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位置导航:首页资讯中心
 

我校入选教育部“非遗”传承学校 广东仅两所

文字:阮婧供稿:教科室图片:张洪亮时间:2012-03-22点击数:2556

 

3月21日下午,教育部重点课题之“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之成员学校的课题立项及授牌大会在黄华楼礼堂召开。“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课题研究力量雄厚,研究意义重大,受到文化部、教育部的高度重视。我校是广东省级中学申报子课题获批的两所学校之一。

 

活动育人 传承“非遗”文化

去年11月,我校开始积极筹备教育部重点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子课题的申报工作12月,由中小学艺术组老师组成的课题组成员向北京总课题组申报了《广东地方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及成果展示研究》子课题,并立项获批

开题会上,书记金中阳主持会议。校长李建民致辞,他表示,将通过“非遗”在学校的交流、展示及传承,培养后继传人。随后,课题管理部门宣读《课题立项通知》,并向我校授牌。接着,广外副校长顾也力向课题组专家颁发顾问证书。副校长徐纯做开题报告,阐明课题意义。课题组专家分别陈述自己对课题的意见和建议

开题报告结束,以“非遗”项目为内容的文艺演出拉开序幕。歌曲《彩云追月》老调新唱,清新柔美的女声,配以B-Box鼓点,既传统又不失现代感;舞蹈《雨打芭蕉》、《月光光》是岭南舞蹈的风格展现,舞蹈为观众铺开了一幅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的画卷,灵动秀美,韵味独特,博得台下观众叫好声连连。

在谈到将“非遗”引进学校的初衷时,我校课题组总负责人龙燕表示,“非遗”传承进校园,不仅给了学生一次近距离接触广东地方文化的机会,也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尽可能丰富的知识资源,为学生的兴趣培养提供了多元的探索空间。这种意识,正是基于我校“活动育人”的育人理念而产生的。

 

学生提问 难不倒外交部发言人

会后,前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沈国放,艺术家朱明瑛等人,在校领导的陪同下参观校园。

学校中庭,一场木屐彩绘活动正举行得有声有色,近百名学生现场挥毫作画。在近距离观察同学们的作品后,朱明瑛发出一声惊呼:“你们是怎么想到在木屐上画画的?真让人意外。”她拿起相机一阵狂拍,掩饰不住嘴角的笑意:“这趟来对了。今天我是一定要买几双拖鞋回去,学校能为学生创造出这么好的艺术环境,我真为孩子们感到高兴,我太喜欢外校了。”

中庭另一侧,沈国放则被学生们团团簇拥,同学们充当了一回记者,就感兴趣的话题向这位前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犀利提问。“您是如何看待‘非遗’传承进校园?”“您认为,作为一名外交人才应具备哪些素质?”“请谈谈您对叙利亚、伊朗局势的看法。”“您能给我们的模拟联合国活动提一些建议吗?”

面对同学们的连番“攻势”,沈国放对答如流,几乎是脱口而出:“广东地方文化很有特点,研究的基础会更扎实,‘非遗’进校园对传统文化的传播有重要意义。”“要想成为外交人员,基本素质是要爱国,其次是要有丰富的知识,优秀的语言能力,并且关心时事。”……回答完问题,沈国放轻呼一口气,转身面对电视台的摄像镜头:“外校的办学特色鲜明,不仅体现在对“非遗”的传承研究上,更体现在学生的培养上,学生们能够用国际眼光去看待问题,这对国际人才的培养是十分有利的。”

 

 

 掌握更多国际知识,成为联合国合格人才。沈国放 2012年3月21日

 

 

网友评论

  • 网友:gwfxlrr  于 2012-03-22 17:21:54 发表评论  
    掌握更多国际知识,成为联合国合格人才
  • 网友:gwfxcqs  于 2012-03-22 14:23:13 发表评论  
    求沈国放签名的内容,草书看的不清楚..
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