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位置导航:首页特色栏目
 

每天打卡背单词,为什么英语还是学不好

文字:供稿:李子/大家图片:时间:2018-05-22点击数:2372

 

 

 

 

我的大学校友小张,或许是大部分中国人“学外语”的缩影。

小张凭着自己的努力从二线城市的重点中学考进北大,有着好学生的聪明劲儿以及肯努力的狠劲儿,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然而英语却总是她心头的一个结。

她的口头禅是“没办法,必须得学啊。”

她的包里总装着一个勾划得满满的单词本,拇指宽的便利贴把书的轮廓扩大了一圈。业余时间她都逡巡在各类英语补习班之间,半夜会在人人网上更新状态说“今天又刷了3套雅思听力”。

她看起来仿佛是用尽了一切与考试、做题相关的招数,却依然一遍遍说着:“我英语太差了。”

可是后来她雅思考了7.5分,去了英国的 Top2。我们也顺理成章地在伦敦再次相见。

我兴致勃勃地推荐了一直想去的印度菜、意大利菜和土耳其烤肉,她却面露难色。

“哎呀,我们还是吃中餐吧。”

嗫嚅了一阵她才吞吞吐吐地说:“不是我不喜欢吃这些啦,主要是我不太看得懂菜单……觉得挺麻烦的。”

说实话,我非常震惊。因为她平素展露出来的学霸气质,并不能解答她为什么会“英语不行”。

我去翻了翻她的社交网络,除了英语学习打卡,其他所有都是中文世界相关的内容——即使她已经在英国呆了好几个月。她的社交圈子也仅限华人。

她苦笑着说:“哎,我不像你,我没有语言天赋啦。”

那我就有语言天赋了吗?

我仔细想了想,似乎并不是这样。

我的父母几乎不会任何英语,我母亲高考英语26分(不过那时候并不是所有专业都要求学英语)。我是三代包括旁系里面唯一掌握超过3门语言的人——虽然也都称不上精通,但我的确从来没有过小张那样不愉快的经历,也从来没彻夜背过单词。

所以,语言天赋到底是什么呢?那些学不好英语的中国人,真的是因为“没有天赋”吗?

 

真有“语言天赋”这种东西吗?

我翻看了一些研究,发现“天赋”这种非常玄乎的东西,就如同天生的爆发力和耐力(白肌和红肌的含量/比例)、对酒精的耐受能力(是否有抑制乙醛脱氢酶活性的基因)一样,也是可以拆解的。

在教育心理学领域,如何解释一个人的语言天赋,并不是靠一个人学了多少语言的意识流。

我们所说的“语言天赋”,一般指的是“第二语言”习得时,一些天生的特性在大脑生理层面的反映。

而这种所谓“天赋”,也需要放到语言学习的各个方面来理解。

神经生物学家在进行了大量语言相关研究之后得出结论:对于语言的掌握,在“语音”和“语法”上体现出来的对“天赋”的需求,是截然不同的。

人从出生到差不多一周岁左右的时间,如果没有大的发育缺陷,可以习得任何人类语言。

小婴儿能够听出语音间非常细腻的区别,这与他/她是否会说话、说什么话都无关。然而这种禀赋,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失,当他们习得母语(有可能一个、有可能多个)时,大脑负责语音的皮质区就渐渐被这种语言所“定型”了。

而人们长大之后在语音上识别和模仿的能力,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天赋,只因这更靠近大脑生理上的本能。

1980年代,语言学习的主流学者们提出了一个“关键阶段假说”,认为过了一定年龄之后再学第二语言,不可避免会残留母语口音。

虽然这个说法现在遭到了不少批评,但在语言学习方面,如果说有所谓“天赋”,那么作用的多半是语音,而不是其它的一些方面。

一定要打一个比方的话,这种“天赋”就像乐感——有的人天生耳朵灵,或者音准强。乐感很难通过后天的训练去弥补。

研究同样表明,在语法、词汇和表达等方面,大量的学习者,无论年龄,都能展露与母语者相符的水平。

也就是说,如果有合适的学习方法,外加积极的学习动力,一个人的语言学习并不会被所谓“天赋”束缚太多。

 

“地道”英语?不存在的

这么看来,“没有天赋”的自我怨念,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人对于语言学习的误区所造成的。

比如语音。

小张最忌讳的就是自己开口时会“一口中国口音”,这仿佛是她拒绝和其他国家人社交的重要障碍。

而她在英国认识的华人朋友也总会成为她口中“口音这么重还总去 party 鬼混”的反面例子。

“可是,我认识的意大利人和法国人口音也不轻啊。”我对她说。

我从没见哪个意大利人或者法国人为此而自卑,他们课上课下依然和英国人美国人谈笑风生。

我在奥地利的朋友有一个19岁的侄子,性格非常害羞,却依然用他“德味儿”浓重的英语,想要跟我探讨中西文化的区别。

而我们从小接受的英语教育,却一直把“地道”吹嘘成第一位——“地道的表达”、“标准的美式/英式口音”成为了英语培训机构承诺的标配。

然而,语音只是语言学习中的一部分。盲目追求“地道”,不过是为了填充一种“我说得很好”的虚荣心罢了。

许多人没有条件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接触英语,错过了语音习得的黄金时期,后天却将大量时间浪费在“模仿别人的口音”上,并会因为口音不地道而自我否定、拒绝交流。

问题是你明明长着一张亚洲脸,又何苦要别人用母语者的标准来要求你呢?

不追求语音的“地道”,当然并不是鼓励去学“哑巴英语”,而是要充分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更不用被那些“赢在起跑线”的宣传瞎忽悠。

语言学习领域甚至有个名词,叫Joseph Conrad 现象”——这位波兰裔小说家,对英语的运用已经达到了行云流炉火纯青水的地步,甚至比母语者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然而,与他出众的语言才华相对的,是他完全不“地道”的发音:始终带有浓重的波兰腔。

他的出现,也让语言学家意识到,语音和语法,在语言学习中是完全可以被独立看待的。

 

是时候学第二外语了

一旦摆脱了“年龄”和“天赋”的束缚,学习语言就不仅仅是学生时代的事情,而是一个我们随时都可以开始进行的事业。

而学的语言,也不仅限于英语,更千万别以为自己找了一个“不需要用英语”的工作,就可以躺在中文里一辈子了。

有不少大龄掌握多门外语的例子。

比如季羡林不仅写得一手好文章,扎实的语言学习功底也让人敬佩。他研习过莎士比亚(英)、歌德(德)和塞万提斯(西班牙)等西方文学名家,更学了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这些都是他在研究生涯中一点点学会的,可不是什么幼年天赋异禀。

而更打动我的,是一位我在英国做志愿者时认识的女士 Nancy

她年过50,女儿早已独立,却依然“少女气”满满地跟我谈论着她的计划。

她是某语言学习 App 的忠实用户,每天早上起床和晚上睡觉前坚持用这个App 15-20 分钟,现在已经把西班牙语、德语和意大利语都“打通关”了,正开始学希腊语。

“或许一开始只是兴趣,”Nancy 说:“但一旦开始之后,我发现四处都是机会,仿佛新世界的大门向我打开了一般。”

她完成了 App 上的德语课程后,已经打算明年移居柏林,去德国当英语老师;而西班牙语则是她过去在学校“没好好学”的语言,到了50岁居然能捡起来,现在没事儿还会去接几个来逛伦敦的的西班牙旅游团赚外快。

而除了实际的用处之外,第二甚至第N语言的习得,也是一种思维的历练。

现在在语言学领域较为流行的沃尔夫假说(又称为语言相对论)是关于语言、文化和思维三者关系的重要理论。

这个理论认为,不同语言所具有的结构、意义和使用等方面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使用者的思维方式。

比如,英语使用者更倾向于使用“分析式”的思维方法,而汉语则是更强调“整体性”的语言。学习英语就能使人更擅长使用分析和分类的逻辑思维。

越来越多的研究也表明,双语或者多语的经历,会对大脑产生深远影响,并提升和语言无关的认知能力,甚至还能预防阿尔兹海默症。

双语经历首先能提升大脑所谓的执行功能——让大脑更好地指挥我们规划、解决问题(包括忽略干扰、保持注意力集中、随意转移注意力和在脑海中储存信息等等)。

而且,双语者观察环境的能力更强,观察效率也更高。

 

去了解、去倾听、去诉说

话说回来,所谓“语言天赋”也仅仅是一种西方的、现代的文化建构而已。

在有些国家,人们根本不谈“语言天赋”或者“语言学习”这些大词,但每个人都会说好几门语言——你会猜是哪国?有好几门官方语言的瑞士?有商贸传统的荷兰?还是教育系统极其优秀的北欧?

错。正确答案其实是印度和南非。

在印度一些民族混杂的邦,一个小孩会说四五门语言非常不稀奇。

而南非也是这样。著名脱口秀主持人崔佛·诺亚(Trevor Noah)就熟练掌握祖鲁、科萨、塞索托、聪加、南非荷兰语、英语和德语等语言,他这样描写自己是如何“学会”这些语言的:

“我们一群学生在一起,各自来自不同的部落,有不同的母语,一会儿我们说祖鲁语,一会儿又切换到科萨,一会儿又是别的什么语言。然后我就会问你们说的什么,他们就跟我解释。就这样一点点把懂的和不懂的逐渐结合,就学会了。”

崔佛在著名的《每日秀》里依然用他自己的口音主持(虽然他模仿能力超棒),人们只会将他的口音形容为“可爱”。

而在硅谷的中国工程师,却自顾嘲笑印度阿三的咖喱味英语听不懂,自己却惜字如金,浪费了上升机会。

要知道在硅谷,印度裔工程师和华裔工程师在 entry-level 平分秋色,但一旦到了高层管理岗位,印度人份额却大大超过华裔。语言,毫无疑问是其中关键因素。

也显然,学习语言绝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

但应付考试,或者说追求一个好的成绩,恰恰是中国大部分人英语学不好的命门。他们忽视了语言最基本的功能——交流。

你费劲千辛万苦考到了雅思7.5,到了英国酒吧里却点不来一杯啤酒,那学这个英语又有什么用呢?

交流,才是语言学习的根本,也可以说是“动力”的主要来源。

根据我的经验,有自己主动学习外语意愿的人——不管是为了看懂韩剧,还是为了去西班牙旅游,根本动力都来源于“交流”。

“听懂”、“读懂”、“能够对话”所带来的欣喜与反馈,比任何考试分数,乃至远大的职业规划都要管用。

与其从早到晚背单词,倒不如敞开心扉、带着宽容和开放的态度去理解和交流。有了表达有了交流,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学语言的动力。

虽然我的英语水平比小张也好不到哪去,但我学习的成本和痛苦度却比她低了不少。“交流”的欲望还支撑着我在英语之外,又学会了日语、德语(目前正在考虑第五门语言学什么)。

像我在学德语时,就会有“今天学到的德语语法,能够用来表达我对英国菜的愤怒”这种成就感。

而到了真正交流时,语法和用词上的小瑕疵根本不值一提。

我常常说,人们都抱怨德语很难,那是因为德语的规则非常复杂——想要“完美不犯错”地说德语,或者读懂“一个自然段只有一个句号”的句子,当然很难。但是与人对话、自己瞎写点儿啥、或者看德语生肉视频,都并不困难!

学语言带给我的,并不是好看的履历或者分数,而是抱持一种开放交流的心态,去了解、去倾听、去诉说。

如果我不会英语,根本就没办法认识那么多不一样的人,也难以展开我现在所做的工作。如果我不会日语,那我会错过多少有关偶像和动漫的一手资料……如果我不会德语,那我就无法和下奥地利的老夫妇共度圣诞节,听他们聊一些我可能永生难忘的事。

我想,这些比什么都值得。

所以,当你觉得自己好像“学不好”一门外语时,或许先不用急着打卡背单词,不妨停下来问问自己:我是否已真正做好准备,用这门语言,去打开一扇新世界之门?

 

 

网友评论

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