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位置导航:首页特色栏目
 

阅读郭思乐博客:寻章摘句之一

文字:郭思乐供稿:教科室图片:时间:2008-08-31点击数:1246

 

    郭思乐教授博客: http://user.qzone.qq.com/622000354/blog  文言摘编

 
     1. 买小猪的时候,农民不是论斤称的,而是用目测的。
     2. 毛估估的智慧,首先在于它始终坚持整体地、动势地、实在地看生命体。它不相信某一个局部的数字,比如斤数,长度等等。生命固然是可以用一些数字来刻画其某些形态的,然而生命又总是逸出在我们的刻画之外。
     3. 什么是生命?生命就是我们的刻画永不能达到的那个地方出现的东西。
     4. 对人来说,司算计的大脑的活动较可以刻画,诸如如何推理等等,而司情感的心灵不能刻画。有客自远方来,是因为不需要说也不能说的情感一类的东西.
     5. 带有生命色彩的东西,它比单纯彼此的利用更宽广,更深刻,是我们生命交往活动中的不可言状的形态。
 
     6. 庄子所说的倏、忽,就是迅速灵敏,混沌有不可分析的意思,分别代表三个皇帝,而混沌竟在中央。 我们认为,这里所说的混沌居于中央,是说明生命的核心部分是不可拆解的。如果勉强去拆解它,“日凿一窍”,这个“中央之帝”――生命的统帅就会死亡。
     7. 毛估估带给我们的思绪还可以延伸,生命不仅不能用我们的手头的计量工具来刻画,生命还不能完全克隆。
     8. 细胞可以模拟和克隆,也可以由此制造出某个形态非常相像的生命,但原有生命的最幽微的部分,却不能克隆,即使克隆了,也会有某种缺陷,因此克隆出来的永远是形式似真而本质上非真。这就是一切生命造假的悲哀。
     9. 农民知道,把猪买回去是用来养的,而不是通过某种工业设计的方法来继续制造它的,所以,农民不需要有一张设计图纸,不需要许多指标和数字的网。农民知道这是生命。生命自己长大。
     10. 今天我们如果提出,教育可以在非终端的年段基本上借鉴毛估估的办法,一定会招来很多诟病。我们的教育最后必须进行量化选拔,人们认为,既然如此,教育的整个过程也应当是处处量化的。量化如同染料,从终端一直传染到平时的教育教学。
 
     11.   我们基本上不承认教育的本来面目是促使学习者的成长,这种成长依靠学习者自身。我们已经习惯了要给他们的成长做很多事情。在我们眼前的成长才是我们承认的成长。
     12. 如果学习者自己成长了,就会使我们怅然若失,低回留连,感到太不过瘾了。
     13. 我们会用一种方式,来把本来学习者可以自己“吃”下去的东西由我们自己转手交送,而这就要有一套转手的“话语体系”,它是可教可考的。
     14. 这种体系犹如小孩的摇篮或部队之间的符信或暗号,小孩长大之后或暗号对好后终归要弃置,我们还是认真地打造,把可以直接进行的过程转化为中介过程,作成无限巨大的系统(真大的摇篮!),而数量化和指标化就是这个庞大体系的管理系统的装备。
     15. 农民比我们聪明,尽管他同样会管小猪――如果小猪不进猪圈,他甚至会敲打它,但他不会丝毫怀疑一个事实:小猪是自己吃东西长大的,因此不需经自己转手,一旦明白这一点,对小猪的判断只简化为毛估估。
 
     16. 我们在教育中可能产生一种对工业和科学的敬畏和恐惧。近代以来,教育、科学、工业、列强,这些词汇总是连在一起的。
     17. 教育的旁边是工业化和科学技术的进展的事实,教育本身是在为工业和科学的进展培养人才,所谓近朱者赤,在这种情况下,用科学和工业的方法来处理教育问题,就成为似乎是当然的似乎又是合理的选项。
     18. 人们大谈素质的全方位评价,用最为细密的方式去进行教学,把教学和教育变成统计量化过程,人们大讲教育控制论,等等。
     19. 农民比我们聪明,他们以毛估估的办法买回小猪和养大小猪,而在教育界,实心眼的教育工作者在作着无比细密的网把自己捆绑起来,我们考了一次试,就设计了细密的双向细目表来做研究,看看哪里不足。
     20. 其实,对于一个已经在灌注的课堂中丧失了学习的灵性的学习者,你做得越细,他就发展得越差。
 
     21. 农民比我们聪明,他分得清对象是物还是生命,他选择了对待生命的方法对待生命,而不是以对待工业和物质生产的方法去对待生命。
     22.   他们让小猪自然地生活,于是发展为价值很高的“素质猪”(所谓本地猪)。顺便说,当年去买履,非带了尺寸不能买的、相信尺寸而不相信自己的脚的郑国人,我想一定不会是聪明的农民,而是被工业或物质科学弄昏头的知识分子――你也不必生气,我不过说句笑话而已。
     23.   学习教育中,平时利用毛估估的办法来评价学生的活动,会遭到非议,大意是说,学校最后是参加中考和高考,其实就是严密量化的,你这样不是影响了高考中考吗?
     24. 说到这一点,又要向农民学习了。他在用毛估估的办法买小猪时,一定知道小猪毕业的时候时是用斤两称的。这对他今天用毛估估有什么影响呢?
     25. 小猪的生活过程就是两样:一是长,二是卖。长的时候有长的对待,卖的时候有卖的对待。学习者也可这样类比,(虽然比得有点不太舒服),在他的学习生涯中有两样:一是学习,二是备考。
   
     26. 有的人说,我要把整个学习阶段都变成备考,所以我要考考考,不断地考,考得领导满意,家长放心,但是,这已经不是备考了,是在坏考了!
     27. 我又想到农民了,他在小猪生长期间,决不会天天秤它,不会仅仅为了老板放心而不断的惊扰小猪。我们否定对象的活动的生命性容易,回到生命性的状态难。
     28. 另一个启发是,毛估估对被估的对象作了让步,忽视了对象的非本质的次要的缺点,而借以保护它的带根本的和发展意义的长处。
     29. 我们爱学生在学习的生命活动的活跃,我们也知道学生是缺点最多的人。我们同样要牺牲自己对于知道学生学得如何的冲动,去除过分的清晰和明察秋毫,用来包容他们前进中的不足,和保护及激扬其向上精神。
     30. 毛估估的主人公——卖小猪的农民,还给我们以一个启示:相信直觉。这是最近美国一位接近发现第五维空间的女科学家的告诫——“相信直觉,享受科学”。在学习者的学习阶段(注意不是备考阶段),我们对他的学习的评价不必过细。过细就会使人陷入只重细节不重整体的行为误区。毛估估足够了。而毛估估所以可以信任,是因为我们的直觉是先天的自动分析器,如同我们的舌头可以极其精细地感知味道并不亚于专门的分析机器,我们舌头的超出机械分析器的地方,就是我们只有自己感受的任务,而没有把感受的结果加以传讯的任务。我们更多地实行毛估估的计划,将会使教育教学变得更加有力量,因为简单和含蓄蕴含着无穷的力量。

网友评论

  • 网友:资讯中心  于 2008-08-30 10:03:37 发表评论  
    每次听郭教授讲课,那种滔滔不绝,横征博引,信手拈来总让我五体投地
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