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位置导航:首页特色栏目
 

“拼娃”是条不归路

文字:供稿:吴琪/三联生活周刊图片:时间:2016-11-10点击数:1088

 

 

最近这一两年,凡是描写北京海淀区的家长们怎么“拼娃”的文章,必定在朋友圈红火好几轮。你以为你为孩子付出得多?你以为你家孩子学习累?你以为你终于把孩子送进了一所重点小学,就不用上课外补习班啦?非也!

海淀区的家长用“血淋淋”的事实告诉你:怎么拼命也不为过。孩子从“幼升小”开始,从我以为早就被唾弃的奥数开始,除了睡眠时间,不是在学英语、学奥数、学作文,就是在练琴、练棋、练球,样样都按专业人士的标准来发展。在这种期许中,孩子应该既是爱迪生陈景润这样的学痴,还应该在艺术方面是个梵高,在体育方面是个姚明,同时情商过人,左右逢源。

不少家庭爸爸挣钱,老人负责吃喝拉撒,妈妈全职陪孩子学习以及接送在各种补习班之间。海淀区“拼娃”的文章每传播一轮,家长们焦虑的心情又该急促一轮——在“拼娃”这条路上,真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而我,可以不识时务地说,“拼娃”是一剂精神毒品么?它让你迅速迷失自我、眼睛总是盯着别人,在一条与自我较劲的路上越走越远。“拼娃”也容易把社会这个繁复的综合体,简化成一道功利性较强的算术题。如果你上瘾还不算太深,请先别急着往这个坑里跳。

要想在我所工作的《三联生活周刊》里“拼娃”,还真是不容易——几乎没有人愿意给自己戴上这个“魔咒”。怎么去拼呢?哪家孩子上的学校更好?谁家孩子学习了奥数?哪个孩子的作文写得好?我想,这些标准对我们来说,都缺乏说服力。

我们的前主编朱伟,16岁时碰到“上山下乡”,下放到人烟稀少的黑龙江漠河地区。他自学成才,酷爱阅读写作,成为一名有影响力的文化人。在早些年火力旺盛的时候,朱伟主编经常因为对稿子不满意,把来自各个名校的记者们,骂得晕头转向,见到他都要扶着墙走。但最后大家却感谢他,用自己的勤奋和出色的见解,驱赶着我们每一个人的进步。我们的现任主编李鸿谷,是一个在大学里主攻跨栏的体育优异的学生。他因为热爱调查与写作,成为一个文化机构的领头人。

学校能教给学生的知识,与一个人在绵长的人生里自己能够吸收到的能量相比,实在有限。所以我们并不迷信学校。文凭挺像每个人的外貌。长得漂亮的人当然会获得更多关注,但是当我们跟一个人交往久了,特别是真刀实枪地要做事情了、要创造价值了,就会发现——性格比长相重要太多了,能力比履历重要太多了。

观察这些年杂志社里一拨拨的实习生,从某个方面来说,给了我们辨识教育成果的一种角度。现在的实习生往往具有超越前人的自我展示能力。但是如果某个实习生递给我们一张过于漂亮和辉煌的履历,反而让人心生警惕——

你头些年的人生如此顺利,你有抵抗挫折、度过低谷的能力吗?

你履历显示的价值观非常精英化,当你真正冲到一线做新闻,去面对社会里不同层面的人群时,你能够很好地体察他们吗?

在你展示的一系列技能背后,我怎么能感知到,你作为一个写作者的悲悯之心?

我怎么知道在如此漂亮的履历背后,你是一个被老师家长们驱赶着进步的人,还是一个内心有着自发的、不可摧毁的原动力的人?

我见过一个实习生,是一位在党报工作的朋友大力推荐而来的,说这女孩年纪轻轻就是她家乡作家协会的会员,是个地方小名人。她认为自己在写作上造诣很深,比其他实习生大有优势,拿着自己出的两本书和厚厚的作品简报,看上去非常自信。

但是我们认为她的写作深受上一辈主题先行的影响,文字没有表达内心,她还缺乏收集材料、实地考察的能力,并且语言的表述方式也过于陈旧。但是这位实习生难以接受批评,她还没来得及了解我们杂志对写作者的真正要求是什么,就消失不见了。一个20岁出头的学生,因为被过往的教育经历打上了太多“优秀”的头衔,她反而过早地封闭了自己不断接受磨练的可能性。其实想想我们每一个留在这里工作的人,哪个人不是被磨得掉了几层皮,对自己产生过深深的怀疑,一度卑微到贴在泥土里,才能又重新一点点地向上舒展,慢慢长出新芽?

所以我们往往让实习生跟着记者们工作一段时间,再对他们做评判。当实习生感受到自己好像不被关注、挫折连连时,往往他们内心最真实的自我,才开始慢慢显现。

在这些年里,我们采访的形形色色的人,也在展示着真实社会里多元化的成功。景德镇里的某个陶瓷手艺人,福建山里的某个做茶的传人,自己造飞机的农民,四处观鸟的大自然爱好者、全世界跑马拉松的人……他们彼此之间可能收入差别巨大,但是都有着一种匠人般的专注与静气,因为爱好而获得自己满意的人生。

我们也采访过各种光鲜的名人,有些人天生自带领袖能力,有大眼界与大魄力,勤奋自律。也有人警惕而富有攻击性,虽然名利兼备,内心却始终战战兢兢,成为假道士李一,假大师王林的拥趸。

成功不仅是个物化的名词,一个人的内心如果驾驭不了外在的运气或成就,名利越多,反而越压得自己身心俱疲。所以越是看到社会与人性的丰富,越是看到人生的枝蔓,各色人等在大时局中的命运起伏,我们就越不愿意用眼前那些见识,去限定自己的孩子。

我们同事间谈论起养娃,往往成了彼此间的逗乐。某同事的先生,在北京一所学府里做教育学的教授,对孩子皮皮的教育相当“放任自流”。不给孩子报任何补习班,孩子上小学后学习成绩不算好,写字也不齐整,一家人说起来还挺开心。皮皮班上要选班干部了,职位繁多。班上大部分同学都要竞选某个职位,而像皮皮这样的“群众”反而成了少数。皮皮觉得自己是不够格当班干部的,但是对这件事情还挺乐呵,“那些想当干部的同学都要拉拢我们,挺好”。

最近老师把皮皮和他爸爸叫过去,他们一家以为老师又要提批评意见了,哪知道老师这次是表扬,“我觉得皮皮的作文写得很真实,跟其他孩子的不太一样,很珍贵”。我同事形容说,这爷俩从来没有被老师表扬过,这次听老师一说,害臊得头都不好意思抬起来。

为什么可以接受孩子在班级里显得“落后”呢?我同事两口子之所以很坦然,是因为他们知道,学习成绩的落后不意味着人的落后,小学一二年级的落后更不意味着人生的落后。自家孩子如果是个酷爱学习、处处争强好胜的人,谁也拦不住。自家孩子如果对于成人社会的标准并不敏感,更愿意在与同伴的追逐玩乐中享受童年,扭曲他的本性就显得残忍。皮皮喜欢打篮球,乐于学钢琴、听评书,特别擅长表演和模仿,他喜欢结交朋友并且宽厚待人。在他父母看来,这些爱好和特点,一点也不比学习课本更不重要。孩子过得真实而快乐就好,每个人的生活各有节奏,孩子们不是按照日后写进履历里而去经历童年。

这让我想起我曾经采访过的一位妈妈,她有两个女儿,当时一个7岁,一个5岁。老大是天生的学霸,不仅是学习上争强好胜,而且特别喜欢在群体里当领袖,后来她也的确因出众的能力被选为班长。老二的性格与老大很不一样,有些娇气,也缺乏争强好胜的劲头。我原本以为,这位妈妈希望二女儿像大女儿学习,因为她看起来像个更为出色的孩子。

哪知这位妈妈说,“我和我先生其实心里挺担心老大的,她太要强,宁折不屈,以后的人生即使成功,恐怕会有特别艰难的一面,我们难以预期。老二这种性格,很可能没有老大出色,但她的人生应该比较安稳,她更容易获得幸福”。幸福其实是个“唯心主义”的命题。一个人内观自我获得平和快乐,与外观他人获得优越感,并不一样。

所以当又一轮海淀“拼娃”的文章袭来,又有朋友问我该不该让孩子学奥数,要不要买学区房时,我想,教育孩子其实还有另外一种声音。没有人能给出每个家庭特别具体的答案,但是追逐风潮,并不是教育者的素养。学奥数不保证人生的成功,买学区房也不保证人生的成功,或许我们为孩子们做的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

我们不用自己的主张把孩子的童年填满,因为我们没有自信到一定程度。正如我采访过的一位妈妈说道:“如果孩子完全听我的,也就过得我这样。如果孩子不完全听我的,以后的人生或许比我更棒。”我们不愿意“拼娃”,不代表我们不爱娃。

“拼娃”越来越像一种传销,以爱的正当性,裹挟本就焦虑的都市人。如果你家孩子特别喜欢学习,如果你巧妙地给孩子引上了阅读之路,如果你家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支付国际教育而孩子又很喜欢,如果你所选择的补习班特别受到孩子的欢迎,那是家长与孩子共同的选择。这些选择的出发点不是为了与其他人进行比较,不是惶恐地源于竞争焦虑。

但是如果你要砸锅卖铁去读国际学校,或者你家孩子在公立学校非常适应,而你却因为朋友们的孩子都要去国际学校,不顾孩子的意愿而非要转学。又或者你为了某种教育理念而与家人分歧极大,使得教育引起的焦虑已经远远大于快乐,那么请及时“止损”。

别以“拼娃”所谓的正当性,去破坏生活本身的舒缓与快乐。如果周围人的“拼娃”让你深感焦虑,不如闭塞耳目,向内体察你的孩子和你的家庭真实的需求,寻找自己的节奏。如果不与别人做比较,你就更焦虑,我想这或许不再是个教育问题,而是个心理问题。别把自己对生活的不安和恐慌,以爱的名义,强加到孩子身上。

“拼娃”并不光荣。

 

 

 

网友评论

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