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位置导航:首页特色栏目
 

觉 · 悟

——文化专题课札记

文字:聂德森供稿:图片:时间:2016-04-28点击数:1190

 

 

 

据佛经记载,2600多年前,古印度境内诸国林立;其东北部恒河边,有一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国王叫净饭王,王后叫摩耶。一日,摩耶夫人于睡梦中,忽见一菩萨乘六牙白象腾空而来,自右肋而入。夫人顿感通体光明莹洁,舒泰轻盈。醒后告知国王,国王急招占卜师。占卜师说:此梦甚佳!夫人所怀太子,绝妙好相,难以尽说;约略言之,这太子将成千古圣人,光显家族。

怀孕十月,临近生产。摩耶夫人率众彩女漫步蓝毗尼园。园内鲜花怒放,芳草鲜美,中有一棵无忧树,花朵香气沁脾,枝叶柔软低垂。夫人看了甚是欢喜,当即举右手攀扶枝条,太子遂从右肋降生。落地后的太子不需旁人搀扶,于四方各走七步,每行一步,地上当即涌现大莲花。太子眼观四方,举手做狮子吼: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一天,是我国周昭王二十四年4月8日(又叫佛诞日)。此刻,江河欢腾,山川震动,诸天欢喜,人间赞叹。

这位落地而没呱呱的太子,就是乔达摩.悉达多,他是释迦族,又称释迦牟尼。释迦是族姓,牟尼意为能仁、寂默,亦有大智、圣人之意,释迦牟尼就是“释迦族的圣人”。他成道后被称为“佛陀”,佛陀是梵文buddha的音译,也作“佛驮”、“浮陀”,简称“佛”。佛的意译是觉悟者。所谓“觉”,是对宇宙真理、生命真相、人生真谛的彻底觉悟。

佛陀就是佛陀,连投胎和降生都异于常人,充满不可思议的浪漫。相较于他,我们这些俗世之人都是早产儿,生下来孱弱昏昧,只知吃睡,即便在襁褓里呆上一年半载,爬出来还是不省世事。不过,我们倒不太在意自己的出生,没谁会为自己生前不显天兆,诞后不能步生莲花而自怨自艾。假如真有人像佛陀般,一落草就大呼小叫,直扑母亲怀抱,产时累晕的妈妈,很可能再次吓晕过去。当然,作为非佛教徒,也没谁会相信佛主真是那样诞生。佛主本是寻常之人,后来变得不寻常,源自后天的修炼和觉悟;得道后他依然是人,不过是悟透生死,断除烦恼,具足圆满智慧的人。他奇异的降生过程,是后世之人,主要是佛教徒给神话了。这做法虽利于宗教传播,在某种程度上却背离了佛陀创教初衷。佛教主张无神论,认为不是神创造世界,而是世界创造了神。佛教又是讲平等的宗教,提倡众生皆佛,佛即众生,禁止偶像崇拜。可是在传播过程中,由于人们对佛陀的尊重和敬仰,也由于佛陀的智慧和功力一般人难以企及,信众修着修着,膝盖就开始打弯;蓦然回首时,佛主已在高天,拈花微笑,神一般可望而不可即了。

对佛教徒来说,佛陀是绝对的偶像,是永恒的无限,是摆脱了无名糊涂所征得的一种境界,已经超越了概念和语言表达的范围,普通人无法去认识和把握。他的一生充满奇幻理所当然,他具足的无边法力也无可置疑。对凡夫俗子来说,我们只能用世俗眼光去试着认识、理解和探讨佛陀出生的神话;假若有什么违逆或大不敬,实在因为我们是肉眼凡胎,不明真相,信徒大可不必计较。

好在我们读过神话,也过了相信神话的年龄,明白历史上伟人、圣人、英雄常被美化和神话,佛陀自然概莫能外;也知道偶像崇拜,关系到信仰的大问题,大到能写一本书,涉及历史、文化、宗教、心理多方面因素,远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明。今天我们把佛陀诞生的故事拎出来,不是分析它被神话的过程,而是想说明,佛陀,包括他之后的其他佛、菩萨、罗汉及各种高僧大德,他们修道传教的一生,后世有很多类似的神奇记载,充满了整个佛教史。我们在阅读时需要认真辨别,去幻存真,不要仅被某些超现实的东西所吸引、所迷惑。我们应该看到的,是那些浪漫的表达和玄幻的描述之下所诠释的,佛与佛教悟透生死的大智慧,洞穿真相的大道理,以及普度众生的大慈悲。

佛主是个诚实的人,佛教也是诚实的宗教。佛主的诚实在于执着悟道,披肝沥胆;成佛后传经说法,直至涅槃;为超度众生鞠躬尽瘁。相反,虚浮之人是没定性的,没定性就成不了大事业;虚浮之人也不具大智慧,即便有慧根,能悟出某些道理,但难以看清世界本质和生命真相。佛教的诚实在于,世界上大部分宗教,都是从世界起源说到人生意义,似乎它们完全了解这个世界。那么,这些理论正确吗?至少它们自己是这样认为的。佛教却是个例外,在许多问题上竟然敢于承认自己并不知道答案,比如“无记”(在一些难以回答的问题上不予表态,采取搁置起来态度)。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佛教可能不是最智慧的,但起码它是最诚实的。

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再回头来看佛主诞生的故事,神话之中仍有需多合乎情理的成分。一般说来,女人怀孕,尤其是初孕,心情自然好到极致,夜有美梦,实属常情。在夜夜笑醒的梦中,难说没有惊现过白龙马、飞来金凤凰。有些孕妇,据说大睁两眼,都能做祥光满屋、天花乱坠的白日梦。摩耶夫人受孕之后,梦见白象和菩萨,自然也不奇怪。白象是印度的吉祥物,菩萨是佛教中觉行圆满之人。此梦不仅切合印度风俗,也是佛教因果轮回教理的最佳明证。因为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投胎前,曾是天界的菩萨,为教化众生、灭尽人间苦难才转而降生人间的。

吉祥之梦来自幸福时光。无疑,孕期的女人是幸福的,她们心里蓄满爱意,脸上洋溢温柔。在她们眼里,满世界祥光普照,花团锦簇,即便面临分娩的疼痛,也是痛并快乐着。所以,她们见到花,那也是吉祥花;看到树,那也是无忧树。当宝宝不能顺产,需要剖腹时,她们满眼的慈爱也能融化手术刀的霜刃。释迦牟尼是从摩耶夫人右肋降生的,从某种程度上说,也就相当现在的剖腹产。所以他如此降生虽有些奇幻,但也不是诡异得不可思议。至于步生莲花,做狮子吼,那纯粹是为了宗教的需要,有意进行夸张和神话。但细想之下,作为普通人,我们一生下来,除了没他那么成熟智慧,但柔弱蒙昧的我们,在父母的眼里,哪一个不是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呢?

相比之下,我们唯我独尊的地位是短暂的,而释迦牟尼却是跨越时空的。只要有信众,他永远是至高无上的天人师,是无与伦比的“世尊”。这种尊敬和崇拜,来自他成年后修行的圆满功德,来自人类对宗教信仰的需要,也来自生命本身存在着神圣性的需要。只要是人,自身都是有限的,而宗教的信仰和追求是终极的、无限的。只有保持生命的神圣性态度,我们的生活才能超越个体的有限性,实现与无限沟通,向无限靠拢,人生也才谈得上境界。、

故而,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把佛教故事,包括以后涉及的佛教基本教义、戒律,转化为生活世界的基本经验、常识、道理和规则,由神秘转变为明晰,由不确定转变为确定,是在祛魅的基础上,去除的是神秘主义,而不是神圣性本身。这些神秘主义,会干扰甚至严重误导我们对佛教的认识与判断,遮蔽佛法的真相。有必要将一切非理性的巫术、魔法和神秘主义予以彻底清除。另一方面,这种祛魅,不是要绝对地反对佛教的世界观和伦理生活,也不是要取消佛教的神圣性。当佛法的神圣性被打破,还原成知识性结构的时候,佛法自身的信仰体系就将分崩离析。在接下来的阅读过程中,把握好这一点,对我们仅为了解佛教常识的人来说,尤为重要。

 

 

 

 

网友评论

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