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娥:生本引领,开辟素质教育新路径
【教科室按语】
华阳小学是生本教育实验取得成功的学校之一。8月27日,周玉娥校长曾到我校做过演讲。现将演讲文本整理发出。由于格式的原因,将其一些用表格呈现的内容转换为文字呈现,逻辑关系未变。
演讲文本虽然不长,但其中的内容还是相当丰富的。有理念,有程序,有细节,具可操作价值。大家不妨仔细琢磨一下,感悟一下。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进行具创造精神的发挥。
一、理论引领
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
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一切相信学生。
二、开辟路径
重预习,重课堂,重评研
1. 重预习:先做后学,先学后教
①读中感悟
②读中释疑
③读中发现
也就是带着欲望读,发现问题研,产生灵感记(做小研究)
2. 重课堂:少教多学,以学定教
① 大体环节:
整体感悟(接触文本);品读赏析(深入文本);拓展延伸(跳出文本);思维碰撞(思想升华)。
② 具体做法
自学;组内交流(含四人或六人小组内交流);全班分享;上下互动(组组间→生生间→师生间)。
③ 数学教学
从课型看,可分为感受课、认识课、熟悉课、知识整理课、评研课。
从课堂教法看,分为前置性研究(个体学);小组学;集中研;教师导。
3. 重评研:以学养学,以学养考
①“评研”即评价、研习、研讨、研究、
②用“评研”的方法替代了考试:评研的过程,是学生再学习的过程,也是温故知新的过程。同时,又是情感和认知相统一,实现人性的自我价值的过程。我们采用“评研”的方法替代了考试。
③评研的程序与方法:两评两研(即整理知识→组内互评互研→全班集中评研)。根据教科所规定的评价范围让学生整理知识,分类归纳;(带着问题)组内评研;整理知识;小组汇报(面向全班分享);班级评研;汇合成卷;自测、互评、师评。
通过这种互动式“两评、两研”的综合测评,自始至终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交互性、创造性、包容性,全体学生全方位地参与全教学与评价过程,教师起点拨与调控作用。
如我校生本六年级邹涛老师上的《立体图形的评研》一课:课前,她设计了5道具有研究价值且有一定难度的立体图形的评研题,布置学生在前一天做好前置性研究与知识整理。课堂上先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分享做法与体会,且互评互研,再让小组成员向全班同学进行交流,然后上下互动,解决疑难。学生厚积薄发,屡出新招,令老师出其不意,叹为观止,最终得出了六种解题思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人人参与,畅所欲言,质疑解惑,上下联动,充满自信,凸现智慧。
这种以学养学,以学养考的评价方式:营造氛围,养成习惯;提高能力,尊重自然;维护自尊,培养人格;呈现神奇,促进发展。真可谓,生本引领,开辟素质教育新路径!
我们学校生本班的老师们经常说:生本,其实很简单!
课堂学习结构简单,却尊重了学习者的本然;课堂学习过程简单,却焕发着生命的活力;教学指导策略简单,却能陶养无穷的智慧。
所以,生本的课堂往往能实现学优为师,师生同成长、共提高的美好境界!
三、师本课堂与生本课堂的区别
经过八年多的研究,我校将传统的师本教育与现代的生本教育进行了鲜明对照,大致有如下区别:
1. 师本课堂
课堂主体为教师;
教学方法为“以教定学’;
教学动态为“一言堂、注入式”;
授课方式为“传道授业解惑”;
学习方式为“听课、记录、练习、背记”;
思维呈现为“垂直线性思维”;
能力体现为“浅尝辄止”。
2. 生本课堂
课堂主体为学生;
教学方法为“以学定教”;
教学动态为“群言堂、互动式”;
授课方式为“引入点拨激趣”;
学习方式为“感悟、分享、拓展、创造”;
思维呈现为“多向发散思维”;
能力体现为“触类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