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人家庭
被逼婚这事,看看美国女性是怎样揶揄的。
苏珊娜·海因茨(Suzanne Heintz)在巴黎街道上汗如雨下。她把头发盘起来,穿着漂亮的红裙子,红鞋上打了个蝴蝶结。她扛着丈夫昌西(Chauncey),他太高了,她不得不猫着腰。“搬他硌得我身上都青了。”
2013年6月,美国摄影师苏珊娜住在巴黎的大学闺蜜邀她去度假,特别嘱咐她带上丈夫女儿。她叫丈夫“玻璃纤维瘫子”,而他真是玻璃纤维做的,女儿也是。
苏珊娜住在美国丹佛市,已被母亲逼婚20年。苏珊娜不告诉《人物》记者自己多大了。她在越洋电话彼端欢快地大笑:“只能说我到了一定年纪。”到了一定年纪,若不套上枚戒指,人们就会问东问西。“你这么好一姑娘,事业棒长得好,怎么就不结婚?”
苏珊娜惊讶于“其他文化之下”的婚姻压力更大。她本以为美国的逼婚势力就够强大了。与中国不同,美式理由是“别人有我也得有、不嫁人的姑娘不成功”的中产信条。有人叫她剩女,她讨厌死这词了。
母亲觉得有必要指出她的错处。2001年圣诞节前,她再次叨叨:“Suzy啊,完美男人不存在,你挑一个就行了,重要的是稳定下来。”“妈妈!你说得容易,好像我真能冲出去买个家庭回来似的!”
懊丧的苏珊娜独自飞回丹佛。自机场返家途中,经过一家清盘的二手店,苏珊娜看到一排削价处理的假人模特。他们歪歪扭扭地站着,身旁间或还有个把儿童模特,同样无精打采。觉得这情景似曾相识的苏珊娜一拍脑门:“真可以买个家回去!”她冲进店,扔下几十美元,把一个男人和一个女孩儿塞进后备厢——怎么塞得下?“旧得散架了,收收塞进去就成。”
苏珊娜把他们的胳膊腿装回去,给他们穿衣服、起名字—男人叫昌西,是她的丈夫;女孩叫玛丽·玛格丽特(Mary Margaret),是女儿。为什么选女儿?电话那头苏珊娜再次大笑:“我就想啊,以后肯定不像我妈那样逼她结婚。”
以往苏珊娜讨厌圣诞节。人们都一对对儿的,还寄给她家庭照明信片,“显得我更不正常了。”2001年不同了。苏珊娜从邻居的遗产拍卖会买来旧衣服,把自己和丈夫、女儿扮成1950年代风,然后拍照。她想说的是,“都什么年代了,人们还保留着50年前的思想:女人非得结婚生娃才正常。”
苏珊娜把照片印成明信片。寄给亲友前她做好了一切准备。对方要么会吓到,要么就发火。可人们没有。有人打电话说,太好玩啦,明年你还做吗?我家先来一套。
这苏珊娜可没想到。假人家庭原本是她对传统观念恶作剧式的控诉,现在却成了她和世界对话的桥梁。人们再不问她为啥不婚了,他们问今年你打算拍什么?而她的明信片成为很多家庭唯一保留的节庆贺卡。
这让苏珊娜认真起来。她把拍摄场地从家搬到公共场合,“这样就能告诉围观者为什么这么做了。”“我前蹿后跳的。”她说。几乎所有照片都是定时或遥控自拍,她跑来跑去,调整丈夫的姿势,整理女儿的衣服,再站到他们身边,对着镜头展开笑颜。
出现在路上的她和丈夫是那么怪异有趣,人们一见就立刻卸下心防,他们跑过来,惊奇而兴奋。苏珊娜则和他们攀谈,“我劝他们放开眼界,别总攥着成功的生活就得有个样板的陈旧观念不放。”
她的拍摄渐入佳境。她给项目取名“Life Once Removed”,建了官网。2007年,苏珊娜在摄影学校认识了男友戴夫(Dave),尽管觉得奇怪,戴夫还是很支持她的拍摄,有空就帮她搬道具、摁快门。
苏珊娜仍不想结婚。她和《人物》记者强调自己“绝不反对婚姻,反而觉得有些人的婚姻棒极了,只是觉得不需要婚姻来证明我是成功的、正常的”。
2012年,CBS周日节目采访苏珊娜,那时正值科罗拉多州暴雪,她带着丈夫、女儿去了度假胜地汽船温泉,租了一架狗拉雪橇,穿着红大衣的苏珊娜,站在盖着红毯子的丈夫、戴圣诞帽的女儿后面向镜头挥手致意。
下一秒她就摔在丈夫身上,把他压碎了。苏珊娜赶紧找了工厂,把丈夫的头铸模复制了下来,“我们在一起都12年了,忽然换个长相可怎么好。”
2013年的那趟应闺蜜之邀的巴黎之旅,苏珊娜提前把丈夫、女儿装上船,随后自己飞去了巴黎。接下来3周的多数时间,苏珊娜用闺蜜带她去买的小推车装着女儿、自己扛着丈夫,行走在巴黎的大街小巷。“我没车,地铁带不上去,出租车也不载。好累啊,我腰酸背疼地想,这就是婚后生活吧。”
镜头前她强颜欢笑。在巴黎圣母院前,苏珊娜把头枕在丈夫膝上;埃菲尔铁塔前,她亲密地挽住丈夫胳臂。辛苦徒劳无功,丈夫、女儿只是面无表情。苏珊娜展示了现代女性的期待,最后以强迫自己露齿欢笑作终。“对女性的双重标准太严苛。过去女性必须是完美主妇,现在则家庭事业和社交缺一不可。”与其在“统统都要有”的压力中挣扎,苏珊娜宁可宣布自己是剩女。
在巴黎的最后一天,苏珊娜忙着用泡泡塑料和瓦楞纸把丈夫包裹得严严实实。她准备把他海运回去。但UPS的报价把她的下巴都吓掉了:运回去竟然是运过来的20倍!一半价钱就够再买个丈夫了。
苏珊娜决定把丈夫扔在巴黎,只带上轻得多的女儿。在埃菲尔铁塔两条街开外的地方,她把他的衣服扒下来,他靠着路灯杆,裸着身体,很脆弱。苏珊娜撕了块10厘米见方的瓦楞纸给他遮羞,和他照了相。离开时她回了下头,想到他带给她的麻烦,他看上去更讨厌了。
被扔在街角的丈夫搅动了巴黎的平静。法国24电视台和Oslo times报道了这个故事。苏珊娜快乐得头晕眼花。她感到自由和轻飘飘。内心深处她扔掉了母亲那一辈的负担,那种“我过的是一种错误生活”的内疚感。也许整个项目就这么结束了,她想。
事实上并不如此。苏珊娜有上千个Facebook好友,几乎每个人都向她倾诉不婚的压力和烦恼。巴黎之行后,一个年轻姑娘写信说“谢谢你让我感到成功而不是失败,让我感到力量而不是沮丧。”这是最好的回报。苏珊娜觉得自己应该保护那些自我意识尚在形成的年轻女性,“人们总盼着我能帮他们颠覆命运,其实没了那些以为必须有的东西,你反而更开心。”
2013年圣诞节,苏珊娜做了个小手术。病榻有助思考,她决定继续拍摄。幸好假人丈夫的头还留着。她请哥哥帮她又复制了一个丈夫,偷运进病房,和女儿一起探病。
苏珊娜在计划今年6月16日和假人老公的婚礼。正和婚礼策划人接洽的她希望包括正式仪式、现场乐队、美食和客人——新郎那边的客人当然都是塑料模特。
只有一个例外。苏珊娜想让男友戴夫当伴郎,他有些困惑也有些苦恼:“为什么你宁愿嫁给他也不嫁给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