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位置导航:首页特色栏目
 

我读鲁迅始于一场失恋

文字:供稿:康路凯/GQ实验室图片:时间:2017-10-24点击数:1762

 

 

为了准确表达我的意思,我决定用一句狗血的话开头:

我是1989年生人,我读鲁迅始于一场失恋。

那是在大约十年前,一个人有可能把恋爱当成生活全部意义的年龄。失恋的痛苦总是相似的,但不同的人面对失恋各有不同的选择。我的选择是抄书。学校图书馆里有一间过刊室,位置不佳,少有人去,那里就成了我的避难所。陈旧的、过时的、被遗弃的杂志被整整齐齐装订起来放在书架上,让我有一种安定的感觉。

随便抽出一本,摊在大大的木桌上,就能耗去一个下午,甚至一整天。最喜欢读《收获》,里面的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还有散文,全都不用费脑筋,碰到正好对自己脾气的,还能侥幸钻进去,暂时忘掉不堪的自己和外界。

有一天,可能是在读史铁生的《务虚笔记》吧,读着读着感觉里面的不少话很能让人感到宽慰,就想记下来。那时我好像还没有手机,也没有带本子,从身上摸出一包面巾纸后,就抽出一张,直接记在了上面。那次拉拉杂杂记了不少只有自己能看懂的东西,装在身上自以为是宝贝。

后来,我就养成了不带笔记本,随手乱记的习惯。老师讲的课大部分让人感到无聊,我就在教科书的空白处乱写。相比于书写的内容,书写的动作本身可能对当时的我来说更加重要。一次,不知道是耳朵里听到了什么,还是自己想到了什么,我的笔下开始流出中学时背诵的鲁迅文章片段: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我写了第一遍,觉得不够,接着又写第二遍,第三遍。可能是觉得鲁迅也并非像中学课本里那样铁板一块,难以亲近,非我族类,最起码他说的这段话有他的道理。就在这样强迫症一般的动作中,我似乎汲取到了力量。我当然知道这是鲁迅纪念革命学生的文字,但并不妨碍被我拿去自行解读,权当是病急乱投医,哪位能医算哪位。以后,每当我郁郁寡欢的时候,总喜欢拿起笔来写一写这段话,或者小声背诵,不敢太大声,怕被别人认为是神经病。

大学时读的另外一本书,让我明白自己当时不断咀嚼鲁迅的文字并非全然没有道理。那本书叫《与鲁迅相遇》,作者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教授钱理群,他在书里说:

我最近一次与鲁迅相遇,却是在这次大病中,也是有了一种绝望的生命体验。人在春风得意、自我感觉良好时大概是很难接近鲁迅的,人倒霉了,陷入了生命的困境,充满了困惑,甚至感到绝望,这时就走进鲁迅了。

十几岁时不谙世事,自以为经历了一场失恋就敢类比钱先生的“大病”,并且心有戚戚焉。抛开那些自怨自艾不说,我之能走出那段失败的恋情,鲁迅确实帮了不少忙。

那时让我牵肠挂肚,挠破头皮,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其实就三个字——“凭什么?”凭什么我要承受这些?凭什么我就不能有完满的感情?凭什么别人总是说说闹闹,我却想笑也笑不出来?

我反躬自省,是不是因为自己哪里不够好?不够好,是源自先天还是后天?如果是先天,那是我的错吗?如果是后天,那我还有改正的机会吗?这样绕着圈的问题耗费了那么多的时间,最后我还是一无所获。我找不到一个能说服自己的理由,让我心甘情愿地领受这份痛苦。

还是鲁迅的一句话提醒了我。他说: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最开始读到这句话时,我完全不相信,更不明白,大家都是有血有肉的人,他真的有那么高的境界?之后,正是在我的“反躬自省”宣告失败以后,有一天我忽然想到:当一个人把所有的目光全部集中在自己身上时,他的痛苦注定会如影随形,因为人的欲求永远也不可能得到完全的满足。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把脑袋抬起来,看一看别人,看一看世界?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缓解个人的痛苦,收获继续上路的力量。

你可以说我这样的思维方式就是鸡贼,可是只有在给了自己一个逃出牛角尖的机会后,才有可能真正认识到,你的生活本就大大依赖于他人的供给和帮助,你才有可能生发出一种“都和我有关”的主动性。

但也不要以为有了这句话就万事大吉了,鲁迅的好处也并不是换个方式给人灌鸡汤。当你对生活的痛苦拥有一定的免疫能力的时候,你对生活的欲望必然会降低,这个时候,你就会感到:虚无。

中国现代作家里,估计没有哪一个写“虚无”写得比鲁迅更好的了。鲁迅不粉饰太平,他承认虚无,承认黑暗,但是他也说: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汪晖在他的著作《反抗绝望》里这样写道:

这是一个没有用公众和君子们的眼光过滤过的世界: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执干戚而舞”的无头的刑天、既如怨鬼又绚美异常的女吊,还有那雪白的莽汉——蹙眉的无常,他粉面朱唇、眉黑如漆、亦笑亦哭……爱、恨、生、死、复仇……红色、黑色、白色……拼命吹响的目连嗐头、铿锵有力的念白:“那怕你,铜墙铁壁!那怕你,皇亲国戚!”……这是一个感情鲜明的世界,一个疯狂的、怪诞的、颠覆了等级秩序的世界,一个把个体孤独感的阴暗的悲剧色彩烘托成为节日狂欢的世界,一个民间想象的、原始的、具有再生能力的世界。

我已经目不暇接,快要说不清楚了。我也并不总是能随时接近鲁迅,但他笔下构筑的那个世界,他曾经描绘的某个意象,总会在我需要的时候,为我所用。

我不在乎他有多宏大,我也不在乎自己有多渺小,我只在乎我们是否有可能相通。

 

 

 

网友评论

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