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位置导航:首页特色栏目
 

客家年味

文字:伍玲供稿:小学生活部图片:时间:2016-03-08点击数:905
 

        客家年习俗

     客家人传统观念,农历年二十五就是入年架,家家户户都要大扫除,挂上灯笼贴对联,购置过年用品等等,团圆是过年的主题,春节期间,不少外地游子纷纷回乡过年。客家过年人过年(春节)的习俗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时段:一是进入腊月二十以后,客家人开始忙着准备过年的东西,制作糕点、打扫卫生;二是大年三十除夕当天,不管是住在城里还是乡镇的客家人,都要回到宗祠祭祖,意思是邀请祖先一起过年;这一天,儿童尽情玩耍,少女互相媲美,互相打趣,交流各自见闻。少年会相聚祠堂门口的光荣榜,评说本年度为本村做出最大贡献的家庭和个人事迹,(这是励志和责任心的无形传教)妇女组会由年长的辈分高的叔婆们,向晚辈评说好人好事,孝顺儿媳的各种好。男家长们会集中一处商量规划来年本村所需建设,然后会根据各自家庭的实际情况,(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确定自己家庭的义务付出。

      祭祖完毕年三十(除夕)下午,家家砧板响,户户肉飘香。年夜饭又叫团圆饭,很有讲究。鸡头、鸭头、鱼头对坐上横长辈,取家中头对头,来年不用愁。头彩,吃菜时头、翅、尾、脚不能动,兆有头有尾,四季平安。进餐时有讲有笑,年轻的给长辈敬酒,长辈给孙子夹肉,小孩子大快朵颐。年夜饭后老人和小孩收红包皆大欢喜。全家欢聚吃年夜饭

 除夕子时至黎明,各户择时接财神放鞭炮。村中弥漫着呛人的火药味,小孩东奔西跑捡哑炮,鞭炮声此起彼伏,小孩子大叫声和脚步声嘈杂而欢快,他们有时会为一个哑炮争执,大方的忍痛割爱,得到的雀跃欢呼。精明的户主有意扯下十几只鞭炮,孩子们拾到时大呼,主家听后会在一旁偷乐着享受新年好彩头。

     三是大年初一到元宵节,客家人的主要任务是走亲访友、给长辈拜年。

正月初二和初四是回娘家的吉日。过去不管远近都步行回娘家,大路、小路上带着小孩的妇女络绎不绝,相识的不相识的结伴而行,说说笑笑忘记走路辛苦。五颜六色的衣服是灵动的花朵,欢声笑语是春的歌唱。到了娘家,外公外婆搂着外孙(女)摸头摸面,女儿拉着父母的手嘘寒问暖,小孩子因得到红包花朵般的脸春光灿烂。

     客家年美食

    梅州古称“嘉应州”,是中国客家民系最后成熟的地域,也是全世界客家华侨的祖籍地和精神家园,素有“世界客都”之称。在梅州,常见的客家美食可分为客家菜肴和客家小吃两大类。客家菜与潮菜、广州菜并称为广东三大菜系。客家人早期多聚居于山高水冷地区,地湿雾重,食物宜温热,忌寒冷,故多用煎炒,少食生冷。在使用香辣方面也较突出,菜肴有“鲜润、浓香、醇厚”的特色。 酿豆腐、萝卜粄、甜粄、鸡炒酒、艾叶肉丸、腐卷等……

    梅州的客家盐焗鸡是中国各大菜系最具特色的烹调技艺,它的形成与客家人的迁徙生活密切相关。在南迁过程中,客家人搬迁到一个地方,经常受异族侵扰,难以安居,被迫又搬迁到另一个地方。在居住过程中,每家每户均饲养家禽、家畜。在“逃亡”、迁徙过程中,活禽不便携带,便将其宰杀,放入盐包中,以便贮存、携带。到搬迁地后,这些贮存、携带的原料可以缓解原料的匮乏,又可滋补身体。盐焗鸡就是客家人在迁徙过程中运用智慧制作,并闻名于世的菜肴。起初,客家人将宰净后的原只鸡先用盐堆腌制、封存,要食用时,直接蒸熟即可,即现在的“客家咸鸡”。据传,有一位客家妇女儿女成群,其中一位小孩体弱多病,因当时缺乏各种营养食品,就将用盐腌制后的鸡,用纸包好放入炒热的盐中用砂煲煨熟,小孩食用后,身体逐渐恢复,强壮起来,并参加科举考试,中了状元。后来这种菜肴家喻户晓,成为每位客家妇女都能烹制的拿手菜肴。为方便烹调,适应大量生产,经客家厨师不断改良创新,创制出另一种风味的东江盐焗鸡。营养价值盐焗鸡含有大量钙、镁等微量元素。因此,盐焗鸡不但是一美味,而且十分健康,对人体大有好处。有温中益气,补精添髓,补虚益智的作用。菜品特点:制法独特,味香浓郁,皮爽肉滑,色泽微黄,皮脆肉嫩,骨肉鲜香,风味诱人。

     红油果是客家人一种非常古朴的油炸小吃,也可以叫煎堆,客家的油果散发着米香,因为它完全是用稻谷制成的,有圆的也有锥形的,味道香糯无比。清炖鸡是一道客家名菜,非常考验食材,而且鸡肉会非常的清甜,加入了少许的中药材,还会有滋补功效。

客家人做豆腐是非常厉害的,得益于他们有着丰富的山水资源,好的水质做出来的豆腐会非常的鲜甜嫩滑;无论你是清蒸还是油炸,都有着不错的口感。

杂锦煲寓意着客家人来年盘盘满满的客家杂锦煲融合了十几种不同的材料,口味重,是一道下饭的好菜,而且荤素搭配的非常有特色。

娘酒鸡是客家地区用鸡肉、生姜、娘酒(糯米酒)制作而成的一种风味小吃。香甜嫩滑,美味可口。娘酒鸡的制作方法是,将公鸡宰杀干净后切成小块放进锅中(鸡内脏亦可一齐放进去),加一些食油(最好是花生油),炒几分钟后,加入适量娘酒和生姜煮沸,把煮沸的鸡酒倒进盆中砂锅,再用文火慢慢煮熟。这样,香嫩可口的娘酒鸡便制成了。娘酒鸡具有健脾开胃、行气活血之功效,所以客家人对娘酒鸡颇为钟爱。不但产妇喜欢吃娘酒鸡来进补,而且不少客家人在结婚做寿等喜庆的宴席中,还把娘酒鸡作为一道重要的美味佳肴来奉献给客人们。

红烧酿豆腐。馅料选用剁成碎粒的香菇、鱿鱼、虾仁、猪肉、少量咸鱼等,加拌适量味精、白盐、淀粉,一并塞入鲜嫩的豆腐块中间,或蒸或焖,或煲或炸或煮,熟后即可食用。将其在锅内煎至半面暗红,即成红烧酿豆腐,再撒少许葱粒,蘸五香酱料趁热进食,“咸香肥滑”顿时充满齿颊,别有一番风味。

    开锅肉圆就是要从锅里拿出来趁热吃,味道鲜美,香气扑鼻。做法是:1、把五花肉、(干鱿鱼、香菇、虾米用温开水泡半个钟),切成末,然后用锅炒熟备用(五花肉不用炒,用生的)。2、把木薯粉和以上材料加少许水混和,加胡椒粉(各人喜好的量),盐,鸡精搅成团(也可放少许酱油)。3、拿一个蒸盘在蒸盘里涂上少许的油。把弄好的团捏成一个个丸不要太大)放在上面。把锅里放冷水烧开,把肉丸放到锅里蒸12-15分钟。然后可以出锅了。出锅之前可以在上面撒一些胡椒粉和葱花或香菜。味道会更好。开锅肉圆以梅州梅县丙村的最为正宗,最受大家欢迎。

烧肉的做法多种多样,梅州客家的红烧肉却是自有特色。红烧肉以红曲做配料(红曲味甘性温,入肝、脾、大肠经,具有活血化淤、健脾暖胃消食功效),既好吃又好看,肥而不腻,是名副其实的红烧肉。

客家菜的萝卜圆(丸)有三种做法,第一种是梅州餐馆流行的清蒸素萝卜圆,薯粉拌得比较多,口感有些粘稠。第二种是家庭式的做法,先把猪肉碎拌匀萝卜丝,做成一个肉球,这样猪肉成了主角,不过丸子的颜色是粉红的。第三种传统做法,是用白萝卜丝拌着猪肉,猪肉份量很少,主角是白萝卜,清淡中有肉味,丸子颜色雪白,比较符合清蒸萝卜圆的名称。

腌面是梅州地区的特色的小吃,选取手工制作的精大面条,用开水煮熟后捞起,加拌猪油、炸香的蒜仁及葱粒,再配少许鱼露,即成一碗香喷喷的腌面。另加一份猪肉、猪肝、猪粉肠、枸杞叶煮成的“三及第汤”,汤中又添加少许酒曲,可谓风味万千。一面一汤,为客家人的传统经典早餐,也是海内外游客的最爱。到梅州一定要品尝一面一汤,否则,肠子都会悔青了咯~

     客家年文化:

    南磜舞金狮

  在蕉岭县南磜镇插峰村、左槐村,人们通过舞金狮、敲大锣鼓来庆祝春节。

  雁南飞茶田

   春节正值茶花花期,花期将持续至3月,游客可以到景区内来欣赏茶花盛开的美景和茶田风光。

    大埔“庙会”大埔县的民俗活动也十分繁多,可以从正月初一持续到正月十五,如正月初一在湖寮镇黎家坪举行的同仁广福官保生大帝庙会,正月初三在大东镇联丰村举行的花萼楼祈福,正月初四在西河镇大靖村迎“白马”,正月初八桃园镇内围村迎“公王”、银江镇龙市迎“五谷大帝”,正月初九至正月十四,光德镇、大麻镇、桃源镇、茶阳镇、洲瑞镇等迎灯、迎“阿娘”,正月二十四大麻镇迎“姑婆”。此外,闹元宵、迎“龙珠灯”“黑蛟灯”、迎“官爷”等活动也别具特色。

  兴宁赏灯,从正月初八开始到正月十八,添了男丁的家庭一般都会在祖屋或祠堂迎新花灯、升花灯,摆酒席庆贺。有兴趣的人们不妨到兴宁各地的宗祠走一走,观看村民“赏灯”之趣。

  官溪晚会,每逢农历正月十一,丰顺县潭江镇官溪村的村民都会举行回乡团聚,参加德馨堂春祭及系列民俗文艺活动,其中作为活动之一的官溪村大型联欢晚会成为该村20多年来的固定节目,其最大的特色便是邀请明星献艺,陈慧琳、韩红、黎明、任贤齐等都曾被邀到该村演唱。

  埔寨火龙。丰顺县埔寨镇村民闹元宵的独特传统节目,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已传承了近260多年。

  径南火把节,兴宁径南镇星耀村的火把节也是当地较为盛大的民俗活动,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每逢元宵之夜,村中的男女老少便举着火把绕村行走,以祈求村子在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团结和谐、兴旺昌盛。

 

  

网友评论

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