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位置导航:首页资讯中心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空降我校

文字:阮婧供稿:校办图片:张洪亮时间:2013-12-03点击数:4000

 

 

122日下午,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茅盾文学奖得主毕飞宇、知名翻译家许钧一同齐聚我校黄华楼礼堂,串联记忆,为师生讲述书与人生的故事。讲座上,勒克莱齐奥向台下近千名师生表示:“今天的外校之行将是我作家生涯里非常特别的一次旅行。”

勒克莱齐奥出生于1940年,是20世纪后半期法国新寓言派代表作家之一,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瑞典文学院在颁奖中说,勒克莱齐奥将多元文化、人性和冒险精神融入创作,其作品对游离于西方主流文明外和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性进行了探索是一位善于创新、喜爱诗一般冒险和情感忘我的作家。他的代表作有《诉讼笔录》、《寻金者》、《罗德里格岛游记》等。

 

 

 

 

谈童年 人不是生来就是作家

勒克莱齐奥说,人不是生来就是作家,他想成为作家,是由于童年经历了文化资源匮乏的时期,成为作家的理由之一就是想写下文字,让孩子们有书读。勒克莱齐奥告诉台下听众,他最喜欢读的书是百科全书式的字典,翻开书可以找到很多东西,比如文学、历史、自然科学等等。

外校学生身穿的绿色制服勾起了勒克莱齐奥关于书的回忆,循着记忆,勒克莱齐奥向听众介绍了他小时候读过的一本关于制服的书,当时他的小兄弟选择了书中蓝色的海军制服,他则选择了另外一种绿色制服。书里穿绿色制服的学校专门培养管理河流、森林的人才,所以他一直都喜欢这些,但因为他的理科成绩不太理想,所以他认为自己更适合做作家,但是在他的作品里,他也经常会写到森林、河流,以及他热爱的大自然。

在勒克莱齐奥开始读书的时候,他就尝试写一些小小说给同学看。勒克莱齐奥记得当时自己写了一个故事,描述的是他变成海鸥在大地上飞翔,穿越他热爱的海洋,他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勒克莱齐奥说,他举这个例子是想告诉大家,在大家这个年纪,对人生会有许多梦想,但你的梦想不见得全部都能实现,所以你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来实现,比如你可以写小说。

谈及他与文学的缘分,勒克莱齐奥说:“在少年时期,作家是不被世人认可的职业,但在我心里一直都有一个作家梦,这是我非常重要的动力来源。从读中学开始,我逐渐认识到文学也有很强的教育作用,我可以通过文学去了解世界,了解人与人时间的关系、情感,比如关怀、仇恨等等。文学是一位非常伟大的老师。”

 

 

谈文学 文字了解人心

勒克莱齐奥表示,文学在他的个人成长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认为,文学有非常强的现代性,“比如我读过莎士比亚很早写的一部戏剧,让我感到诧异的是,莎士比亚的作品能够对我这样一个年轻人的内心引起如此大的震动,所以我感到文学是一种很有力量的东西”。

在勒克莱齐奥小时候,由于家里经济状况不佳,小孩子不可以有自己的零花钱,所以他必须靠自己的力量去挣钱,比如卖报纸、榨橄榄油等。勒克莱齐奥挣到的第一笔钱买的第一套书就是莎士比亚全集,首页上有一句话对他影响很深,这句话就是“做真实的你”。

“今天来外校外让我回想起自己的中学时代,尽管距离那个时代已经很遥远,但中学时代对我来说非常重要,我对文学的好奇心就是从中学时代产生的。”勒克莱齐奥说,“文学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和交流的方式。通过文学我可以了解社会、了解人,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中国读者时,我也慢慢开始了解中国的当代文学。读书就是最好的了解文学、进入文学的方式。”

勒克莱齐奥最后勉励在座同学:“大家正处在一生之中最美好的年龄,所以大家应该在最美好的时候多读书,不要把太多时间用在网络上,书中有更广阔的天地和更美好的东西。”

 

 

谈做人 学会心里有别人

作家毕飞宇代表作有《青衣》、《平原》、《推拿》等。2010凭《玉米》获得英仕曼亚洲文学奖,2011年凭《推拿》获得茅盾文学奖。

在与台下师生的交流中,毕飞宇说,在他看来,当今的中国,一个中学生能够来到外校读书,就是最幸运的一拨,但并不意味着这些孩子以后就能成为优秀公民。毕飞宇以自己与儿子的交往举例,他常对儿子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特别希望你将来能做一个好人。

么是好人?关于好人的定义,毕飞宇给大家讲述了一件小事:“今天早上在酒店餐厅吃饭时,我遇到勒克莱齐奥先生和他太太,在我们用餐过程中,勒克莱齐奥先生和他太太一直没有说法语,而是用英语在交流。尽管我听不懂英语,但不要小看这个语种的选择,这说明,当勒克莱齐奥先生和他太太在一起时,没有把别人划分到他们的世界之外,他在尽他可能把他的朋友拉到他的世界里去。”

毕飞宇认为,界定一个好人特别简单,就是你在做一些事时,你的心里有别人。当一个人心里有别人时,当事人是幸福的,别人也会幸福,“虽然我听不懂当时勒克莱齐奥先生和他太太在交流什么,但对于我的耳朵来讲,我的耳朵品尝到的是咖啡的芬芳。所以,只要你们学会心里有别人,你们一定能够健康成长,成为一个文明人,一个健康的人。”

 

 

谈翻译 打开一个新世界的大门

许钧是我国著名翻译家,翻译了30余部名著,发表作品1000余万字。十年前由他翻译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出版,掀起一股至今不衰的米兰·昆德拉热潮。

“我本人学外语已经有四十三年了,我们一家都学外语,通过学习语言,我们可以打开一个新的世界的大门,从而更好地了解他人、了解自己。”许钧如是剖白心声。

许钧说:“我这一辈子就做三件事,一个是做文学翻译,一个是教翻译,还有一个是研究翻译。我认为学外语的人是幸运又幸福的,所以我这辈子是一个三重幸福的人。通过翻译,我遇见了巴尔扎克、雨果、杜拉斯等大师,也遇见了当代的大师,比如勒克莱齐奥。”

许钧坦言,他身上也担负着一个重要责任,就是要让中国文学真正为其他国家的人所阅读。“一个好的作家遇到一个不错的翻译家也是他们的幸运。”许钧幽默表示,“当两种不同的文化相遇时,就能够丰富这两种文化。作为一个学外语的人,能够真正心里有别人,他就不仅是一个好人,更是一个幸福的人。”

 

现场互动

 

问:请问毕飞宇教授,在你的畅销小说《推拿》中,你为什么要选择从盲人推拿师的视角去讲述故事?

答:首先我要纠正你一下,《推拿》不是畅销小说,是纯文学作品(嘿嘿,跟你开个玩笑)。我写作有一个特点,我永远不会在书房里去寻找一个人描写他。我习惯在家里面等,如果有谁来敲我书房的门,我就写他。2006年的冬天,那群我的好朋友,我的盲人兄弟姐妹来敲我的房门——我指的是在想象中来敲我的房门。我听到敲门声后,我就决定写他们。

 

问:请问毕飞宇教授,写一个好的小说,如何处理自己的情感问题?事先要准备什么?

答:这个问题没有答案,这个问题完全取决于你的个人特征。如果你是一个情感比较枯瘦的人,那你最好酝酿一下。如果你是一个情感过于丰沛的人,那你最好节制一下你的情感,如果我不节制,我的作品就会过于抒情,这对我的作品会有伤害。

 

问:请问勒克莱齐奥先生,在你的《诉讼笔录》一书中,你提到“感到现实越来越不存在”,那么时过境迁,现在你也是否感觉到“现实不存在”?

答:这句话其实不是我说的,是引用的。文学作品取之于现实,也改造现实。作家希望的是作品中的现实能够比现实还现实。我也是一个情感非常丰富的人,在写作中要控制自己的情感。没有情感的人是写不出文学作品的,感情过剩,也很难写出好的文学作品。

 

问:请问勒克莱齐奥先生,我是一名高三学生,十分喜爱文学创作,现在正面临人生道路的选择,请问你能给什么建议?

答:对于想成为作家的同学来说,以前当作家不容易,现在当作家也不容易。人的一生只有一次,你不应当浪费自己的人生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所以对于想当作家的同学会全力支持,希望你们能继续自己的梦想。

 

花絮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魅力实在太大。黄华楼礼堂内近千人的听众区座无虚席,能站人的地方也站满了人。望穿秋水,大家都只为一睹诺奖得主的真面目。讲座结束,仍有不少同学拿着书到贵宾室排队签名,到场的三位嘉宾也堪称模范,来者不拒,奉上笑脸,十分耐心地满足读者们的要求。

 

 

 

 

 

 

 

 

 

 

 

 

网友评论

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