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永进:儿子说,“爸爸,他们学我!”
【写在前面】这篇文字,写作与2009年3月。当时,儿子已经出去留学了。从那时起,我陆陆续续写过一些儿子成长的细节文字,还有一个总命题,叫“现在想来”。从本期起,我会时不时贴一些文字出来。前些天,在Skype上,还和儿子聊起过那件事。当然,他已经全然没印象了。不过,现在的他,已经可以把那件事看成一个社会心理学案例,看成一个有关成长的故事了。这是后话。
“爸爸,他们学我!”三岁的儿子站在我床前,满面惊讶。
妻子还没下班,我打理好晚饭的一切素材——直至切好姜丝,便躺在卧室床上翻开一本杂志看。儿子,早从幼儿园接回来了,在客厅看动画片。
儿子急匆匆地进来,径直到我床边,大喊大叫:“他们学我,他们学我!”
学他?谁学他?怎么个学法?再说,家里就我和他两个人,他们又是谁呢?
我纳闷了。
我翻过身来,仿佛儿子,“慢慢说,不要急。”
儿子还是那么急吼吼的,神情严峻,好像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看我还躺着,不由分说,过来就拽我胳膊。我起来,忙乱中趿拉上拖鞋,便被他拽到了客厅。
儿子的小手指点上了电视机荧屏,急切地告我说,“看,就是他们,他们学我!”
CCTV少儿频道正在播放《大风车》节目,荧屏上,儿童合唱团正在唱歌。谁学我儿子?看不出。
儿子看我愣着发傻,更急了,“爸爸,他们学我唱歌,他们也唱……带回我的家……”
荧屏上,不知哪家儿童合唱团在演唱。“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我的微笑留下。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我的微笑留下……”原来,是那支《歌声与微笑》嘛。
《歌声与微笑》是一首流传甚广的歌曲。我没结婚前,就会唱。做班主任的时候,组织班上的元旦联欢会,往往,最后一个节目就是全班合唱《歌声与微笑》。伴着歌曲优美的旋律和温馨的祝福,师生挥别,各回各家。儿子会说话之后,教他唱过的几首歌里,就有这支。
很快,我反应过来了。
已经不记得说话的细节了。总之,我告诉儿子,这首歌并不是他的,也不是爸爸的。这首歌的词作者姓王,曲作者是著名作曲家谷建芬。儿子没有反驳,以他的知识和能耐,没法反驳的。
他知道爸爸说得对,但明显,感觉上还是难以接受。从他黯然的神情中看得出来,他不能马上接受这首歌“是别人的”这样一个现实。
儿子没再往下看电视节目,小嘴里嘟囔着,“我的歌,就是我的歌嘛……”但显然,已经不是想和谁争辩歌曲的所有权了,仅只自言自语而已。不平抑或困惑?兼而有之吧。
现在想来,我的回答,只到那里就戛然而止是不妥的。我应该继续说下去。
儿子啊,过来,我问你一个问题,你说,这台电视机是我们的么?儿子当然会回答说是的。再问,这台电视机是爸爸制造的,还是儿子制造的?儿子当然知道我们制造不出来。再告诉他,这个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东西,都不是我们做出来的。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分工合作的世界,大家各自做着一份工作,为他人提供服务,同时,也享受他人的服务。谷建芬是作曲的,爸爸是教书的,都是一份工作。
当然,如果儿子说,这台电视机是我们买来的。那也没关系。再告诉他,爸爸教书,为其它家庭的小朋友提供学习上的服务。付出劳动,拿回一份报酬。这种报酬,就叫工资,用钱来标志。拿到工资之后,去买东西,买米买面买电视机,儿子才能看到电视,听到作曲家创作的优美的歌曲。作曲家也一样,作曲,拿到报酬,买米买面,送自己的儿子上学。社会,就是这样运作的。每个人,都不能离开他人而活着。
人的成长过程中,存在许多个心理关卡。比如,有朝一日,我们总会知道人是要死的,包括自己最亲近的人,包括自己。儿子那天的惊讶与困惑,明显,也是一道心理关卡。
或许,每个人,在人生的最初阶段,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那时,他觉着,自己就是宇宙的中心。像我儿子就觉得,他所唱的歌曲,就是他的,他应该拥有这首歌的所有权。退一步讲,这首歌,是爸爸的。爸爸教给他,其实,就是爸爸“交给他”了。当然,关于那首歌的所有权的真相,并非如此。知道真相之后,明显,对他是有“打击”的。这种打击,往往会被父母忽略。忽略有各种原因,有时,是父母们没意识到那会造成打击;有时,是自己本身就诠释不了“打击的原因”。
他会受到哪些打击呢?我想了很多。或许,他会开始感觉到,自己并不是自己想象中那么重要,连爸爸,也不是那么全能。由是,他会感觉到生命与世界缺乏安全感。或许,他会开始意识到,他在和他人一起分享着这个世界,尽管,是不得不的那种分享。而在本能上,他是不乐意接受这一切的。这种或许的猜测与推断,渐渐地,将构成一个孩子面对人生的基本观念框架。
传统意义上对童年的诠释,总是和纯洁美好、无忧无虑联系在一起的。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童年,不啻是一个黑洞。那个时候,是人最无知的时候,最狭隘的时候,也是最愚蠢的时候。所有这些,均会带来形形色色的恐惧。这些个恐惧不能得以正常的化解和释放的话,必然会造成压抑,对日后拥有一个健康开放的人生,带来种种可能的负面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