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鸣:孝道与霸道
孝顺父母是个好事。儿女长大了,父母年岁已高,能照顾就照顾一下,哄哄他们,怎么说,都是应该的。但是,如果像古代一样,把这事夸张成孝道,变成儿女对父母的绝对服从,即使被卖了换鸦片抽,也要无怨无悔,就走向反面了。
性格乖张的父亲无缘无故暴打儿女,孔夫子说,老子打儿子,小杖则受,大杖则走。但按明清的法律,走的时候,如果父亲追出来,不小心绊到了石头什么的,磕到了一命呜呼。对不起,这种情况下儿女是要偿命的。
二十四孝是古代孝道的模范典型,直到今天,依旧被一些人挂在嘴上,刻在石头上,印在书里。可是里面的典型,半是矫情,半是绝情。矫情就算了,绝情让人受不了。比如郭巨埋儿,为了孝敬母亲,居然要把自己的亲生儿子,自己母亲很喜欢的亲生儿子活埋了。幸亏挖坑的时候,掘出一罐金子,否则,儿子的小命就这样活生生没了。
然而,这样残忍的孝道,在明清两代,尤其是清朝,却是真真切切在推行中。
清朝的统治者满人,是从山上下来的。当年在山上的时候,肯定没有孝经,也没有二十四孝。但是入主中原之后,却非常认真地推行其朱熹版的儒家伦理了。大概是为了向汉人证实,他们不是胡人,真的是周文王之后,是具有充分合法性的中国统治者。
乾隆五十二年,湖北汉川县发生了一起忤逆案件。该县秀才邓汉祯之妻黄氏,不知因为什么缘故,跟自己的婆婆吵了起来,居然还动了手。
婆媳吵架,在中国的农村,从来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动手不动手的,双方吵大发了,推搡撕扯也是难免。
吵完之后,邻居劝,亲戚说,哭闹一通,也就完了,日子还是得过。婆婆不会把媳妇往死了整,媳妇当然也得让一步,赔情了事。
当然,这是在古代,社会还比较重视孝道的时候。即使在那个时候,中国的乡村,这样级别的婆媳吵架,估计也是成千累万,乡里社会,不会有人太当回事的。
但是,不幸的是,这事儿居然被人告了官,最终闹到了湖广总督那里。总督当个大事,上奏乾隆皇帝,于是,事儿大了,跟天那么大。
乾隆是个心气特高,也特别自负的皇帝。自我感觉,是十全老人。什么事儿,都得十全十美。自己的治下,居然出来这样忤逆不孝的臣民,居然还是出自一个秀才之家,生可忍,熟不可忍。抓典型,本是专制皇帝治国的惯用手法,表彰节孝,是树立正面典型,而惩治不孝,则是抓负面典型。
于是,汉川的邓家,就成了当年全国第一号的负面典型。皇帝亲自下令,邓汉祯夫妇,当着邓汉祯母亲的面,凌迟处死。用今天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一刀刀给零割了。邓汉祯的兄弟以及族长教导无方,判绞刑,也是个死,但有全尸。
邓汉祯妻子黄氏的母亲(估计她父亲已经早死了),教女无方,脸上刺字,罚去看守城门。连邓汉祯的邻居也有罪过,知情不报(都是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谁好意思看人家婆媳吵架就报官?)一律杖八十,发配充军。
由于邓汉祯是秀才,所以,当地教官即训导,也受连累,杖六十,流放三千里。最冤的是汉川当地的父母官,知县和知府,他们平时高高在上,那里会管这些事儿?这回一律革职为民,子孙永远不许入仕。
这还气不过,邓汉祯的家,被掘地三尺,永远不许筑屋居住。邓汉祯那吃了媳妇打(其实应该是双打,对打)母亲,由湖北布政使司每月给二两银子养活。
这样株连九族,连带邻居并父母官受苦的处罚,当然是过了。乾隆远在深宫,没有人吃了豹子胆,敢在他面前争吵。但他不知,这样的事儿,在民间本是稀松平常。哪个族长,本家连带本地长官和邻居会有这个本事根本遏制住呢?哪个地方官,能管得了这些呢?顶多事儿出了,出头调解一下,也就算完了。哪知道,皇帝雷霆之怒,来了这么一手。
就算黄氏跟婆婆动手了,罪有应得,但他的丈夫邓汉祯,真的就是一个忤逆不孝之子吗?兴许他仅仅是是面性子,管不了老婆呢?邓汉祯的母亲,就算恨儿媳妇,也一样恨自己的儿子吗?把儿子儿媳一并在自己的眼前给用刀零割了,惨叫之声,传于四方,这婆婆真的会高兴解气吗?从皇帝的判词看,邓汉祯的母亲大概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儿子死后,她就得靠政府每月二两银子养着了。就这样,无端成为一个孤寡老人,她今后的日子,能过好吗?
但有常识的人,都会知道,经此一劫,最惨的人,不是死去的邓汉祯夫妇,而是他们的娘。儿子儿媳被剐的血淋淋场景,会一直在她的眼前晃。后来的事情,我们不清楚了,但这位孤寡老人,肯定万分后悔,绝无可能会感激皇帝为她出了口恶气。她余下的孤苦伶仃的日子,不大可能太多了。
当然,这一切,在北京紫禁城的皇帝,是绝不会理会的。他要的,就是一个负面典型,通过这个典型,一方面杀一儆百,一方面展示皇恩浩荡,最后,也顺便维护了他特别在意的孝道的尊严。
把孝道推行到残忍的地步,借道德胡乱杀人整人,是皇朝统治乡村治理中,最大的恶。恶就恶在,杀了人,把乡村搅得乱七八糟,皇帝还理直气壮,还有人说好。
幸好,即使在乾隆治下,王朝政府也没有这个能力,把政权延伸到县以下的乡村。乡村的自治,大体上是一种瞒上不瞒下的模糊政治。
没有深仇大恨,没有特别好事的恶人,不会有人动辄把乡里常见的纠纷往上捅。否则,婆媳吵架都像乾隆这样处理,乡村社会,非血流成河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