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这么好的事
按:这篇文章写于2013年6月,记录了我和当时在读高三的学生们“每日一读”过高三的体验。其减缩版,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13年7月1日书评周刊,题为《高三读课外书,真的如同洪水猛兽?—— 一位高中教师的“每课一读”实验》。现将当时写作的原稿发出。
封面图片,是这些孩子们的毕业典礼结束后,我与几个孩子的合影。他们是:高悦,徐沁怡,王苏文和白剑悦。
一转眼,他们已经在读大三了,我常常想念他们,就跟他们想念我一样,就跟我想念其他孩子一样。
刚刚偷将一本书读至一半,父亲突然从门后现了出来,心想,这下完了,又要没收了。
果然,他看我埋着头,手不自然地拢起来,快步走近,厉声斥责道:“现在还有心思看这种书!昏头了你!”顺手抽走了黑塞的《在轮下》。脚步声远离,随之而来重重的“砰”的一声,书被摔在了某个角落。待他沉沉的步伐逐渐飘渺起来,我无奈地翻开了随笔本。
果真是讽刺!《在轮下》写的故事与我身上刚发生的正好相关。主人公汉斯从小刻苦钻研,埋头于各类课本、题集中,以至于抛弃了养兔子、钓鱼、夏日温和的小溪、天上漫步的白云……他并不是一心想放弃这些,而父亲、邻居有形无形中施与的压力——追求功名,成为人上人让他十分顺从地开始了“学霸”的生活。……
钮锴同学这篇题为《高考前的最后一次挣扎》的随笔,写于2013年5月30日。
很多人——家长、老师甚至学生——都会觉得,高三年级应该更关注考试分数,读书,即使不是洪水猛兽,也是一种不合时宜。
从高一,我的学生便开始了每周两则读书摘评、两篇随笔的读书写作之旅。到高三之后,随笔写作还能保持正常,而写读书摘评的同学,却逐渐变少。揆之情理,随笔可以暢诉心曲,纾愤懑以解心结,又与写作直接相关,学生便会觉得“有利可图”,读书摘评却不然,读书,首先就需要沉稳的心境,摘评则更需要对所阅读的内容进行深入地思考,因为我在批阅摘评时,会针对所读内容与学生的评点,追问质疑继续挖掘的,不允许敷衍应付交差了事。
我深知,哪怕仅仅是为了应对高考,求得高考语文的圆满结果,在高三,孩子们也应该保持阅读的习惯,更何况,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当明白这个道理:高考是人生路上的一个阶段性目标,它绝不是人生的目的地。倘使为了这个阶段性目标,而置人生的美好丰富、自由深刻、价值意义等元素于不顾,把十七八岁的孩子,打磨成爱因斯坦所忧虑的“训练有素的狗”而不是培育成其所提倡的“和谐发展的人”,即便高考取得了成功,其所丧失的,必将有一天浮出水面,结出恶果,令人追悔莫及。
因此,高三这一年,书是绝对不能不读的。因为读书,能够涵养性情,启迪思想,保持求知欲,激发对生命的热爱与对生活的热情。对于正在拔节生长的高三学生而言,促进其思维品质的提升、精神心灵的饱满,好好读书,多读好书,至关重要。
作为高三语文教师,既要有理想主义的情怀,要教书育人,做真正的教育,又必须要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带孩子们迎战高考,取得好成绩,面对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该怎么办?
总得有人去擦亮星星
总得有人去擦亮星星/它们看起来灰蒙蒙/ 总得有人去擦亮星星/因为那些八哥、海鸥和老鹰/都抱怨星星又旧又生锈/想要个新的我们没有/所以还是带上水桶和抹布/总得有人去擦亮星星
这首《总得有人去擦亮星星》,作者是享誉世界的美国天才艺术家、20世纪最伟大的绘本作家之一谢尔·希尔弗斯坦。
2013年6月7日,早七点半,我走进教室,履行次日诺言,手抄谢尔·希尔弗斯坦的诗歌《冰冻的梦》于黑板上,读了一遍,我说:“等你们老了,今日所经历一切,或许也将成为温暖的梦”。然后,朗读了《总得有人去擦擦星星》。板书《弟子规》中几句:“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半个小时以后,孩子们起身整理文具,步入考场。
Uncle Shelby的诗歌,是我高三语文课上最后一次“每课一读”。
是的,“每课一读”,便是我用来解决高三学生读书问题的方法之一。
除了在语文课堂上根据授课内容适时链接书籍、在与孩子的随笔交流中结合具体情况推荐适合每个人阅读的书籍之外,每一节语文课,都拿出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每课一读”。
“每课一读”这种方法,十多年前我就采取过。那时,因为所在高中有的班主任公然禁止学生读书,只要见到学生在读与考试无关的书籍,一律没收并惩罚。我便在自己的语文课上给学生留出读书时间,每周开设专门的阅读课,每节课为他们“每课一读”。2007年来到苏南以后,虽然也会在课上给孩子们读书,但是并未把它形成一种制度,一方面,由于环境相对宽松,孩子自主读书的时间较为充裕,另一方面,我一向以为读书这么好的事,它更应该是一种私人的事,即使给孩子们开列书目,也都是秉着多元自主的原则,从来不会划定必读书目,也从来不会强求任何一个孩子必须按照我的兴趣或者建议去读书。“每课一读”,实是情非得已,迫于形势而采取。
但是,这种方式,的确深受学生欢迎,2005年在河北带高三时,学生高金丽在随笔中这样评价我的“每课一读”:
我觉得,每课正式上课之前的“每课一读”这个环节非常好,您一般是选择跟授课内容有关的作品来读,而这个样式的作品,如时评、随感等,我们都是比较喜欢的,容易接受的,乐于思考的。在此基础上再来学课文会对课文有更深的理解、认识,又主动地去配合老师的讲课。而且这样做,还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和精彩句式等等。
然后呢,就是我认为您比较注重培养我们客观、全面地认识事物的意识和能力,我可是受益匪浅呐!相信同学们也都一样!比如说《道士塔》一课,我想如果让别的老师来授课,也就是就课论课,很少会想到让我们了解更多的关于敦煌莫高窟的知识,不会给我们读高尔泰的《敦煌莫高窟》《花落知多少》,也不会给我们介绍陈丹青和他的《退步集》;又比方“改革与官倒的问题”、“记忆与常识的问题”……可以说,这一切都给了我思想上很大的震撼,我真诚地希望您能多上这样的阅读课,以滋补我们极为贫乏的心灵,我将感激涕零。
因着这些经验,正如谢尔诗中所言“想要个新的我们没有/所以还是带上水桶和抹布/总得有人去擦亮星星 ”。
就这样,“每课一读”,伴随我和孩子们,走过高三。
读书这么好的事
鉴于实际情况,我将“每课一读”环节选择的责任一人担当,为了能够选出适合的书籍(文章),每天在备课批作业等日常工作之余,我都会随手翻书。每天晚上睡前,都要拿几本书,浏览翻阅,寻找契合点。遇到适合的,第二天便带到学校,如此下来,办公桌上的书,越堆越高。
对于我来说,这绝不是苦役,因为每日读书,本来就是我多年来养成的习惯,在我的家里,凡是有人会停留的地方,都有书籍,随时随地,都可以取一本书来读。无论何时出门,我的包里,也永远都会带上书。我之读书,多凭兴趣,兴之所至,无所不读,常常会多种类型的书,一齐读,读书对我,是一种美好的享受,给生活带来最大乐趣的事情。
于是,为了准备“每课一读”,我个人的阅读便发生了一些变化。
首先,我的阅读目的更明确了一些。
我会在相当长的一个时间内,专注于阅读某一个作家的书籍或者某一本书,以便给孩子们在每课一读时形成一个系列,让他们对一些知识体系或者某种行文方式,产生比较系统深入地了解。比如,我曾将杨小凯、苏小和、哈耶克和阿马蒂亚·森等人的著作放在一起专门研读,并最终从中选择了苏小和的《我的自由选择:原来经济学像诗歌一样美》和《我们怎样阅读中国》这两本书作为“每课一读”的选本,而将杨小凯、哈耶克和阿马蒂亚·森的著作当作延伸推荐阅读。
其次,我的阅读层次会更深入了一些。
我会不断地反刍,旧书重读,在反复阅读中,也能使自己对同一作家或同一问题,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与理解。比如,在王小波逝世纪念日(4月11日)前后的一段时间内,我将自己所藏的王小波全集找出来,从小说《黄金时代》到杂文集《沉默的大多数》到书信集《爱你就像爱生命》,逐一重读,重新观看我所收藏的关于王小波的访谈视频,还重读了冯唐、李银河、王友琴等人评价回忆王小波的文章,并且阅读了王小平新著的《我的兄弟王小波》等书。对于王小波的师承、思想、精神气质和文学造诣乃至其遣词造句的风格特点等,都有更进一步的发现与领悟。在此基础上,再选择王小波的一些文本,作为“每课一读”。
第三,我的阅读境界由纯粹的利己享受而兼具了利他营护的意义。
我会针对现实生活的变化,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本着为了解决他们所关注的问题或者为了提醒他们去关注思考一些问题的目的,而选择我的阅读内容。在帮助孩子们的同时,也有效地提升和帮助了自己。比如,在今年的2、3、4月期间,苏州市范围内,连续发生多起初中生自杀事件,这些对在读高三,同样承受巨大压力的孩子们来说,也是极大的冲击。我一方面利用自己的语文课给他们进行心理疏导,与孩子们聊天交流,让他们把积压在心里的苦闷与彷徨诉说出来,另一方面,把弗洛伊德、荣格、弗洛姆、河合隼雄和卡伦·霍尼的心理学著作以及M·斯科特·派克的《少有人走的路》、艾琳·R·萨克斯 《我穿越疯狂的旅程: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故事》、柯尔本《论成长:隔断脐带做大人》等人的通俗心理学书籍融合阅读。从中选出了河合隼雄、卡伦·霍尼的书籍作为“每课一读”的选本,其余的作为链接阅读延伸推荐。再比如,在“南方周末”献辞事件之后,我在每课一读上选择了艺人李冰冰 、姚晨 、陈坤 三人在同一天早上所发的关于“南方周末”的三条微博,让孩子们分析比较其差异,并随后整理印发了《南方周末》历年来的新年献辞,让孩子们集中阅读。
第四,原本属于我一个人的阅读,也因缘际会影响了一批人,产生了蝴蝶效应。
因为将“每课一读”行礼如仪地纳入了我的语文课程,我便在新浪微博上开设了“每课一读”栏目,每天将自己所读的内容,简要记录。关注我的一些朋友,有家长,会根据这些内容,按图索骥,购书给自己的孩子,有学生,会不断更新自己的小书架,也有同行,他们也逐渐地打消了自己的顾虑,敢于打开自己的课堂,带一本书进教室,与自己的学生共读。
一个名叫素妍素语的网友,在1月9日的微博上写道:跟@苏州史金霞 老师学的“每日一读”进行了两周多,学生很欢迎。今天读了刘瑜《民主的细节》中的《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板书了“消费者权益”和“消费者责任”,并讲了几件自己维权的小事儿。
也是这位网友,在3月7日,看到我的每课一读上记录给学生阅读了谢泳先生的《逝去的年代——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命运》之《晚年冯友兰》的文字后,评论道:“不用试都能知道,要是给我的学生读这种稍微深一点的文字,他们一定大呼“没意思”,大部分学生连《读者》都是几乎只看笑话……给他们选文章真是很难,必须兼顾意义和意思(加之我自己所知有限)。也许下届从高一开始引导会好一点。”
我回复她说:“也许你试试会发现不是这样,这样的文章并不深的。”
她受到鼓舞,说:“之前读一些文章时被他们的反应伤到了,有点泄气……那我就试试看!”
当然,我的读书对象,这些高三的孩子们,在这类似于一种仪式般的“每课一读”中,也跟我一样,收获了很多,成长了很多。比如本文开头提到的钮锴同学,在那篇写于5月30日的随笔的结尾,这样写道:
家长、学校、考试形成了稳定的三角,从哪里突破都难上加难。于是我料想,我们这一代的人,虽然知识多了,但也更容易顺从或者极端。我们改变不了,等着我们的或是全盘接受老路,或是激烈反抗,真正有尊严的路,也许真的还要等上好久。
写到这里,不免叹一口气,似乎在高考前谈论这些实在不合时宜,可是如果我此时再不思考,等过了这段时光,可能我再也不会回头思考了。就像如今很多人一样,陷在自己的谭中,无暇顾及社会、未来,这样的话,我只会义无反顾地走上前人摸出来的路,度过余生。
这是多么敦厚而又有力量的文字,他已经建立了阅读的自信,阅读也帮他建立了对自己生命、生活的尊严感、现场感和责任感。即将进入上海交通大学深造的他,想必在大学校园里,还会继续读下去、写下去,好好地,有尊严地,有质量地生活。
而即将就读于上海纽约大学的陆绮同学,在高三下半年开始,跟随我的“每课一读”,开始了她自己的“每日一读”。她会从我在课上所推荐的书目中,遴选自己感兴趣的,买回家,每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睡前一读,并像我一样,将所读所感,记录在自己的新浪微博上。在高中阶段的最后一篇随笔中,陆绮同学回顾了自己高中三年的成长,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虽然事件确实不能急于定性,但思考与观点还是要有的。关于这一点,我在思考胡适先生宽容的限度时得到了启发。倘若一个人没有了思考与观点,那么他便没有什么要去反对,这乍看是宽容的态度,实则只是墙头一株还未随风而到的草,只是对各种对立观点的全盘接受。而真正的宽容中应有自己的观点与鲜明的立场,正因为他人与自己的观点不一致,在坚持自己立场的同时能够理解尊重他人的立场,才更显出理性的宽容。在我思考后不久,读到《先生》中关于胡适先生的一章,也印证了我的思考。胡适先生总结的很准确:“容忍就是自由的根源。”
经过这样的思考,立场一说也就变得清晰起来。不得不又提到胡适先生,他在给汪长禄先生所写关于《我的儿子》点评的回信中提到,他的立场仅为他个人的,同时别人的观点与立场与他无关。就拿我们与我们的语文老师来说,她为我们展现的,是事件的信息与她的个人观点,但她真正交给我们的,只是一把开启事件开端的钥匙,以及我们决定自己立场的机会。而我的立场也是与他人的立场无关的。思考本应是纯粹的,无需绑带上他人的立场,也无需考虑我的立场对他人的影响。思考不是一场关于站队的抉择。因此,我的立场,也就无关乎在那个载满人的天平的哪一端了。严格来说,我不再属于那个天平。我属于我自己的立场,而我也尊重着其他的立场。
这样的文字,是多么丰厚的果实,没有矫揉造作,没有华丽丽地炫技,有的是真知灼见,是对自我对生活对他人对世界的满腔热诚与冷静关照理智反省。这是多么令人感动的成长!
在高考之前,我班汪欣同学便买了一大堆书,预备考后认真阅读,而她也确实这样做了。考后的这段日子,她如饥似渴地阅读,她对我说:“最近看以前推荐的《寻找家园》,那种文风与我现在喜欢的有很大差别啊,觉的自己确实变了很多。很神奇啊,原以为会通宵玩游戏,现在却觉得玩游戏没有意义,这种转变特别明显,界限也特别分明,真是奇妙,最近特别有写日记的冲动,老师你收么?我觉得这会是我过得最有意义的暑假了。”
如今,高考已经尘埃落定。
根据高考最后得分和孩子们跟我讲述的他们高考作文写作思路及最后得分情况,有思想有内容的有真情实感的文章,确实是得到高分的。当然,也有一些孩子分数不够理想,按照他们的水平及本次考试答题、写作的情况,也是可以取得120分以上成绩的,却只考了一百零几分,这也是难免的,因为作文评分总是会有误差或者主观喜好的因素等,但是,即便有思想有文采的文章,不能得到高分,也基本上不会被判低分,在平均线上,这一点还是有保障的。以我20年高中语文教学经验,高考作文的阅卷整体还是公平的,好文章,是能够得到公平的分数的,而好文章,绝对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来自于一个人的思想和积淀。读书,思考,阅读,交流,从而获得成长,也许,这便是好文章的必由之途。
因为——
“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动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往远方。//这渠道最穷的人也能走,/不必为通行税伤神。/这是何等节俭的车——/承载着人的灵魂。”(艾米莉·狄金森)
作为他们的语文老师,陪伴他们走过三年风雨,如今站定回首,心中感慨万千。谨以此文,献给苏州星海实验中学所有与我同行的孩子们,一路上,有你,有我,有书,有爱,有美,有真,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因为这些,我们的青春,都没有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