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老师如何解救瞌睡君、手机君和发呆君
最近,我一个老师朋友给我写了一封信,主题是学生的学习动力问题。下面是这封信的内容:
我是一名中国大陆高职院校的老师,算起来我作为老师已经有6个年头了,这六年中,我的一批批学生在我眼中也从一群“可爱的鬼家伙”渐渐变成了“无可救药之徒”。我很惊惧自己有这样的变化,并为自己的变化感到恐慌,也在不断反思为何自己有这样的变化,试图弄清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先说说我眼中的学生吧。课堂上,学生们几乎个个都闷头干“自己的事情”,所谓“自己的事情”就是玩手机游戏、看手机上下载的电影,或者忙于抄作业,等等。教师就像一个努力表演的小丑,却又没有得到观众反应,这种情况对老师的打击特别大,非常让人觉得气馁。一度我怀疑是自己个人的问题,所以我也旁听了其他老师的课程,似乎情况都差不多。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开展了一些课程的改革试验,但都收效甚微,不愿学习的学生依然不愿学习,要学习的学生始终就是那么几个。
学习之门似乎已经对这些学生关闭,他们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变换不同的授课方式也无法唤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们一度认为,中国学生的学习动力是否都是高考?是不是因为结束高考的压力后,没办法及时培养出自己的兴趣爱好点,所以到了大学阶段才会无所适从,彻底迷失?甚至,高职的学生本身就是一些已经放弃学习的人?——他们从高中阶段就已经被划分了出来。
所以,我很好奇在美国的学校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如何?学生们是否愿意学习?对于不愿学习的学生采用一些什么办法?你们在做课程设计时,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谢谢!
Y老师
我很快给这位朋友回了信,信中,我分享了几个我在提升课堂效益方面的做法,在这里和少年商学院微信朋友们分享:
Y老师,
您好!感谢和我联系。您说的情况,即便是在非职业类高校也一样存在。
我曾经看过一位在中国大学任教的外国老师所写的书。书中说:中国的大学不像高等教育机构,更像是高考后的余生。闯过高考,学生劫后余生,在这里疗养。大学是好好休息的地方。好比是高考后给自己放四年大假。在这里教书也不像教书,而是一种灾难控制。
他发现中国大学有三种人:“一种是瞌睡君,一种是手机君,一种是发呆君。”很多学生放学后喜欢泡网吧,在此消耗生命,这和过去鸦片烟馆抽大烟的没什么两样。”
所以首先请您不要过多自责。学习老师要负责,学生自己更要负责。后者真是马虎,烂泥扶不上墙,他人也无计可施。还有一部分工作,其实应该由学科老师集体来做,亦即调整课程的整体设置,使之和学生的未来更有关联 —— 尤其是职业教育。有动力的学生,通常都觉得学习的内容有相关性,要是觉得学不学一个样,换作我也会失去兴趣的。
网络时代,教师的角色本身我相信也在改变。因为知识的获得更为容易,课堂上的老师,未必就是教授某项内容最出色的人。老师的角色,越来越多地转变为辅导者和引导者。在这个新的角色下,老师或许应该少考虑一下学生学到了什么,而是思考,能否用各种手段,将其内心的热情点燃。
个体化的学习体验更好
能否做到这一点,我想首先得把学生当作个体的人看待,而不完全“公事公办”地维持师生关系。在中国许多高校,教授们经常不呆在办公室,相比之下,美国老师更愿意和学生逐个接触,这样的机会多一些,老师对学生的个体情况就更了解,才能对症下药。和学生建立比较个人化的关系,也有助于让学生对学习更感兴趣。
如果把一定量的学习内容,同样地推给所有学生,按照同样的进度,大家程度参差不齐,恐怕撑的撑死,饿的饿死。
有很多研究证明,个体化的学习体验和效果明显要比传统教学方法好。现在技术手段非常发达,老师们把相关内容放到网上,借助网络带来的灵活性,能让学生自行支配学习时间,发掘更多相关材料,用课堂上的一个关键词,顺藤摸瓜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领域进行更深度的学习。
尝试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的做法也可以多尝试。我今日听了我们一位老师所讲的翻转课堂,很受启发。他把平时讲课的内容全都放在网上,课堂上完全是互动。如果课堂上完全都是互动的教学,师生双方都会感觉良好。
在翻转课堂中,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来讲授信息,这些信息需要学生在课后完成自主学习,他们可以看视频讲座、听播客、阅读功能增强的电子书,还能在网络上与别的同学讨论,能在任何时候去查阅需要的材料。课堂内的宝贵时间,学生能够更专注于主动的基于项目的学习,共同研究解决本地化或全球化的挑战以及其他现实世界面临的问题,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
至于少数学生用心,其他学生不用心的问题,我建议采用一些小组作业,让用心的学生和不用心的学生搭配进行,并分配角色,互相评估,这样未必能讨学生欢心,但往往收获是很大的。
还有一点,既然学生上课喜欢玩手机,有无办法让学生把手机、 iPad这些东西使用起来,派上学习的用场呢?我们学校就有老师让学生用iPad/iPhone制作小电影当作业,效果挺好的。iPad上这种程序特别多,教育者完全可以好好利用,不要把它当成分散注意力的干扰。
经常进行测验
还有一点,我发现中国教学的测评,往往只有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和学习挂钩不密切,也不频繁。美国一门课的作业非常多,有的每天都有测验。这个每天的测验,其实也是学习的一个好方法。
这种做法有助于学生反复温习,增强记忆。如果每天都包括一个测验,我估计学生会用心得多。这种测验不是要把学生考倒,或是增加其负担,老师甚至可以让测验不记分,且允许学生多次尝试(如果放到网络上的话),作为形成性评估的一部分。测验对学习效果的积极影响,是近几年多个研究报告几乎一致公认的一个结论。
抛砖引玉,仅想到这几点,见笑了。网友中常有高人,或许有更高明的办法。
南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