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纲要草案
文字:供稿:教科室图片:时间:2008-10-05点击数:2368
<p> <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0000ff">【告全体教师】<br />
1.下面所列,仅只课程草案,远非定案。草案发布的目的,在于抛砖引玉。<br />
2.希望大家读后,对草案所列,提出修正意见和建议,让我们一同完善,得出正解。<br />
3.也是一则倡议,希望有志参加课程开发与教学的各科教师,今日起发邮件报名。<br />
4.本学期期末,我们将确定课程方案。同时,遴选四位任课教师,假期开始讲义编纂,下学期正式开课。</font></p>
<p><br />
<strong> 一、课程宗旨<br />
</strong> 追踪当代世界教育前沿,贯彻我校“为孩子终身发展负责、培养走向世界的现代人”的办学理念。</p>
<p> <strong>二、选材思路<br />
</strong> 聚焦世界各民族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暨重要人物,撷取其中具备或隐含“现代意识”的素材,打造我校“国际理解”课程。</p>
<p> <strong>三、学段、课时安排<br />
</strong> 安排在初一第一学期,替换原有“EPD课程”。可替换的理由在于:随着国家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资源意识、环境意识与可持续发展意识已经在新教材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原有开设“EPD课程”的必要性大为降低。</p>
<p> <strong>四、课程价值<br />
</strong> 其一,“国际理解教育”已经成为新世纪世界教育的热点和前沿,世界各国都在这方面迈出了自己的步伐;其二,中华民族几百年来的闭关锁国政策,贻误了国民世界视野和现代意识的的建立和刷新;其三,乃我校贯彻“培养走向世界的现代人”教育理念的应有之义。</p>
<p> <strong>五、大纲草案<br />
</strong> <font color="#0000ff">1.希腊:古代城邦民主<br />
</font> 西方人为什么“言必称希腊”?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突飞猛进,其源头何在?希腊有着灿烂丰富的文化遗产。在我看来,最重要的,莫过于“城邦民主”。这个源头,使得他们和东方不同。<br />
<font color="#0000ff"> 2.英国:光荣革命,王权与民权的妥协<br />
</font> 一个长治久安的社会,必须构建一个能够尊重各方利益的利益格局。王权和民权,似乎水火不容势不两立,争斗下去,必将导致生灵涂炭。除了“双输”,可有“双赢”?英国历史告诉我们,有!<br />
<font color="#0000ff">3.法国:“自由、平等、博爱”与大革命<br />
</font> 尽管,在某种意义上,罗伯斯比尔及其战友将革命运作成为恐怖,但就其总体历史价值来讲,法国大革命的还是推动了法国以及人类历史的前行。稍难把握,但值得回顾。<br />
<font color="#0000ff">4.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的确立<br />
</font> 有论者云:“美国的制度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设想到的最精密的制度。”这意味着,美国的制度并非完美无缺,但,或许如又一论者所言,“不是最好的,但却是最不坏的。”羡慕美国发展的国人不少,那么,我们维和不从制度视角去研究去体味呢?<br />
<font color="#0000ff"> 5.日本:明治维新,向西方学习<br />
</font>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国度,长达千年,孜孜学习中国。后来,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中国选择了闭关锁国,而日本,却选择了学习。于是,明治维新开始了。短短十余年,由中国的藩属国变成了中国的入侵者。今天,我们谴责日本,但,更应该面对日本强盛的奥秘。<br />
<font color="#0000ff"> 6.德国:二战后如何洗心革面<br />
</font> 二战中,德国与日本都是战争发起者兼战败者。和日本死不认错相比,德国却选择了一条老实认错,洗心革面的道路。这条道路,值得全人类回味。当然,包括中国人,包括中国的学生。<br />
<font color="#0000ff">7.以色列:2000年的复国之路</font><br />
2000年前,他们失去了自己的祖国。2000年以后,他们又复活了自己的国家。当然,犹太复国主义曾经被视作臭名昭著,但,这个民族不可思议的凝聚力,还是值得我们中国学生去琢磨的。<br />
<font color="#0000ff">8.印第安:美洲大陆本来的主人 <br />
</font> 就算麦哲伦以他的探险航行证明了地球是圆的,但,还是不能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美洲大陆本来就有着人类存在,他们的主体就是印地安人。他们是美洲大陆本来的主人,他们曾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与文化。这一点上,西方世界有关美洲大陆的“发现说”,便显得别有用心不止。需要澄清。<br />
<font color="#0000ff">9.印度:甘地与非暴力运动<br />
</font> 上个世纪中叶以降,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绝大部分的独立,都属“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而印度,却显得相对例外。我想说,圣雄甘地和他倡导且领导的“非暴力运动”,给人类的解放事业揭示了另外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当然,甘地的福气还体现在,他有幸遇到的殖民者是英国人。<br />
<font color="#0000ff">10.南非:种族歧视制度的终结<br />
</font> 种族歧视制度曾经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到了上个世纪,南非成了最后一个堡垒。那么,南非的种族歧视制度是怎样终结的呢?这里,人们会想起曼德拉及其所领导的黑人民权组织“非国大”。我想提示的是,当时的白人总统德克勒克亦居功至伟。在没发生全国性崩溃的前提下,南非实现了全民选举,实现了政权转移。新南非民族的理性和智慧,令人钦佩!<br />
<font color="#0000ff"> 11.俄罗斯:普京新政<br />
</font> 俄罗斯,自从彼得大帝以来,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之一。苏联解体之后,经过混乱的叶利钦时代,俄罗斯进入了普京时代。普京及其新政,赢得了绝大部分俄罗斯人的衷心拥护,国家实力也得到了急速的恢复。值得探讨。<br />
<font color="#0000ff">12.芬兰:诺基亚,一个企业与它的国家<br />
</font> 全球化时代,国家实力集中表现为国家所拥有的跨国公司的实力之上。一般印象中,超大型跨国公司总是出现在一些世界大国。对此,我们惊异地发现,北欧小国芬兰和它的诺基亚却是一个例外。芬兰国民总产值的一半来自诺基亚,令人敬佩!把这个案例交给我们的孩子,或许,也种下一颗“实业强国”的种籽。<br />
<font color="#0000ff">13.中东:石油政治与大国利益<br />
</font> 中东,横亘着隔壁和沙漠的不毛之地,世界石油储量的大部分却在这里。于是,中东便成了一个各大利益集团竞相争逐的“战略要地”。期间,发生过且正在发生着惊心动魄的大国角力。前人有云,“政治,乃经济利益的延伸是也!”<br />
<font color="#0000ff"> 14.奥运会:奥运史话<br />
</font> 运动,不仅是一个身体事件,更是一个精神事件。所谓“更快、更高、更强”,所言即此。2008奥运在即,全球瞩目,国人欢欣。回顾奥运的历史渊源,厘清奥运的精神实质,大有必要。<br />
<font color="#0000ff"> 15.联合国:地球本是一个村<br />
</font> 联合国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组织,身为“地球村”公民,有太多的理由了解联合国。了解其渊源、现实与未来走向,了解其机构、决策及运作机制。哪怕,我们只能够作泛泛的了解,总聊胜于无嘛!<br />
<font color="#0000ff">16.节日:世界节日与民族节日<br />
</font> “五、一”属于世界节日,“七夕”属于民族节日。这些节日的背后,都有这深远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可以说,了解节日,是了解世界与人类的一个绝好窗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