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皆祸害?12万人组团控诉父母,中国的家庭教育问题何在
“Anti-Parents 父母皆祸害”,这是一个豆瓣上拥有12万多成员网络讨论小组的名字,“祸害”则是他们称呼父母的代词。
在这个小组中,4月13日的更新帖子里有这样一条,大意是,没考上研究生被家人骂,甚至冲马桶都会挨说,几次想到了死,该怎么办。
一位网友在评论里回应,有时在妈妈眼里,自己连呼吸都是错的。
这是当天近50条帖子里谈及父母与家庭,问题最轻的一类。家暴、抑郁,和父母断绝联系等等暴露更严重家庭问题的帖子也在其中,且常年出现。这可能是最全面映照80后、90后们所遭遇的家庭关系的困境,也是家庭教育问题最直观的呈现。
2010年这个小组第一次被媒体集中报道,一时成为舆论焦点。诸多议论中批评发帖者不顾父母辛苦的声音不在少数。但鲜有人去探讨这些抱怨、甚至恶性家庭暴力事件背后所透露出的家庭教育的缺失或者失败。抱怨的声音从未停止过。小组成员从报道初的7000多名,增长到如今的12万多。管理员张坤每天平均接到的入组申请有50-70个,类似春节这样的节日期间,一天的申请者多则一两百人。
7年来,这些80后、90后们也成为了父母,成为了一个或者几个孩子的成长引导者。家庭作为教育的场景之一,已经与上一代截然不同。
他们从自己成长的过程中感受到局限,也感受着变化。他们开始注重平等对话,注重尊重孩子兴趣,引导孩子独立自主做决定。这是一个积极的家庭关系的转变,不过横亘在转变中间的也有一个鸿沟,那就是家庭经济条件及家长个体的主动学习意识,能独立跨越这两者的目前来说还是少数。
“无论是10岁还是到40、50岁,他们都在抱怨自己的父母。”
张坤记得自己是在2009年正式参与了这个豆瓣小组的管理工作。最初小组只有十几个人,多的时候也才一百来人,她觉得这只是大家发发牢骚的地方,像她翻译的小说《自杀俱乐部》中主人公所遭遇的各种家庭问题。这些问题在她看来每个家庭或多或少都存在。她没把这些牢骚当回事。
“但是,随着我在小组里晃荡,看多了后面的帖子留意到,小组里说到的问题有一些不像我想象中那么轻松,还蛮沉重的。”她以个人视角连写两篇“父母皆祸害”下怎么跟父母相处的帖子,受到成员们的广泛认可。她也因此被组长邀请去做了管理员。
这期间,张坤接到过组员的求助电话。其中一个女孩陷入与妈妈关系的僵局中,痛苦不已。她想不明白,妈妈为什么半夜三点要起来打扫卫生,为什么妈妈过于情绪化,哭闹着不让她睡觉。她试图说服自己所感知到的这种不正常,是不是所有妈妈都可能会这样,是不是家庭生活就是这样的?
“她不知道她的妈妈显然有精神障碍。”张坤说道,在小城市的普通生活中,没有人会指出来这种精神疾病,更没有人去干预。作为子女她就只能那样生活着。
更多的抱怨来自父母对子女生活的过度干预和控制。她听到有些组员的经历,凡事父母都要求事无巨细地向他们汇报,比如说几点回家,十分钟之内没有回家就会受到惩罚。不允许谈恋爱,成年后自己选择的结婚对象怎么都不同意。那些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因为父母过于强硬的控制而严重焦虑,甚至无法正常生活和学习。
这些求助人的年龄从10岁到30多岁,还有说自己四五十岁的。不过,张坤判断还是集中在高中到大学毕业初期阶段。
让张坤意外的是,很多成年人还一直挣扎于得不到父母的肯定。一位已经做了父亲的人陷入自己父亲对他评判的痛苦中,始终走不出来。 “我明明已经为人父了,我自己有自己的职业,我自己有自己的家庭,我自己有自己的生活。但还是觉得我父亲觉得我不够好,我个儿不够高,我事业做得不够成功,我钱赚的不够多,我不够让他骄傲……”张坤至今回想起这些话仍然显得有些激动。
她只能告诉这些豆友,“他们的评价不重要,不是说你的父母否定你,你的人生就没有价值。”
可她也知道,“我们究其一生都还是在受这个影响的,不管你承认还是不承认。”
在众多抱怨里,有一类是年轻的妈妈们发出的。一方面觉得自己对孩子没有耐心,忍不住对孩子发脾气,忍不住想打他(她),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这样不对,但控制不住。
很难判断这种行为是不是受到了自己原有家庭的影响。但确定无疑的是,她意识到,这不对,这是自己的问题。张坤这时候会选择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帮她分析,产生怒气的原因是什么,怎么才能够不再重复这种无故的情绪。
她有时候觉得沮丧而又泄气,每天看到的都是这些抱怨,几年下来好像小组的成员一直没有成熟。有些纯粹是为了发泄而来这里吐槽一下,抱怨完或者问题短期内解决了就离开,但当再遇到问题又会跑来嚷一通,没有太多理智的解决方式的讨论。
尽管如此,七年来张坤还是感知到一些细微的变化的。比如小组里越来越多提到界线感,“大家慢慢知道自己的问题要自己解决,自己的事情自己说了算。把不是自己的问题分割开。这是一个进步。”
回到现实,她也发现周围跟她差不多年龄的人做了父母后,都很讲理,不是说“不允许这样子”、“你要听话”,而是“你现在如果做完这件事情,我们就可以有时间做什么;如果你现在拿好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是讲道理的。平等对话而非控制的过程。
在时间的洪流中,有些东西在轰然倒塌,有些则被重新塑造。
“80后们意识到在孩子面前,呵责不管用了。”
黄卓是一位三年级孩子的爸爸,以前他惯用父亲的权威,看到女儿做了不如意的事情就会用责骂的语气斥责她,“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当年父母也是这样教育我们的。”
可是慢慢地他发现,女儿不怎么亲近他了,甚至会说“我不喜欢爸爸”之类的话,很多事情也不愿意和他一起做。有时候他隐隐感到女儿无形中的反抗。他听一些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分享,关注讲述亲子关系的微信公号,看周边亲子关系和谐的家庭,自己反省一阵。
最大的刺激是,呵责那一套不灵了。他发现斥责完,女儿没有任何反馈,效果等同于零。他学着和孩子平等沟通,和孩子一起商量制定一些日常规则,自己首先做到,“孩子会觉得爸爸做了一个榜样。”
一开始遇到类似情况黄卓还是着急,打破规则。他只能不断提醒自己,要给孩子带来长期的影响。
黄卓很重视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的陪伴,他觉得就家庭教育来说,父母和孩子三者构成教育中最内核的三角,缺一不可。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孩子成长所受到的影响已经不仅仅来自身边的人,而是更广阔的外界信息,“如果这个阶段,爸爸或者妈妈缺位,对孩子未来的成长一定会有某种程度的影响。”
但陪伴也不是天天在一起,黄卓认为,陪伴重要的是要在无形中时不时跟孩子有交流,要知道孩子心里在想什么。
黄卓还在意的是,小时候的陪伴中更多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自主判断能力。他做人力资源的相关工作,最近到大学做了几场校招后感慨,“现在招一个优秀大学生很难。”他甚至用“虚度四年”来形容这些学生带来的失望,没有主见,茫然地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像是什么都没做过一样。这样的学生初入社会就在竞争中比别人慢。
回到自己孩子的教育上,他有意识地引导她从小自己做主,下判断,“哪怕错了也没关系。”
和黄卓相比,周颖对孩子显得更宽松、随意一点,孩子还小的时候,孩子爸爸总是在细节上非常谨慎、有规则。比如每天按时提醒孩子定时喝水,觉得不喝水就会有很多后果。她不认同,觉得没必要,孩子饿了自然就会吃,渴了自然就会喝。两人为此经常发生小的冲突。
周颖的这种育儿态度很大程度上和她自己的成长环境相关。她属于那种典型的“别人家”的乖孩子,听话、自觉,遵守各种规则,在学校学习认真,不给父母惹任何麻烦。读一所好的大学,找到一份“别人看起来还不错”的工作,顺顺当当地走到了现在。
但有时候她老觉得有些遗憾,“好像没有真正知道自己年少的时候喜欢做什么事情然后去做过,除了读书。”所以现在对她自己的孩子,她反而没那么看重学习成绩,而是放开让孩子去探索喜欢的东西。
对于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她有着清楚而成熟的考虑。“我觉得每个人生下来都有好的地方,缺陷的地方,每个孩子成长都有家庭的烙印。”她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像按照科学实验一样培养,哪个时间一定做什么事情,最后成为一个完美无缺、生产线上的产品。孩子的优缺点某种程度就是自己家族的特点,她不想去追求完美,只要孩子不犯原则性错误,不违反公共规则。
她也很重视陪伴,工作日每天陪孩子两个多小时,周末带他参加活动,尊重孩子的兴趣,鼓励他做喜欢的事情。让她感到满足的是,孩子很喜欢她。
多数人关于如何做父母的知识仍然是贫乏的,“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北师大教授陈建翔曾在一篇文章里这样定义新家庭教育,基于家庭活动与家庭成长而展开的全民自我做主的终身学习和相互影响。按照这一定义,终身学习与相互影响这两个特点也决定了家长同样需要不断成长。
4月9日,陈静从海淀区板井路的一家早教机构走出,她刚刚上完讲家庭系统排列的课程,为期三天,基础加上进阶收费5800元。这是专门针对家长的课程,内容围绕孩子在家庭中的教育。
陈静还没有孩子,她想提前听听,“现在都讲究科学育儿,还是尽量学些比较科学、先进点的理念。”她觉得环境变了,以后自己孩子的成长时代一定与她不同,不能用自己成长中的教育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这本质上已经不同了。她对未来孩子的期待是人格健全、完善,积极向上,能有独立的能力。前期这些培养好了,“成绩会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如果还是上不去,处于一个中等水平,我也还能够接受。”
两次的听课经历中,陈静遇到的同来上课的有像她一样还没有孩子的,也有孩子几个月的,还有孩子读初中、大学。“都是想给孩子更好的东西。”
周颖很认同一个理念,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么你自己首先就要做到。她只在短暂的几个月当过全职妈妈,五年多的时间都在正常上班。随着孩子的成长,周颖的兴趣范围反而扩大很多,她会在业余时间学昆曲,参加公司举办的英语演讲比赛,自己很享受这个过程。更关键的是,她发现孩子也会受影响,爱上她喜欢的东西,
那一刻她感触颇深,“你希望你的孩子喜欢什么事情,不用去给他灌输或者强制他去学,他只要看到你享受这些过程,他自己就会爱上这个事情。”
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相对自由地成长,这是周颖对孩子的期待,也是聊过的家长中大多数的期许。
艾瑞咨询发布的最新《中国中产阶级家庭教育观念白皮书》中提到,中产家长对当前孩子就读的学校多存在不同方面的顾虑,其中对素质培养和学习成绩方面的顾虑更为凸显,核心在于担心现有教育体系下缺失对孩子的个性化教育。
报告中的数据显示,38.6%的家长教育理念是寓教于乐,孩子的学习要以快乐为前提,36.3%的家长认为开放式教育更符合孩子的天性。
追求给孩子个性化教育的家长显然也更有可能在家庭中给予孩子更宽松、自然的成长环境。
不过一个现实是,这部分家长只是少数。黄卓的感触是,从现在日渐分化的阶层来说,家庭教育也显然因阶层而异。即便抛开留守儿童问题不说,就普通白领而言,多数人关于如何做父母的知识仍然是贫乏的,“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他认为,家长要有意识地成长。
在陈静上课的同一个地方,两天后一位培训机构的老师也来上课,他班上一个男生常常情绪失控,带有强烈的攻击性,会突然冲出教室,一百八十斤重的老师都拉不回来。在多次与孩子家长沟通无果的情况下,想来此寻求解决办法。他坦言,在他接触的班里大多数普通孩子的家长中,普遍焦虑和反复强调的仍然是孩子的学习成绩。
“他们本身自己处于生存的挣扎中,会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
(注:应受访者要求,黄卓、周颖、陈静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