有哪些目前建议?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处长乔玉全:目前,我们国内开展的社团活动多是艺术类、展示类的,国外的课程和社团,比较注重把科学和艺术完美融合,通过几种基本知识和技能,加强人文教育、艺术熏陶、注重实践。所以,我们的学校教育要注重人的发展和社会要求,转变学习方式——在做中学,让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脚、学会做人做事、学会生存生活。

 

问:作为全国外语学校工作研究会秘书长,请问您怎样看待各学段教材衔接的问题?

全国外语学校工作研究会秘书长邢三多:既然说到管理就是要关注战略思考与外语教学改革。今年四月份教育部发表了关于“全面深化教学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还有小学、中学、大学三个学习阶段的衔接。这个衔接工作我们外国语学校研究会早就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教材的问题就是衔接工作的一个研究方面,早在1998年就理事会董事会着手进行,编写了全国外国语学校自家专用教材,十几年经过不断完善,教材已经成为经典。

 

问:现在不少外国语学校引进了许多原版的教材,您如何看这一现象?

全国外语学校工作研究会秘书长邢三多:现在外国语学校引进了各种各样的原版教材,在引进外国的原版教材时要非常慎重,教材作为载体承担了价值观与意识形态的责任,教师要严格把关,谨慎对待。我们还是要推进自己的本土高水平的教材,尝试使用,珍惜它,并不断完善。 

 

问:大部分外国语学校使用一主多辅的英语教材,教学中如何进行筛选?

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校长黄敏:我们现在十分重视课程的设置,课程的设置靠的是优秀的教材去完成。现在可供选择的教材非常丰富,从朗文、剑桥、小灵通、牛津以及一些学校的自编校本教材,五花八门,如何进行筛选是一门学问。好的教材是既能成长学生,又成就老师,最后能实现外国语学校作为英语人的梦想。教材的好与坏,除了我们大家需求的适用性,要有针对性与系统性。

 

问:每种教材都有它的优势与劣势,我们如何取舍?

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校长黄敏:每种教材都有它的优势与劣势,我们只能选择利大于弊的教材,我们根据学校自己的特色、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灵活地、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以及后期对教师进行大量培训,只有老师的成长才能对教材进行完善。

 

问:目前中高考英语考试改革,英语分数占比的下降,这一改革对小升初的英语考试也造成了影响,相关政策中,小升初不准进行选拔考试,那么受此影响,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应该是怎样的呢?

大连枫叶国际学校小学部校长邵玲:我非常赞成国家高考英语的改革,因为这正体现了英语的本质,就是应用的工具性的彰显。孩子们必须在学语言、用语言的环境中提升能力,而不是哑巴英语,做死学、答卷的机器。未来我们英语学习的走向应该体现在语言的运用性,重在培养孩子的听、说、读、写等能力,重在综合素养的提升,这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同时怎样做到课堂内外的有机结合,在生活化中体现我们学习的价值,这是将是我们英语教学致力研究的方向。

 

 

 

网友评论

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