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位置导航:首页资讯中心
 

我眼中的朱明瑛

文字:阮婧供稿:教科室图片:时间:2012-05-25点击数:8382

 

写在3月21日朱明瑛来我校之后

 

年届花甲的朱明瑛在面对摄像镜头时,始终神采奕奕。“朱老师,给我签个名吧!”“朱老师,合张影吧!”朱明瑛面含春风,挥笔不停。“你们太可爱了!太可爱了!”她对不断涌上前的学生大声赞美着。

面对学生们众星捧月式的连番轰炸,朱明瑛淡定十足。她谈吐得体,嗓音嘹亮,回答任何问题都显得铿锵有力,似乎内心有一座时刻等待喷发的火山。细看下,她肤色匀净,体态圆润,虽不似台湾不老松潘迎紫那般曲线玲珑,但并不让人能猜透她的真实年龄。

朱明瑛是谁?有人在窃窃私语。许多学生并不知道朱明瑛是谁,干了些什么,经历过什么,只隐约知道她是位老歌唱家,拿到她的签名也许是件值得炫耀的事。当然,也有一小撮人还记得朱明瑛——准确来说,这些人是朱明瑛黄金年代的见证人。他们漫不经心地站在人群外围,脸上没有太多表情,目光却热烈地迎向朱明瑛。三分之一世纪过去,这些人已不再年轻,追星这件事仿佛从未发生。“她是不是就是那个唱: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的……”有人小声问。“她那时候多火啊。我记得她年轻时的照片,眼睛大大的,很漂亮。”站在我身边的姚姐说。

到处都是人。将暗将明的天光透过中庭的顶棚倾泻下来,折射在每个人脸上。我艰难地挤在人群里,试图表述一个酝酿许久的问题:朱老师,我想知道,作为一个曾经的流行歌曲天后,您现在都还听些什么歌呢?我捕捉到她眼里闪过的一丝狐疑,大概是不解于我在如此不合时宜的场合,提出这样一个突兀的问题。她随即反应,朗声答:“我喜欢艺术,喜欢音乐。我什么歌都听,什么音乐都热爱。”回答滴水不漏。接着,她将话题引向她创建的一所艺术学校,大谈她的办学理念。她现在的角色已不再是表演歌唱家,她更像一位孜孜不倦的教育者。

上世纪80年代是朱明瑛的黄金年代。朱明瑛红得发紫的那一年,我刚出生。我也会唱朱明瑛的《回娘家》,这是我记忆里对朱明瑛有迹可循的惟一线索。小时候我妈经常唱《回娘家》,她最爱在织毛衣的时候唱。“身穿大红袍,头戴一枝花,胭脂和香粉她的脸上擦。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身上还背着个胖娃娃……”现在看来,这首歌在当年如此深入人心,胜在曲调通俗直白,表演起来活色生香,仿佛擦了胭脂膏子的小媳妇,只待锣鼓一敲,扬尘舞蹈。过年般的欢乐气氛恰如其分地迎合了那个年代的大众需求。

在百度上搜索朱明瑛,随处可见她的新闻。最近一次是她接受鲁豫有约的访谈,她与鲁豫两人优雅地偎依在沙发上,谈话无一例外地涉及朱明瑛的前世今生。结婚,生孩子,离婚,出国,读书,回国,创业。她在个人事业的巅峰期毅然转身,怀揣30美元独闯美利坚,成为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唯一拿过8次奖学金的毕业生。出国留学的艰辛种种,自不必细说,如今诉诸声色,娓娓道来,更添一分忆苦思甜的风情。

我好奇的是朱明瑛对婚姻的态度。自离婚后,她的情感寄托似乎只剩下儿子。显然她不太愿意在节目中多谈失败的婚姻,在鲁豫的一再追问下,朱明瑛摊手回应:“其实,人生除了婚姻以外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比如说今天我遇到了一个非常好的男士,我觉得我们特别谈得来,我也不会放他走啊。但如果说没有,我也不能打着灯笼,哎,你们谁给我成个家,我也不能这么干啊。”朱明瑛有时候或许是俗气一点,甚至流于平庸,可当听到她如此戏谑时,我又觉得她倒也不乏可喜之处,至少率直坦诚。她的机智,其实是不乏女性气质的。

    “一个人可以什么都没有,但不能没有事业。”这句话是朱明瑛她妈送给朱明瑛的临终遗言。由此推测,虎妈无犬女。这是一个不肯向命运与世俗低头的女人。年过六十,仍然活跃在各个媒体的长枪短炮下,是需要一点勇气与自信。无论今夜发生什么,明日照样爬起来,最多舔舔伤口,在鲜血中也得到营养滋润。这恐怕是独自在蛮夷之地生活多年的朱明瑛,时至今日依旧辛辣鲜活的重要原因。

 

 

网友评论

  • 网友:gwfxhys  于 2017-09-23 20:05:37 发表评论  
    暗中观察.jpg
  • 网友:gwfxsxl  于 2012-04-10 21:03:17 发表评论  
    作为一个时代的曾经的记忆,朱也算是一个有故事的女人,且是一个会描述自己人生的女人。由朱,想起李玲玉,相似的成功背景,相似的人生之路。
  • 网友:gwfxtzq  于 2012-04-09 20:43:04 发表评论  
    廉颇老了,也还是要吃饭的。而且,另有吃法了。
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