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位置导航:首页特色栏目
 

洛克的绅士教育理论

——“教育通识”文本摘选之十

文字:供稿:教科室图片:时间:2007-05-17点击数:2207

    洛克讲的绅士教育,主要指对刚刚夺得政权的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子弟的教育。在他看来,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绅士绅士需要事业家的知识,合乎他的地位的举止,同是要能按照自己的身份,使自己成为国内著名的和有益国家的一个人物。”⑦所以,洛克认为,应当把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子弟培养成高贵的人,有强壮的体魄,有高雅的风度、举止,就能在上流社会周旋,又有新兴资产阶级的智慧与才干,能成为新兴资产阶级的事业家国家要人。他写道:我觉得每个绅士(每个留心儿子的教育的绅士),他为儿子所求的事情,除了留给他财产以外,都包括(我假定)在四件事情里面,就是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⑧洛克关于绅士教育目的的观点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新贵族培养新人的理想,它适应了当时英国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和社会的需要。


  洛克认为,绅士的培养应在家里进行,决不能通过学校教育。这是因为,第一,当时英国的文法学校是古典主义的,所学知识空疏无用;第二,学校里的学生良莠不齐,成份复杂,小绅士与之交流,易受污染,性格变坏;第三,学生人数太多,教师难以进行个别的细致考察。因此,洛克极力主张凡是请得起导师的家庭应不惜重金聘请具有严谨的性格,良好的礼仪,丰富的社会实际经验,较好的文化修养的人作为导师,对子弟施以个别教育,以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洛克对当时英国学校采取否定态度,自有其客观原因,但这也暴露了他对学校教育的轻视和对上流社会旧传统的偏爱。


  (一)论绅士的健康教育


  洛克十分重视体育,他说: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⑨他把身体的养育作为全部教育的前提,视为满足个人幸福,获得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


  洛克娴于医理,并有过当家庭教师的教育实践,对养育儿童有丰富的经验。他从医学理论出发,详细论述了养护和锻炼儿童健康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许多至今仍然可贵的建议。他的体育理论可以集中为一句话:要忍耐劳苦,不要娇生惯养。”⑩

  为此,他建议在服饰方面应少束缚,勤锻炼。他认为儿童的衣服宜宽大,以免束缚身体,影响发育。不论冬夏,衣着都不可过暖,使之习惯于承受气候的变化,经得起严寒酷暑的考验。常用冷水洗脚、洗澡是锻炼身体的好方法,它可以使衰弱者恢复健康,使健康人增强体质和适应能力。


  在饮食方面应粗食淡饮。洛克反对风靡当时上流社会的精食主义,主张多用牛乳、稀粥、面包等;少吃或不吃肉类;禁用酒类或烈性饮料;饮食应有节制,以适应开拓事业的需要。


  在起居方面应习于艰苦。洛克主张儿童有充分的睡眠,并养成早睡早起、睡醒即起的良好习惯。儿童的卧床应是坚硬的,寝具应为棉絮,以锻炼其身体。注意让儿童按时大便,要少用药物,更不要滥用药物,等等。


  在行为方面应多活动,常运动。洛克重视游泳及户外活动,认为儿童常在冷水中游泳,常嬉戏于户外宽阔的场所,呼吸清新空气, 他的身体会越来越强壮的。此外,洛克还认为儿童稍大些要学习击剑、骑马、以锻炼身体;学习园艺、手工,以解除精神疲劳,增进身体健康。


  洛克重视人的健康与幸福,这与中世纪天主教会鼓吹身体是灵魂的监狱等禁欲主义思想是相反的,体现了洛克的现实主义和人道主义。他极力反对娇生惯养席丰履厚,优游岁月,其矛头直指封建贵族的糜烂生活,也针对当时上流社会教育中存在的弊端,表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勤俭创业精神。


  (二)论绅士的德行与礼仪教育


  在思想品德的教育中,洛克十分重视德行和礼仪的教育。首先是培养德行。因为,在他看来,德行是一个绅士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品质。他说:我认为在一个人或者一个绅士的各种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是最不可缺少的;他要被人看重,被人喜爱,要使自己也感喜悦,或者也还过得去,德行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如果没有德行,我觉得他在今生来世就都得不到幸福。11


  那么,什么是德行呢?洛克把服从理性,自我克制作为德行教育的基础。他说:身体强健的主要标准在于能忍耐劳苦,心理强健的标准也是一样。一切道德价值的重要原则及基础在于:一个人要能克制自己的欲望,要能不顾自己的倾向而纯粹服从理性所认为最好的指导。虽则欲望是在指向另外一个方向。12


  为此,他极力陈述以理智克制欲望的必要性,极力阐明溺爱放纵的危害性。他说:我觉得一般人教养子女有个巨大的错误,就是对这一点没有及时加以充分的注意;精神在最纤弱、最容易支配的时候没有习于遵守约束,服从理智。接着,他分析了溺爱的成因:“‘自然很聪敏地使得做父母的人无不爱护自己的子女,但是那种自然的爱一旦离开了理智的严密监视,就极容易流于溺爱……对于一个溺爱子女的、对于子女的恶作剧总是原谅而不去改正、说那是一件无关宏旨的小事情的父母,梭伦的答复最好。他说:不错,但是习惯却是一件关系重大的大事情啊他还分析了溺爱的恶果:被溺爱的孩子必定学会打人、骂人,他哭着要什么东西,他便一定能得到;他心里想做什么事情,也一定要做。这样一来,父母自己在孩子幼小的时候,逗爱他们,把他们的本性弄坏了,他们自己在泉水的源头投下了毒药,日后亲身喝到那苦水,却又感到奇怪。13


  洛克这些言论,概括了他的丰富的教育经验,至今发人深省,对那些名为爱孩子实则害了孩子的父母,也是一个极好的忠告。


  洛克十分重视礼仪的培养。他说:一个绅士的第二种美德是良好的礼仪。礼仪使美德放出光彩,它是最基本而又最使人喜爱的社会德行。14)因此,礼仪是一个有教养的绅士不可缺少的品质。

  那么,什么是礼仪?洛克认为,礼仪不单指见了人要脱帽,或是要问好,而是应该斟酌对方的人品,按照当时的情形,务使一切言谈、容颜、动作、姿态、位置等等,全都合适,全都安闲自如。其一,是有礼貌,言谈动作谦虚恭敬,明达事理,给人以好感,与人合得来;其二,是仪表好,容貌和姿态悦人,风度翩翩,举止大方。既不忸怩羞怯,局促不安,也不行为不检,轻慢无礼,要有好的礼仪,得遵守一条规则,即对己,要有自知之明善于自处;对人,要谦恭有礼,不卑不亢,礼仪有四戒:戒粗暴、戒轻蔑、戒非难(好找人差错,爱动辄反驳,好嘲笑别人)、戒刁难。
  为了贯彻以理智克制欲望的德育基本原则,培养良好的德行与礼仪,洛克在方法上提出了许多建议。


  第一,要及早管教。洛克根据儿童缺乏判断力,但又易于塑造的特点,主张在儿童极小的时候就早早加以管教,幼时养成他们绝对服从父母意志的习惯,长大后就能服从自己理智的约束了。


  第二,要及早实践。洛克指出,及早实践是培养服从理智、自我克制能力的有效方法。要说理,但规则和教训要简明。他指出,最重要的是不在多记,而在多做。要不断地反复地练习,使遵循道德的教诫变成习惯。习惯得与呼吸空气一样自然。15


  第三,要奖惩合适。洛克主张,善有奖,恶有罚。奖励要合乎理性,应注意避免用儿童心爱的东西,如漂亮服饰,甘美的食品奖励儿童,讨取他们的欢心,以免养成奢侈、骄傲、贪婪的心理,奖励应重在培养荣誉感,如当众赞扬儿童的良好行为,并加以传播。惩罚要合理,不应使儿童只是为了避免肤体之苦而做他应当做而又不愿做的事。鞭挞是教育上最不适用的一种方法。16


  第四,要宽严得当。洛克主张,宽严首先要适时。年少无知,管教要严;长大知理,管束应渐渐放宽。不可幼时放纵亲狎,长大后又声色俱厉。管教若能出于爱护,孩子年幼时,必视父母如君父;年长后,待父母如信友。其次,要宽严结合,管教太严,会使孩子沮丧畏缩,精神抑郁,不易振作,难成大业;管教太松,又会使人放荡不羁,容易执强、桀傲。要避免这两方面的毛病,那是需要一种巨大的技巧的;如果谁能找出一个方法,一方面使得儿童的精神安逸、活泼、自由,同时又能使抑制自己对于许多事物的欲望,而接近不惯的事物;他便是能够调和这种表面的矛盾,懂得教育的真正秘诀了。17


  第五,要选择榜样。洛克认为,儿童的举止大半是从模仿得来的,伴侣的影响比一切教训、规则、教导都大染于青则青,染于黄则黄。18)因此,他强调环境的影响和长辈的榜样。师、长都应当在德行方面以身作则,导师的行动千万不可违犯自己的教训,除非是存心使儿童变坏。19


  第六,要合情合理。即父母对儿童的要求要出于合理,而不是出于父母的好恶。凡是合乎理智要求的,应当做好,努力坚持,而不要顾及儿童的哭泣恳求和反复纠缠。这样,孩子就会逐步习惯于满足他应得的东西,而不存贪心,正和他们不会哭着去要月亮一样。20


  洛克把道德的基础建立在追求个人快乐与幸福上面,突出资产阶级的个人名利,露骨而直率地轻视劳动人民,显然服务于资产阶级的阶级利益,但较之中世纪的禁欲主义的道德,还是进步的。他重视理性,强调自我克制,这反映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急欲开拓事业、走向世界市场的愿望。在道德教育方法方面,洛克依据儿童的心理特点,提出许多有益的见解,至今值得人们借鉴和思考。


  (三)论绅士的智慧和知识教育


  洛克把智慧教育列为精神教育的第二位,但讲得很简略。他说:智慧是使得一个人能干和有远见,能去处理他的事力。21)他指出,智慧与狡猾不同。智慧使人易于达到事业的目的,狡猾则终必吃亏。


  洛克把学问放在最后,对德行、礼仪、智慧而言,学问只是作为辅导更重要的品质之用,即用于发展理性,增长才干,处理世务。基于这种认识,洛克认为知识教育的目的不只在于传授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理解能力、思维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因此,他强调教师的工作不是把世上可以知道的东西全都教给学生,而在使学生爱好知识,尊重知识,在使学生采用正当的方法去求知,去改进他自己。22


  为发展思维能力,在教学科目方面,洛克首先特别重视数学科目的学习,认为凡是有时间有机会受教育的人,都应学习数学,这并不是要使所有的人都成为深奥的数学家,而是因为研究数学一定会使人心获得推理的方法,当他们有机会时,就会把推理的方法移用到知识的其他部分去。23)其次,他还注重对培养绅士品格和日常生活有实际用处的知识。他说:在全部教育上面,大部分的时间与努力都应花在日后在青年人的日常生活里面最有结果、最常利用的事情上面。24)为此,他提出了一个范围广泛的学科体系,具体有阅读、写字、图画、速记、法文、拉丁文、作文、、年代学、历史、地理、算术、几何、法律、修辞学、逻辑学、自然哲学、音乐、击剑、骑马、手工业、园艺、商业算学,最后是旅行。再次,他还提出一个绅士还应学习一技之长,比如应学习木工、农艺、园艺以及薰香、油饰、雕刻等技艺。他认为学习这些劳动的主要目的不在于获得劳动技能,而在于促进健康,得到消谴娱乐。


  为了传授知识,特别是为了发展智力,洛克提出了许多今天看来仍然颇有价值的教学方法。


  第一,激发求知欲。为了启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洛克强调寓学习于兴趣、寓读书于娱乐之中,儿童们就会把求学当成另外一种游戏或娱乐去追求自己去要求学习。(25)相反,若缚之以种种约束,强力加以逼迫,他们必定毫无兴趣,甚至一生一世憎恶书本,憎恶学问。26


  第二,鼓励好奇心。洛克认为:儿童的好奇心,只是一种追求知识的欲望;所以应该加心鼓励,不独因为它是一种好现象,而且因为这是自然给他们预备的一个好工具,给他们除去生来的无知的;他们如果不是好问,无知就会使他们变成一种愚蠢无用的动物。27)其具体方法有:(1)按照儿童的年龄特点,认真回答他们的问题;(2)当着儿童所敬重的人,赞扬他们的求知欲;(3)成人对儿童所提问题的回答必须是真实的;(4故意使他们看到新奇的事物,使他们发生问题。28

  第三,培养注意力。洛克确信,只有集中与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才能使他们专心勤奋地接受知识,学有所得,迅速进步。为此,教师首先应尽量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用途;其次教师态度应该慈祥、温和,切勿恼怒与申斥并举,责备与惩罚交加。


  第四,逐步训练思维。洛克强调思维活动有从易到难、从简到繁的特点,他要求思维训练要循序渐进。他说:要从明白简易的地方开始,一次教的份量越少越好,要等他们完全掌握了所教的材料,才可以再教那门科学里面的新材料。29


  洛克针对17世纪欧洲传统教育只重视传授知识、死记硬背而忽视发展智力、训练能力的严重弊端,明确提出了提高和训练人的思维能力的主张,这在当时具有极大的进步意义,成为欧洲近代教学法思想发展的一个新起点。

 

网友评论

  • 网友:资讯中心  于 2007-05-17 11:25:58 发表评论  
    有启发,有许多借鉴之处。
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