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文摘》第七期
【推荐者语】本学期家长会,学校教科室和心理室再次为各位家长提供了一份小小礼物——《家教文摘》第7期。应部分家长和老师要求,我们把本期主要内容刊登在此,以备各位参阅。谢谢!
《家教文摘》第7期
一.怎样才能“夸”出好孩子
朋友的儿子刚上初一,孩子的成绩虽说不坏,但也不怎么样,在班里总是甘于中游。以前,朋友总是责备儿子不用心,贪玩,后来参加了家长学校,聆听专家的讲座,懂得了“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于是,朋友反思自己,改正了批评责备的教育方式,多给孩子鼓励和赞赏。他对儿子以夸奖为主,比如儿子考了八十多分回来,他就说“考得真不错!继续努力考100分。”有时朋友还说:“你这么聪明,不比别人差,如果多用点功,一定能考进前三名。”朋友本以为多夸奖孩子,就会激发出儿子的上进心,没想到,儿子一点不买账,遇上表扬鼓励,总是不屑地说爸爸“虚伪”。
批评不行,表扬也不行,面对儿子,朋友一筹莫展,苦恼地向我们求教。
当过教师的大李告诉他,你懂得了赏识教育,但并没有学到赏识教育的真谛,赏识教育没有错,作为家长必须知道你赏识的是这个孩子的什么?要想“赏”,必先“识”,也就是认识、知道,只有真正认识到孩子身上的优点、优势、潜能,才会发自内心地赞赏。像朋友的赞美只不过是让原来的责备包裹了一件赞美的外衣,显得那么勉强,言不由衷。因此孩子感觉到的不是赞美,而是虚伪。
无论是以前的责备、批评,还是现在的赏识、赞美,朋友期望儿子的标准从来没有改变,他希望儿子考100分,考进前三名。但是,每个人的性格不同,智力水平也不尽相同,但许多家长看不到这一点,他们总是认为,既然班里有前三名,自己的孩子就应该考进前三名,考不进前三名就是不用功,他们看不到其实班里还有好多孩子从来没有考过前三名,却仍然在一天天进步、快乐地成长。他们看重结果、轻视孩子努力的过程;看重分数,不了解孩子的真正能力;看重对孩子的要求,忽略孩子内心真正的心理诉求。
激励和赞美是孩子成长的加油站,家长不应吝啬对孩子的赞美,但赞美要实事求是,必须真诚。大李批评朋友说,你的赞美就不够真诚,孩子分数考高了,为什么考高了?进步的原因是什么?孩子需要我们大人帮助他一起分析,找到了进步的原因,孩子才能在此基础上进步得更快。一味地鼓励孩子聪明、智商高,一味地喊口号“考进前三名”,对孩子没有实际意义。
想“夸”出好孩子,要做好三个方面:
首先,实事求是地认识孩子。家长最难认识的是自己的孩子,过高、过低地估计孩子的实力,都会挫伤孩子的自信心、学习兴趣。然而这是大多数家长都难以避免的。因此,深入了解孩子的智力、能力、习惯、性格、优点、特长、缺点、弱项等,是赏识教育的基础。家长不能把夸奖孩子当成督促孩子的工具,要对孩子取得的每一点进步由衷地称赞,不要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
其次,抛掉不切实际的幻想,减低标准。每个人的智力都有高低之分,大多数孩子的智力都处于中等水平。大多数家长受感情因素影响,不自觉地高估了孩子的智力,而不是客观地分析孩子的不足,给予孩子切实的帮助和辅导。智力虽然难以改变,但方法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家长应合理降低自己内心的要求,这样才能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第三,学会夸奖孩子。作为父母要有慧眼,要努力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夸奖要有内容,赞美到具体的行为和行动,使孩子知道自己的哪些行为受到了表扬。在夸奖孩子时不要附加任何条件,赞美还要有境界,其实,让孩子受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让孩子生活得更幸福。
二.家庭教育中的“7A”原则
7A原则,是由美国著名婚姻与子女教育专家约瑟•D•麦道卫先生提出的。具体是指:
1.肯定(Affirmation)
肯定,也就是“共情”,即在一定的情境中,父母应设身处地的为自己的孩子着想,而不是对孩子妄加评论。例如,孩子在一次考试中考砸了,情绪正处于低谷期,此时父母不应对孩子进行过多的指责与干涉,而是认同孩子此时的情感,即使是想要提意见或纠正什么,也要待会儿再来,只有这样才会赢得孩子的信任。
2.接纳(Acceptance)
“作为父母,应该让孩子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有安全的感觉”麦道卫强调说,接纳的重点是毫无条件,毫无前提。不管发生什么,仅仅因为你是我的孩子,所以我接纳你。
让孩子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父母的爱,对孩子是成长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如何才能防止这种毫无条件的接纳不会转变为骄纵呢?也就是说,无条件的接纳与骄纵之间的“度”要好好地把握。
3.赞赏(Appreciation)
要抓住孩子的每一个闪光点对其进行赞赏,让孩子觉得自己也是有价值的。但是正如麦道卫也表示“表达赞赏 并不代表无视孩子做错的地方”。
4.时间(Availability)
“只有现在花时间与孩子在一起了,等老了孩子才会花时间和你在一起”
生活在都市的一个明显的感觉就是时间越来越少,与家人一起共度的时间越来越短。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十分不利,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积极参与。无论多忙,都要抽出时间和孩子聊天,陪孩子逛逛公园。不要让孩子成为困在笼中的小鸟!
5.关爱(Affection)
每个孩子都渴望别人说他是可爱的,如果他们不能从父母身上得到“爱”,就会转向别人。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认为网瘾的出现是由于亲情的缺失,父母之爱,朋友之爱,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6.接近(Approach)
进入孩子的世界,也就是说父母要愿意与孩子分享他们关心的事情。
父母能否走进孩子的世界,对于家庭教育成功与否起着重要作用。进入孩子的世界,意味着家长能与孩子进行沟通,孩子愿意向父母敞开心扉。
7.责任(Accountability)
“真正爱孩子,不是为他们负责,制定繁琐的规则、纪律、做事的界限,而是让他们为自己负责。”
让孩子自己承担属于他们自己的责任,对于我们中国的孩子来说显得犹为重要。现在的小孩子大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时时事事都有家里人为其安排,他们已经没有责任心,甚至他们不知道责任心为何物。对于这些孩子来说,父母是时候放手让他们自己承担了!
三.澳洲见闻:中国孩子为什么长不大
因为工作的关系,和澳洲一公司老总有了接触。这家公司和中国渊源很深,不少订单是在中国加工,但都在澳洲和欧美销售。这位老总在赞叹中国生产商的效率和质量的同时,也对中国人的“可怕的思维定势”表示震惊。
她们在中国的生产,都是将澳大利亚设计师的样稿送过去,按图加工。有次,她们准备了一款新式的牛仔裤,给一家新找到的大工厂加工。可等到拿到样品,她们全傻了眼:工厂方面无端地给她们的牛仔裤加了背带,成了背带裤。面对他们的质询,厂方自然很委屈:你们生产的不是孕妇装吗?孕妇的裤子怎可没有背带呢?弄得她们哭笑不得。最后,厂方只能认赔,而生产的周期也受到了影响。
这位老总对中国工厂的“善解人意”大为感慨之余,进而对中国的孕妇装款式发生了兴趣。她很震惊地发现:中国所谓的孕妇装,很多就是放大了的童装。她在中国工厂内对那些女工们做了调查。对她的那些孕妇装,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穿起来很漂亮,但“这是孕妇装吗?”。在中国女人的心目中,孕妇装固然不再是男人们的军装改制的,但却形成了另一个模式:裤子必定要有背带,衣服最好是要带卡通的。这位老总感慨道:“准妈妈是最美丽的女人,可以打扮得别有风韵,可中国的准妈妈们为什么非要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大娃娃呢?他们自己成了个大娃娃,又怎么教育他们的孩子呢?”
同样疑问,在澳洲幼儿园那里也有。我的小女儿就在幼儿园,班上华人孩子有1/4左右,学校里专门请华人教师教所有孩子简单的中文词汇,如“你好”、“请”、“谢谢”之类。可有一次,我和校长聊天,她很不解地问:“为什么华人的父母、祖父母,喜欢和孩子说一些孩子气的不正规的词汇:‘车子’要说成‘车车’,‘吃饭’要说成‘饭饭’,‘凳子’要说成‘凳凳’?”我被她问得哑口无言。的确,印象中,老外们好象从来没有一套单独的“童话”适用于孩子,和孩子讲的,都是正常的英语。
在华人印象中,西方国家的基础教育都很宽松,孩子们没负担。我大女儿上小学二年级,没有任何家庭作业,的确很轻松。但令我震撼的是,她们从一年纪起,就有写作课,对语言文字的要求远早于中国。和老师谈到这点,老师说:“语言文字是最基础的社会交流工具,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养成一个健康的人格,而不是一个书架。”他们的写作课,写好作文,老师多不批阅,而是要求孩子自己上台朗读或脱稿演讲,更注重交流的功能,而不是词章句法。因此,写作课和演讲总是结合在一起。我女儿才8岁,用PPT比在这里读硕士的中国学生还熟练。作文或演讲的题材也很宽泛,有一次主题居然是“广告如何影响我的购买行为”,女儿就到处收集广告,还专门去查广告的历史。我读了一辈子的书,把学习和生活结合这么紧的,还是第一次见到(我们小时候做应用题,最多是替地主们算算他们是如何剥削农民的,倒也是贴近现实的。)
其实,从小生命形成那一刻起,我们就过于将他们当作呵护的对象、培养的对象,却没有把他们当作平等的对象。准妈妈们把自己打扮成大娃娃,以为这样就是对孩子的爱;爷爷奶奶们说着“饭饭”、“凳凳”之类的“童话”,以为这样也是沟通;而老师们则把一撂撂的书塞进孩子的脑子里,以为这就是教育……我们在潜意识里以为这个社会有风雨,要把孩子们尽量长时间地留在温室里,这不仅自己搞得很累,而且也令孩子们总也长不大。
在澳洲麦当劳,我们经常能看到本地学生的稚嫩面孔,正在为他们的学费快乐地打工,而这些孩子中,有的父母就是百万富翁甚至亿万富翁。来自中国的同龄人们,则拿着父母勤苦赚来的钱,吃喝玩乐甚至嫖赌。我很感慨,为那些父母伤感。
风雨是难以回避的,该做的或许就是如何应对甚至欣赏,enjoy your life。有首赞美诗唱得好:“感谢神,赐芬芳玫瑰;感谢神,玫瑰有刺。感谢神,赐明媚春光,感谢神,赐凄凉秋景。”
我们所该做的,或者就是:
让准妈妈打扮得更像个女人,而不是大娃娃;
让爷爷奶奶成为孩子们的伙伴,而不是佣人;
让老师们成为学生们的朋友,而不是工头;
让孩子以一个独立的人长大,而不是宠物……
四.给青春期孩子和父母的建议
青春期一个目标是面对这样一些挑战:控制能量和成功指导这些能量的走向。青春期的孩子们就像兴奋的、精力充沛的赛马,当它们被迫等待起跑线的那扇门打开时,会紧张地在马厩里踱着步子。虽然不是有意的,但我们成人由于没有提供足够有目的的活动,给青少年制造了困难。青少年不是怪物。他们只是一些试图学习如何在成人世界使用这种能量的人,他们可能对自己还没有那么确信。
我认为这种能量是最令成年人害怕的。父母为了处理他们的恐惧,常常用“不要做”和其他形式的控制淹没了他们的孩子。青少年需要受到鼓励以创造足够的渠道来疏导他们新发现的能量;他们也需要清晰的界限;他们还需要爱和接纳。我们要学习的重要技巧是在接受孩子作为独立个体的价值的同时帮助修正他或她的行为。
当我参与到父母——青少年的碰撞中时,我发现最有帮助的方法是在父母与子女之间建立一种积极关系,这种关系是基于每个人的人性和关怀。试图通过控制或者威胁进行改变通常都是无效的,当每个人都被看成是有价值的个体时,真正的改变就会随之发生。我愿意父母将他们自己看做是给孩子提供资源的一个实验室。
青少年既不愚蠢也不反常,父母也如此。当青少年和父母没有接触,当他们呈现给彼此的是暗含的疏远威胁,当他们激发起灾难性的期待,父母和青少年在另一方眼里才看起来是愚蠢和反常的。
为了发展出改变的基础,建议实行以下步骤:
1. 你作为父母,需要说出你的恐惧,这样你的孩子就可以听到这些恐惧。
2. 你作为青少年,需要能说出你身上发生了什么,并且应该是被信任的。你需要能表达你的恐惧,知道你会得到没有批评或讽刺的倾听。
3. 你作为父母,需要表明你愿意倾听并表达你的理解。理解不等于纵容。它只是提供了一个清晰地了解事情本来面目的基础,以使孩子们可以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行。
4. 你作为青少年,可以清楚表达你需要父母的倾听,而不是在你提出要求前就给予建议。
5. 你作为父母,需要理解你的孩子不会按照你给的建议行事。
附:青少年的心声
我最需要的是感到被爱、被重视,不管我看起来有多蠢。我需要某个人相信我,因为我不总是相信自己。坦白说,我常常感到自己很糟。我感到我不够强壮、不够聪明、不够英俊或漂亮,不足以让任何人都真的喜欢我。有时我感到我知道每一件事情,我能抵抗全世界。我对每件事情都感觉强烈。
我需要某个人没有批评地倾听关于我的事情。当我失败时,失去朋友或输了比赛时,我感到好象世界崩溃了。我需要爱的手抚慰。我需要哭泣,而没有人会取笑我。相反,我需要某个人只是陪着我。我也需要某个人对我清楚地说“停下来”。但是不要给我做报告,不要提醒我过去所犯的错误。因为我已经知道这些错误,并对它们感到内疚。
重要的是,我需要你和我在一起时对我对你都是诚实的,我就能信任你。我想让你知道我爱你。当我爱其他人时,请你不要感到在情感上受到伤害。那并不会把我从你身边夺走,请继续爱我。 (节选自萨提亚的《新家庭如何塑造人》)
五.国外家庭教育点滴
国外家庭教育,这里主要指西方家庭教育,他们的着眼点是培养孩子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基于这种观念,西方国家的很多家庭都十分重视孩子从小培养和自身锻炼。一个良好的习惯,往往会让孩子受益一生。
英国:“给孩子失败的机会。”孩子做某件事失败了,英国人的观念不是索性不让孩子去做或家长干脆包办了,而是再提供一次机会。比如孩子洗碗将衣服浸湿了,就指导孩子再来一次,教会他避免失败的方法。
美国:“给孩子制定一个家务劳动计划。”美国父母教孩子做家务,每周一次贴出要干的家务劳动内容。将某一特定任务指定某一孩子去干,确定完成任务的期限;轮流干某些活儿,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去做没有兴趣或最容易干的工作;检查孩子的完成情况,使孩子因自己的劳动而产生一种完成任务的成就感。
加拿大:“让孩子学会玩。”在家里孩子们很少有家庭作业,没有父母关于学习的喋喋不休,他们注重的是让孩子能整天轻轻松松,做游戏、玩玩具,在玩中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德国:“让孩子与大人争辩。”德国人以为两代之间的争辩,对于下一代来说,是走向成人之路的重要一步。因此,他们鼓励孩子就某件事与父母争辩,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美国学者戴维•刘易斯总结的教育孩子四十条,集中反映了西方的家教思维,可作为中国父母的家庭教育参考。
1、对孩子提的所有问题,都耐心城实地回答。
2、认真对待孩子提出的意见和看法。
3、竖个陈列架,让孩子充分展示自己的作品。
4、不因孩子房间里或者桌上很乱而责骂他,只要这与他的创作活动有关。
5、给孩子一个房间或房间一部份,供孩子玩。
6、向孩子说明,他本身已经很可爱,用不着再表现自己。
7、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8、帮孩子制定个人计划和完成计划的方法。
9、带孩子到他感兴趣的地方去玩。
10、帮助孩子修改他的作业。
11、帮孩子与不同社会文化层的孩子交往。
12、家长养成合理习惯并留心使孩子学着做。
13、从来不对孩子说,他比别的孩子差。
14、允许孩子参加计划家务和外出旅行等事。
15、向孩子提供材料,让孩子干自己喜爱的事。
16、教孩子与各种成年人自由交往。
17、定期为孩子读点东西。
18、让孩子从小养成读书的习惯。
19、鼓励孩子编故事,去幻想。
20、认真对待孩子的个人要求。
21、每天都抽出时间和孩子单独在一起。
22、不用辱骂来惩治孩子。
23、不能因为孩子犯错误而戏弄他。
24、表扬孩子会背诗、讲故事和唱歌曲。
25、让孩子独立去思考问题。
26、详细制定实验计划,帮孩子了解更多事情。
27、允许孩子玩各种废弃物。
28、鼓励孩子发现问题,随后解决这些问题。
29、在孩子干的事中,不断找值得赞许的地方。
30、不要空洞地和不真诚的表扬孩子。
31、诚实的评价自己对孩子的感情。
32、不存在家长完全不能与孩子讨论的话题。
33、让孩子有机会真正做决定。
34、帮助孩子成为有个性的人。
35、帮助孩子寻找值得注意的电视节目。
36、发挥孩子积极认识自己才干的能力。
37、不对孩子的失败表示瞧不起,并对孩子说:“我也不会干这个。”
38、鼓励孩子尽量不依靠成年人。
39、相信孩子的理智并信任他。
40、让孩子独立完成他所从事的工作的基本部分,哪怕不会有积极的结果。
在欧美国家流传着一首很有哲理的《育儿歌》:
挑剔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苛刻;
敌意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争斗;
讥笑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羞怯;
羞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疚;
宽容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忍让;
鼓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信;
称赞中成长的孩子学会欣赏;
公平中成长的孩子学会正直;
支持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信任;
赞成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爱;
友受中成长的孩子能感受到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