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怪孩子撒谎,这是肠易激综合征惹的祸
文字:供稿:总务处图片:时间:2006-11-21点击数:850
错怪孩子撒谎,这是肠易激综合征惹的祸
校医室 罗名圉主任医师 教授
本学期开学后不久,小学部低年级一学生因下腹痛几乎天天都要来到校医室看病。一天,笔者值班再次碰到该生因腹痛来医务室就诊。
“医生,我的肚子好痛,有时早晨5点钟都会痛醒了。”学生几乎用哀求的声音诉说。
“你的脸上是怎么弄的?”看到学生脸上的伤痕,我问:
“是妈妈打的。还有手上、脚上,是爸爸、爷爷打的。”
“他们为什么打你呢?”我再问。“他们说我肚子痛是假的,是撒谎。医生,我没有撒谎,我真的是痛啊!”学生非常委屈地含泪说道。
“他们都是希望你好好地学习,你看,我们要交那么多的钱。”陪同看病的学生似大人的口吻宽慰道:“那你说,是生命重要还是钱重要?” “当然是生命重要。”
两位小小年纪学生的对话是多么的天真和懂事。笔者听罢甚为感动。经过询问病史,得知该生刚刚转学来校,不愿在此校上学。体格检查,在左下腹可触及腊肠样条形包块 。笔者认为该生病情可能为“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mdrome , IBS )。于是,笔者亲自与该生父母当面沟通病情。指出,IBS存在的可能性,不能错怪孩子,过激的行为无助于病情的恢复,唯有做相关的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后,采取心理、暗示治疗才是。
IBS在中、小学学生中极为常见。
2005年5月至12月,上海交大医学院流行病研究中心主任、新华医院消化科李定国教授,在全国范围内对城市中51956名中小学学生进行IBS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IBS发病率高达20.2%,年级越高,发病率也越高,女生的发病率高于男生。笔者在本校工作近一年亦感觉到,类似IBS的临床表现在本校学生中非常常见;本校职工中亦有IBS患者。可见,IBS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然而,包括许多医务人员在内,对IBS知之甚少,重视不够。
IBS是一种功能性肠疾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便秘或便秘与腹泻交替。这些症状可反复发作,但临床检查无任何器质性改变。精神因素是IBS的重要诱因之一。学生学业紧张,负担过重,升学压力过大,易致学习焦虑,而焦虑是引起IBS的关键因素。这也正是中小学生IBS发病率高的原因。IBS的治疗主要为对症处理和心理治疗。
上述学生发病可能与其不愿转学到本校就读和新的学习环境不适应有关。胃镜、“B”超检查已排除该生有器质性病变。目前,经校医务室全体医生的心理及暗示治疗和生活老师的配合,该生业已痊愈,并已融于班集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