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位置导航:首页特色栏目
 

巴西狂欢节

文字:供稿:教科室图片:时间:2008-11-06点击数:1644

狂欢节的由来
  狂欢节又称嘉年华会,是欧美许多国家在大斋期前举行宴饮、狂欢等活动的节日。
  狂欢节的起源说法不一。有说它与古代庆祝新年和大自然再生有关,也有说它源自古老的农业仪式。然而,许多国家的狂欢节与复活节有着密切联系。复 活节前有一个为期四十天的大斋期,即四旬斋,人们停止娱乐和肉食以纪念在复活节前三天遭难的耶稣。由于在大斋期间生活肃穆,人们就在斋期开始前的几天里宴 饮狂欢,纵情娱乐。如今大斋期的许多清规戒律已经淡化,但是传统的狂欢活动却流传了下来。
  狂欢节的节期因地域和民族传统而不同。德国的狂欢节持续时间较长,慕尼黑和巴伐利亚开始于16显现节,而科隆和莱茵兰地区则从每年的11 111111分一直到次年的大斋之前。法国的庆祝活动限于大斋首日前一天和大斋第三周的星期四。美国的狂欢节数新奥尔良最有名。而世界上最为著名的狂 欢节当数巴西里约热内卢狂欢节。
  巴西素有狂欢节之乡的美称。每年2月举行的狂欢节不仅是巴西最隆重的节日,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节日期间,有数万名身穿华丽服装的桑巴舞学 校学员游行表演,伴有盛大的彩车游行,彩带与花絮漫天飞舞,许多参观者也会随着音乐狂舞,其场面之宏大、气氛之热烈堪称世界之最。
 
桑巴舞动沧桑历史
  在中世纪的基督教世界里,狂欢节节期从主显节直至四旬斋开始那天。巴西的狂欢节节期则是指四旬斋开始前的三天。里约热内卢最早的狂欢节游行并无 音乐节奏亦无旋律,而只是狂喊和狂笑,以及疯狂地互相投掷液体和物品。有一年狂欢节,一些葡萄牙人把大鼓和几个小鼓带到大街上敲得震耳欲聋,把大群人吸引 到街上。这大概可以说是狂欢节的起始。后来渐渐形成了一些装束、化妆雷同的团体上街狂欢游行,其中也有不少是黑人。这些黑人团体把非洲音乐舞蹈开始引入狂 欢节。
 
狂欢节上的桑巴皇后
  桑巴舞的加入是里约热内卢狂欢节的重要里程碑。专家们一般认可,桑巴一词源于非洲安哥拉金彭杜语中的森巴,意指肚脐。森巴是金彭杜部族流行 的一种肚皮舞,由非洲黑奴带进巴西,最早在巴西第一个首都、现东北部巴伊亚州的首府萨尔瓦多一带传播。森巴舞又以圈舞闻名,因为跳舞时人们围成一个圈 子,先有一个舞者进入圈内,以肚皮示意选择一个异性舞伴,两人在狂烈的打击乐伴奏下狂舞一曲。之后,第一个舞者退出,被邀入圈的那个舞者又以同样方式挑选 另一位异性同舞,如此循环,直至人人都跳一回。
  但今日桑巴并非就是昔日森巴。据考证,在18701880年左右,在里约热内卢非洲黑人聚居的街巷内,出现了一种主要受到非洲巴图克舞影响的 市井舞蹈,节奏迅疾,舞步狂放,颤臀旋体,令人目不暇接。那一带盛产一种源于非洲的葫芦科植物,其果实可食,深受民众喜爱,俗名玛西舍,故这种舞蹈渐 以玛西舍之名传播开来。19世纪末,不少巴伊亚黑人移居里约热内卢,把森巴舞带到黑人聚居区,森巴和玛西舍相互渗透、融合,渐渐形成今日桑巴,而桑巴一词 也于20世纪初取代了玛西舍的称谓。
  在此前后,一些音乐家开始频频光顾这些街区的桑巴舞聚会,从桑巴音乐中吸收灵感创作出大量桑巴舞曲,向全社会传播桑巴,让桑巴走出了市井。不 久,里约热内卢出现了最初的狂欢节桑巴舞游行。20世纪20年代末,第一个桑巴舞学校——“让人说话在黑人聚居区诞生,这个团体最早在配备巴西大鼓、长 鼓、手鼓、高音鼓等乐器的桑巴乐队伴奏下,进行狂欢节游行表演。随后,曼格拉、波特拉和萨格罗等历史上最有名的桑巴舞学校相继成立。随着桑巴作为巴西本土 音乐和舞蹈而闻名于世,桑巴舞学校也逐渐享誉全球。桑巴舞学校的相继出现使狂欢节桑巴舞游行大赛顺势盛行起来。1934年里约热内卢桑巴舞学校联盟成立。
  最初的桑巴舞游行在被称为桑巴摇篮的黑人聚居区十一广场举行。狂欢节桑巴舞游行中,各学校的桑巴舞均有一个情节或者主题,因此叫主题桑巴。上世 60年代,主题桑巴出现一次革命,即所谓历史边缘人物——那些从未登上历史大雅之堂或者史书着墨不多的人物,也成为主题,包括民间崇拜偶像在内。有的则 把贫民社区所关注的问题也搬上桑巴舞场。
  1984年,由巴西最著名的建筑师尼梅尔设计的里约热内卢桑巴舞场落成,从此这里年年成为吸引全球目光的巴西狂欢节桑巴舞游行的大本营。这是狂 欢节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也是狂欢节桑巴舞游行演出商业化的标志性事件。桑巴舞场有八百米长看台,分成不同的区,设贵宾席、包厢、普通看台等。桑巴舞 学校开始拥有谈判权利,通过联盟与媒体谈判电视转播权。
 
狂欢掀起举国热情
  桑巴舞场在每年狂欢节前的一两月内,就已充满狂欢气氛,几乎每周周末都有桑巴舞学校举行预演,虽不穿戴服饰,但也是热闹非常。在狂欢节前后约一周内,则是狂欢高峰期。其中最吸引人的是特级学校的游行大赛,演出两个通宵,最后获得前六名的学校还要举行一次大汇演。
  每个学校差不多都维持一个六百人左右的职员群,都是各种专业人员,每年从5月起就着手筹备狂欢节,8月确定桑巴舞游行主题,然后根据选题策划和 编制表演脚本,制作彩车、道具和服饰,举行演练、彩排,大半年内忙忙碌碌、欢欢乐乐,直至次年狂欢节。过去各个学校都是在临时租用或搭建的大棚中制作彩 车、服饰、道具等狂欢节用品。2006年,里约热内卢建成了著名的桑巴城,占地九万平方米,为14个特级桑巴舞学校建设了各自的制作大棚。今年, 14个特级学校相继在桑巴城内建设彩车、制作服饰
   
现在,里约热内卢共有约四十个桑巴舞学校,其中14个为特级学校。桑巴舞学校的收入主要来自售卖光盘、电视转播费提成、游行门票提成、出售服饰及纪念品 的收入等,以及主题所涉地区或机构或公司的赞助费,此外还有每年12月至次年2月期间的公开演练、彩排门票收入。每个学校的总收入差不多有三百万美元。 巴西是世界惟一在全国各地都举行狂欢节的国家,世界其他国家都是在某个城市或某个地区举办狂欢节活动。巴西各地的狂欢节各有特色,都能吸引大量 当地居民和游客。规模最大名声最响的则非里约热内卢莫属,此外萨尔瓦多、累西腓奥林达、圣保罗等地也很著名。但风格不同,里约热内卢和圣保罗都是桑巴舞 学校大游行,累西腓则是街头狂欢节,萨尔瓦多则带有某种宗教色彩,也是街头桑巴,其每个大方阵往往由上千人组成。 
 
全民嘉年华
巴西狂欢节分为前期狂欢节、狂欢节和后期狂欢节,前期指狂欢节前一两个月,主要是演练和彩排,狂欢节前两周内则是街头狂欢节高潮,全市大约有二 十多个团体分别举行街头狂欢节化妆游行,载歌载舞。从狂欢节正式开始,到在桑巴舞场举行桑巴舞大游行,一直到狂欢节那天,大约五天左右时间。后期指从狂欢 节那天到其后的那个星期日,在此期间狂欢节评审委员会对各级各个桑巴舞学校的游行表演打分评比,评出名次,本周周末在桑巴舞场举行特级前六名大汇演,为狂 欢节压轴。此外,巴西各地在狂欢节期间还流行室内化妆舞会,有的在豪华饭店举行,也都各有一个主题,室内装潢绚丽多彩,参加者的服饰标新立异,人人狂舞狂 饮,彻夜狂欢。
巴西狂欢节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狂欢节,有“地球上最伟大的表演”之称。每年二    月的中旬或下旬举行三天。在巴西的狂欢节上,每个人都不愿表现自我,而是想成全别人。有的男人希望自己拥有女性的特征;而有的平时内向的女人则大跳狂热舞蹈,尽量地模仿他人的敏捷和有力动作。狂欢节中常常出现“易装癖”,这是历史的产物。巴西狂欢节对女性化的狂热程度在世界上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在巴西的狂欢节中,里约热内卢狂欢节是世界上最著名、最令人神往的盛会。 
    相传里约热内卢狂欢节始于19世纪中叶。最初,狂欢节的规模不大,仅限于
贵族举行的一些室内化妆舞会,人们戴上从巴黎购买的面具,尽情地欢乐。1852年,葡萄牙人阿泽维多指挥的乐队走上了街头。随着节奏明快的乐曲,不管是黑人还是白人,也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男女老少都跳起来了,整个城市欢腾起来了。阿泽维多的这一行动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里约热内卢狂欢节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狂欢节成了大众的节日。
    里约热内卢狂欢节最早并没有固定的场所,全市各主要大街上都是
桑巴舞表演的舞台。由于狂欢节时值盛夏,天气炎热,游行活动都在夜晚进行。从20世纪70年代起,各桑巴舞学校建议在市内修建一座桑巴舞赛场,用于狂欢节活动。1983年,曾设计巴西新首都巴西利亚等工程的著名工程师奥斯卡·涅梅耶尔亲自设计,6万名建设者齐心协力,仅用了117天,就建成了一座能容纳数万观众的桑巴舞赛场。从此,里约热内卢狂欢节就有了固定的场所。
    在巴西的狂欢节中,
巴伊亚州首府萨尔瓦多市的狂欢节独具特色。由于巴伊亚人不愿将狂欢节市场化,所以这里的狂欢节得以保持它的原汁原味。此外,在音乐方面,巴伊亚是全国最发达和最重要的地区,这里到处充满了音乐和舞蹈,它是巴西传统和狂欢节精神最真实的体现。
 

网友评论

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