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还是“驭人”
亲戚中有一个乖巧可爱的女孩,脸上总带着甜甜的笑。去年她上中学了,我发现她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最近一次见面,她显得心事重重,完全失去了那种开朗甜美的气质。
她告诉我最近的烦心事。她的英语老师很看重成绩,对达不到他要求的学生,他这样来惩罚:将试卷狠狠地扔到地上,让学生在众目睽睽之下到讲台前来捡。初一的孩子正处在敏感的青春期,对这种“示众”非常在意,所以每逢考试,大家都战战兢兢,全力准备,不敢稍有疏忽。
有一次英语考试,她觉得自己考砸了,非常担心,好几天一直想着如何才能避免当众受辱,茶饭不思。那天她终于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主动到办公室去找老师认错,然后把试卷拿回来。这成了她那天最重要的任务,可是她在课间一共跑了四次办公室,都没找到英语老师。那份试卷依然悬在她的头顶,随时可能狠狠地砸下来。
我没问她后续如何。何必问呢?不管试卷以什么方式回到她手中,老师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学生因为恐惧,一心要把他那门功课考好。——不是“学好”,是“考好”。至于会不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则不在他的考虑范围。
同事的孩子读初中,遇到了一位相似的老师。这位数学老师很厉害,能把普通班教成重点班,是许多家长求之而不得的“好教师”。他一周的课大部分用来考试,我惊奇地问那他用什么时间教学?同事苦笑着回答我,这位老师自有一番高论:“在考中学,考试是最好的学习方式。”每次考完,他排出名次公之于众,让后十名的学生起立示众,请同学们围观并鼓掌,美其名曰“鼓励”。
后十名的学生深觉羞辱,只能拼命考好——老师就是这样把成绩“揪”上去的,且得到了领导的表扬和大部分家长的认同,因为他们只要结果,却并不在意以什么样的手段达成那个结果。
这些老师是从哪里学得这种“驭人术”的?是自己也曾如此被“驭”,如今熬出了头,便变本加厉地还给自己的学生?在目前的教育评价体系里,这样的“驭”又非常有效,随之而来的名利,更让这些老师乐此不疲。他们成功地把“育人”变成了“驭人”。
或许不该苛责个体,也不应仅从教师的个人经历去寻找原因。比个人经历更具影响的是社会氛围。善于驭人者,会用比肢体暴力、语言暴力更可怕的寒冷和恐惧,冰冻住每个人的灵魂。
这种恐惧层层传递,终于到达最为敏感脆弱的孩子的心灵。戕害一旦造成,就无可挽回。即使恐惧的根源有朝一日消失,恐惧仍将持续。
有一位小说家这样描述经历了巨变后的俄罗斯社会:“日复一日,周围的恐惧冰冷如冻,颤巍巍地凝成浓稠的一团。人们不知道自己害怕什么,但非常害怕,忐忑不安。保持恐惧的法则仍在起作用。”
我们能否切断恐惧的链条,给孩子隔出一个安全的角落?哪怕只是一间小小的教室,一个小小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