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迎盛会 广外聚群贤
全国外国语学校工作研究会小学分会外语教育论坛暨第六届年会顺利开幕
岭南迎盛会 广外聚群贤
全国外国语学校工作研究会小学分会外语教育论坛暨第六届年会顺利开幕
2014年12月12日至13日,全国外国语学校工作研究会小学分会外语教育论坛暨第六届年会在广州市广外附设外语学校隆重召开。本次年会的主题为“外国语小学外语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
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朱超华、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处长乔玉全、全国外国语学校工作研究会小学分会会长王石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育集团总经理孙建军、广州市广外附设外语学校校长李建民出席会议并致辞。开幕式由广外附设外语学校党总支书记万清华主持。
开幕式上,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朱超华代表广东省教育厅向全国各地外国语学校的代表致以热烈欢迎。朱超华说,2014年全国外国语学校中小学年会都在广东省举办,是对广东省外语特色基础教育教学的肯定和鼓励,也是广东各中小学的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他衷心希望全国各兄弟学校的专家老师多为广东基础教育的谋划和发展献计献策,希望广东省各英语特色学校能借此契机,认真总结办学经验,为广东省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树立一面新的旗帜。
全国外国语学校工作研究会外语教育论坛,是全国外国语学校最大型的盛会,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英语教育界的权威专家、精英学者、一线老师。本届年会研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专家报告、专题研讨、分享互动、活动展示等。
12日会议期间,代表们观摩了广外外校小学部展示课,欣赏了社团活动,听取了深圳外国语学校、南京外国语学校、上海外国语学校、广外附设外语学校的经验介绍,代表们还在分组讨论中紧切会议主题交流办学经验、创新办学思路。
在紧凑高效的两天会议时间内,来自全国外国语学校的代表们博采众长,互相交流,相信年会的召开,必将对外国语学校外语教学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实现基础教育领域新的突破。
全国外国语学校工作研究会小学分会第六届年会理事会会议在穗召开
2014年12月11日,全国外国语学校工作研究会小学分会第六届年会理事会会议在穗召开。全国外国语学校工作研究会秘书长邢三多,全国外国语学校工作研究会名誉理事、专家组组长蒋振东,全国外国语学校工作研究会小学分会会长王石兰出席会议。会议由小学分会秘书长朱萍主持。
会上,全国外国语学校工作研究会秘书长邢三多就会议的议题向与会代表做了相关指导和说明。邢三多指出,本次会议的议题,一是在小学阶段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研究探讨如何丰富课程建设、提升活动育人内涵;二是小学阶段外语教材的建设。
邢三多还特别对会议承办方广外附设外语学校的前期筹备工作予以高度肯定。他说,在参会过程中,处处都能感受到志愿者们的热情细致的服务,让参会代表的广州之行“如沐春风”,体现出学校对年会的重视。
随后,代表们审议通过了大会议程,听取了关于大会论文评比情况的汇报。会议最后还就次日开幕式有关注意事项对代表做了简要说明。
第一期第二版
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朱超华:为广东省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树立旗帜
广东省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外向型经济大省,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日益突出,对基础教育的外语特色和国际化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多年来,以广外外校为代表的一批外国语学校,紧紧以外语特色和国际化人才培养为目标,向省内外输送了大批外语人才,为全面深化改革、建设教育强省作出应有贡献。
全国外国语学校工作年会是我国外语特色学校和外语教学的官方最高学术研讨会。2014年中小学年会都在我省举办,是广东基础教育界的一件大事,是对我省外语特色基础教育教学的肯定和鼓励,更是我省各中小学的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在此,我衷心的希望全国各兄弟学校的专家老师多为广东基础教育的谋划和发展献计献策,传经送宝;衷心希望广东省各英语特色学校借助全国外国语学校小学年会的契机,认真总结办学经验,梳理教育思想,为广东省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树立一面新的旗帜。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处长乔玉全:教育的问题,首先是培养“人”的问题
成年人喜欢提早给儿童灌输知识,知识多了就有了“成见”,成见越多,就越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未来的教育,应当是重视学生对人生、对世界的理解能力的培养。教育的问题,首先是培养“人”的问题,先做人,方能后成才。幸运的是,在中国基础教育领域确实有这样一批生机勃勃的学校,正是如此践履。
全国外国语学校工作研究会小学分会会长王石兰:不断学习 不断探索 迅猛发展
全国外国语学校工作研究会小学分会从2008年成立至今,就外国语小学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和研究,外语小学分会的成员校共同分享外语教育改革的成果,研讨小学外语教育改革的得失,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他们推动了全国外语小学教育改革、特色建设的迅猛发展。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育集团总经理孙建军:携手推进外国语学校教育创新
今年的全国外国语学校工作研究会小学分会年会由广外外校承办,是对我们的信任,也是一个宝贵的机会。我希望,借此契机,广外外校与各兄弟学校共同探讨办学经验、互相学习、团结一心、携起手来不断推进外国语学校的教育创新,以更辉煌的办学成绩,谱写更美好的教育新篇章!
广州市广外附设外语学校校长李建民:开拓广外外校教育事业新航道
我们坚信,在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引下,在兄弟学校的关心支持下,以我们的胆识和智慧、执着与坚韧,广外外校小学部一定能行走在中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前列。我们将以“质量”为基础,以“特色”生命线,朝着“国际化”的办学方向,创造广外外校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第一期第三版
开放的智慧 本真的教育
记英语课堂展示
英语教学一直是广外外校的办学特色之一,良好的英语教学环境,优秀的师资队伍,为学校英语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动力。而最能凸显英语特色的就是英语课堂展示了。
此次活动中,我校共推出了三节英语展示课,分别从绘本阅读、文本再构、报刊阅读三个方面展示广外外校英语改革的风采。
三年级林紫婷老师展示的是一堂绘本阅读课《Peter and the rich man》。绘本阅读教学是我校英语“一主多辅”课型中一种辅助性课程。我校选用的课外必读绘本是香港朗文版教材的配套阅读Bright Readers。该绘本教材以完整的故事为主体,以逼真的插画做衬托,以原汁原味的文字为参照,为学生提供了“自然习得语言”的情境与机会。本课Peter and the rich man选自Bright Readers的第三级。该绘本人物简单,内容富有童趣,且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林老师以绘本故事内容为载体,通过创设情景、观察预测、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层层深入,体会和感悟绘本阅读的快乐和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情感。板书的设计独特,旨在利用它帮助学生对整堂课进行回顾和复述。这堂课极富感染力,课堂互动活跃,学生展示精彩,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黄珊珊老师执教的《When our grandparents were young》的研讨课型是:“基于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下的文本再构,是我校的核心课。这一课型以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为出发点和归宿,关注文本内容,文本语言, 关注文本情感,以语篇、语境带动语言学习。通过核心课,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学习语言知识,增强语言感受,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本节课依托平行话题 Snacks they ate 和 games they played作为切入点,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像、视频、音效和音乐等资源,营造了课堂教学所需的交流情景,以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形式表现出来,拓展学习时空与信息渠道;课堂活动过程中学生兴趣盎然,从学习中获取快乐的体验,引起情感共鸣,主动进行语言实践。
听课老师认为,这节课的教学是立体的,多元的,通过师生、生生、师生与语言材料、师生与媒体共同作用,共同完善。让学生学习文本过程中充分感受岭南文化,体会祖父母的童年生活的苦与乐,通过“文本再构”能做到知情同步。
董宏老师展示的是一节报刊阅读课:《21世纪青少年报IssueNo.443》里的Turning trash into art.
上课伊始,董老师和学生进行了一个热情、简短的交流。交流中让学生回顾本学期读报的精彩瞬间以及我校最近发生的一些新闻事件。学生们流利的英语发音和完美的语音语调震惊了全场嘉宾。接着,董老师让学生以小组学习、同桌阅读以及分段阅读等不同形式,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又有了深入了解。阅读完毕,董老师给大家展示了生活当中“变废为宝”的手工制作品。最后,为了让学生更清楚的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教师把在广州市人们是如何处理垃圾分类的情况给学生做了介绍。告诉学生现代生活保护环境是人类文明生活的重中之重。这节课课堂节奏明快和谐,动静缓慢错落有致,教学结构如行云流水;而董老师标准流利的口语,活泼大方的仪态,多才多艺的专业技能也给现场嘉宾留下了深刻印象。
拥有“开放的智慧”,方可激活课堂。三位教师在深入分析教材、学情的基础上,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展开了教学。课堂上,灵活利用合作、互动、角色扮演等教学手段,把英语教学的活泼和灵动展现得淋漓尽致,体现了我校在课程教学中落实外语特色的能力。三节课都能做到以生为本、动态生成,体现了小学部“本真教育”的核心价值理念,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乐园。
第一期第四版
引言 | 来自深圳外国语学校、南京外国语学校、上海外国语学校、广外外校的代表先后在年会的教育论坛上进行经验交流。
代表们在发言中表示,要充分发挥部分外国语学校的示范和标杆作用,汇聚各地外国语学校的办学经验,形成全国外国语学校培养国际型预备英才的核心理念和操作规范,要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跨出大步。
“五课”“一评”说课改
广州市广外附设外语学校小学部 叶和丽
任何一所学校首先要确定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而课程设置解决的是“用什么方式培养人”的问题。与所有外语学校的办学宗旨一样,各位与会代表已经看到了,在我们地球广场的上空高耸着金色的大字,那就是“培养走向世界的现代人”。何谓“世界现代人”,一句话,就是拥有民族情怀,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交流和国际竞争的现代化人才。“人”字一直被我们写进教育的核心,高扬在我们广外外校教育的旗帜上。
围绕培养“人”的目标,我们多年来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简称“五课”“一评”。“五课”指的是“课堂”“课型”“课程”“课题”“课时”。“一评”指的是指向学生综合素养的“阳光评价”系列,包括身心健康、行为习惯、学业水平、特长爱好、实践活动。在“五课”“一评”的总体框架下,我校英语学科的课程建设和课改方面,做了教材使用、课堂教学、素养评价等多方面的尝试。
推进课程改革 做强英语特色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小学 潘俊卿
作为一所外语特色学校,我们始终围绕“强化英语、实践双语、试验多语”的目标不懈地实践。我们深知,这一追求的关键在课程的优化建设,一方面学校需要建设特色鲜明、精益求精的各类学科课程,另一方面也要合理科学地设置课程、开发课程,充分关注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个性特长的形成。
我们所培养的学生除了必须具有外语特长、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外,还必须具备浓浓的“中国情结”、扎实的文化知识基础和良好的综合素养。在学校“大方、大度、大智”的核心价值观的重心指导下,学校外语课程既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与技能,发展他们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我们也注重优化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和一定的文化意识,并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培养具备“中国情结、国际视野”的未来国际化人才为目标的我们,正在路上不断地前行着。
拓展学生国际视野
深圳外国语学校东海附属外语小学 周智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纲要》的精神,对国际化背景下的教育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
深圳毗邻香港,经济发达,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作为坐落在深圳的外国语学校之一,我们感到所肩负的国际化背景下的教育责任更加重大。为此,为更好地适应社会和时代的人才需求,提高学生的外语综合素养和实践应用能力,我校高度重视外语教学工作,高度重视外语课程建设,以实用性、创新性、多元性、时代性为原则,构建了基础外语课程、校本外语课程和拓展外语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通过先进科学的课程体系设置,全面提高学生综合外语素养,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
做有情怀的“理想教育”
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小学部 刘巧平
“理想教育”是我校三项中心工作之首,它引领者我校的课程改革和班级改革。建校11年来,我校一直坚持学科育人理念。在我校,与其说是“我是教英语的”,不如说“我是用英语育人的”。
南外仙林分校从建校起,就努力把课程作为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领域,英语作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英语课程建设在学校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学校通过课程建设与特色培育、队伍建设、文化建设等的有机融合,践行着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率的教育”和“开放式教育”的四项办学基本原则。目前,我校小学英语教学形成了自己独到的风格,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然而,在全国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智慧的校长们和广大教师并没有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而是进一步用课程改革的理念,对取得的成果进行梳理、洗涤与整合,进一步提升学校品质,使更多的学生从课程改革中受益。
第一期第五版
小组讨论管理类观点
全国外国语学校工作研究会秘书长 邢三多
外国学校要成为名副其实的特色学校,整个学校的教育思路和教育方针、办学理念就必须是培养国际化人才。小学英语是基础教育当中的基础,课程、教材、教师都应该有国际视野与国际观念;小学课程要重视与中学课程的衔接问题,课程设置层次上要有一定的坡度;英语教学从传统的听、说、读、写的形式上增加了演、译、辩,通过各种社团活动的形式展现出来;我们要有意识的将学校的整个生活空间、生活时间形成课程化;引进教材需要慎重筛选、调整、补充。
全国外国语学校工作研究会原秘书长 蒋振东
外语学校亲如兄弟,全国外语学校是一家;全国外国语学校工作研究会小学分会在短短六年之中发展非常快,各界年会成效都非常高,已经走上正规;小学分会的学术水平非常高,在座的各位老师、各位领导都是专家,都非常重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校长 黄敏
往往走过了一段路,做过了一件事,我们再回望的时候会发觉,每一件事都是那么有意义。外国语年会一届比一届办得好,届届年会都有它的精彩之处;年会的每一件事不仅能够推进学校整体工作的发展,同时每一届年会都在成长学生,成就老师;课程的设置靠教材来完成,选择一个好的教材非常重要;英语课程的设置应该打破时空的限制:墙壁(课堂)内的课程,我们把它做到最大化;墙壁外,无论大舞台还是小走廊,无论是英语墙壁还是流动的英语谈,我们也要做到极致。
北京市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主任 主维山
我校是一所全日制寄宿民办学校,学校设有小学、初中、高中、国际部、美国卡登教育部、小学预备班等部门,为学生私人定制的自选课程服务,开设了5种班型:综合素质班、文体特长班、卡登教育班——一周上15节英语课、国际班——全英教学、国际双优班——高尔夫球和网球为必修课。深受家长和学生的喜爱。
济南外国语学校开元国际分校校长 史峰虹
我校创建于2000年,是一所高标准的的国际化寄宿制学校。学校以“打造中国最好的小学,让每一位学生接受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教育”为办学目标,努力培养最优秀的小学生。本校的特色是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开设了钢琴、芭蕾、拉丁、合唱、外语剧社五个项目,致力于打造“五张名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多才多艺,健康快乐。
大连枫叶国际学校校长 邵玲
学校英语教学特色是“三重”:一重英语词汇识记;二重英语语言运用;三重英语环境的创设。要求学生小学毕业英语词汇量达2500个,初中毕业达5500个,高中毕业达12000个。学校为学生搭建各种平台供学生运用英语,以评价体系为引导促进学生日常使用英语的积极性。创造浓厚的英语校园文化,每周安排13节英语课。
第一期第六版
小组讨论教学类观点
武汉外国语学校小学部 熊菲
全国外国语学校是一家人。广外的接待、服务,让我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参会嘉宾都享受到了家人般的温暖。我们武汉外国语学校有一个传统的节日“圣诞国际节”办得很好。活动期间,把学校每个年级创设成各大洲,把每个班变成各大洲的具体的国家,然后充实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特色表演等活动,创设大量的语言输出氛围。还有武外的“校园达人秀”活动也开展得很好,每门学科都有达人秀,融进英语。我们鼓励教师:站上讲台,你就是大纲!你就是教材!小课堂的开发,打造了一批批优秀的教师。
大连枫叶国际学校小学部 房宏鸿
无论怎么开发,都不会有完整的教材,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技能和批判性英语能力非常重要。如何给孩子搭建手脚架,让孩子自己爬到顶峰?有四个境界:一是你做我看;二是你做我帮你;三是一起做;四是学生独树一帜。
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 刘巧平
刘老师就“育人无形之中”的英语课程教学做了分享,她强调将具体的情景,用之口语交际之中,也指出老师们要把握好目标维度,抢占先机,顺势而为,借势而上,真正落实好有思维、有文化、有底蕴的英语课堂。使学生最大程度地实现英语知和行的统一。
长春外国语实验学校 李婷
一句话来概括我的感受,羡慕嫉妒没有恨。羡慕广外老师有充足的课时,把德育目标渗透在英语课堂上;羡慕南方教师课堂上润物无声、娓娓道来的感觉;嫉妒广外有这么好的优质教学资源;没有恨,但有震撼!震撼的是校园里点点滴滴的文化和开放的育人空间。天鹅湖里真有天鹅,有白的,还有黑的!我们长春现在是零下20度,孩子们很少出门,我羡慕南方孩子有常年的户外活动时间。遗憾的是时间太短了,三节课听得太过瘾了,简直把我听傻了,我希望与广外有更多、更深入的学习机会。
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外国语学校 沈建平
沈老师强调英语教学要从日常的育人目标、课程设计与研发、教育方式、教师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研究实践。要培养有开放精神、有世界眼光的学生,不断地整合课程教材,集中共享优质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努力提升教师教学和研究能力;充分依托各自平台的交流作用;着力建设现代开放而又民主特色的多元化外语课程。
深圳外国语学校东沙附属小学 王茁 周智萍
今天的三堂课,注重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文化专题课的再构,英语老师付出了很多的艰辛,令人钦佩,还有上外潘主任讲的微课堂,让我们获益颇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