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没给小乔治留下什么不良烙印
推荐人语:银行劫案,警匪枪战,击毙匪徒——多么火爆的新闻题材,多么耀眼的赫赫功劳!而这一切,却被严密雪藏。似乎远在教育之外的故事,或许,将告诉我们,教育究竟是什么。本篇原题叫做《媒体沉默中的别样感动》,来自腾讯网。
沉默,是种权利,也是种生活的艺术。
“你有权保持沉默!”这话,在中国还没有形成习惯。但传统教育中,一直都在强调沉默的重要性。
沉默是金、三缄其口,这都是耳熟能详的俗话。荀子说: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白居易说:此时无声胜有声。佛经更有云:一默如雷。
但前两天读了篇文章,才发现,沉默对于媒体来讲,还可以是一种高贵的品质,一种对人性的关怀。如果说,媒体应该负责报道一切,那么,类似的媒体集体沉默,更是责任感的体现。
哪一天,中国的媒体才会如此默契地集体沉默?那一天,中国媒体就更有力量啦!
原文附后:
美国亚利桑那州一个叫切尼格乐斯的镇上,发生过一起抢劫案,当时,劫匪被困在了银行里。
案发时,5岁小男孩乔治正巧和妈妈露西在这家银行内,结果,劫匪将小乔治拎到胸前,用一支枪顶在他的脑袋上,作为人质。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都在焦急地等待着人质被释放。狙击手也已经各就各位,他们在静候着一声令下扣动扳机。一切都准备就绪。就在劫匪决定鱼死网破的时候,警方果断下令击毙他。几乎是在同时,不同角度的三颗子弹,精准地击中了劫匪的头部。如警方事先预想的一样,他还没有来得及作出反应,就倒在了地上。
小乔治从劫匪的胸口滑落下来的一瞬间,鲜血溅满了他的身体,他被眼前的景象吓呆了,不知所措地站在那儿。离他最近的谈判专家尼尔森迅速跑了过去,把小乔治高高地抱起来。面对着蜂拥而入的人群和媒体,尼尔森突然高声喊了一句: “演习结束!”
所有人都楞了,一时都不明白尼尔森话里面的意思。
“是的,演习结束了,这仅仅是一场演习。”尼尔森认真对着人们大声地说道。
“真的是演习吗?”小乔治半信半疑地盯着尼尔森问。
“当然,就因为事先没有预告,所以你才能表现得如此逼真,现在,我宣布,演习圆满结束。”尼尔森微笑着安慰小乔治。
几个领会了尼尔森意思的警察也上前赞扬小乔治,说他表现得非常好,应该获得警局颁发的勇敢奖章。这时,所有的人似乎都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都说小乔治刚才的表现值得夸奖。
“真的吗?可我还是吓哭了。”小家伙苍白的脸终于露出了红润的颜色。
第二天,切尼格乐斯当地的媒体集体沉默,对银行抢劫案只字未提。
不久,露西带着小乔治离开小镇,去了旧金山。走之前,小乔治还在惦记着那枚警局一直没有颁发的奖章。
多年以后,有人找到已经退休的尼尔森,提起这件陈年旧事,问他当时怎么回想出那样一句话。他说: “枪响的时候,我在想,这孩子完了,他有可能一辈子都走不出恐怖事件所留下的心理阴影。但当我走近他时,上帝给了我一个启示,让我说出了那句话。我很感谢在场的所有人,他们和我一起导演了一个天衣无缝的骗局,让那个孩子相信那只是一场事先没有通知的警事演习。让人感到神奇的是,小家伙居然相信了。”
灾难没有给小乔治留下什么不良烙印,他能健康成长,比什么都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