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位置导航:首页特色栏目
 

“习得性无助” 学业失败的元凶

文字:供稿:来自《中国教育报》图片:时间:2014-04-21点击数:844

 

 

孩子是否有自信心,是教育成败的根本标志。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儿童时代是最容易自卑的时代,因为孩子是那么弱小,对自己充满了怀疑,对大人充满了敬畏。比如小学里绝大多数暂时落后的学生都是男生,他们却往往不知道这与自己比女生发育晚有关,可悲地认定自己永远没有希望了。更可悲的是,许多父母和教师也如此认为。

 

无助还是乐观,都是父母教出来的

美国宾州大学心理学教授、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被誉为积极心理学之父的马丁·塞利格曼,提出了从“习得性无助”到“习得性乐观”的教育方向和方法,他的《教出乐观的孩子》是儿童心理与教育领域罕见的开创性佳作,值得成为父母与教师的必读书。

1964年,塞利格曼开始在美国宾州大学攻读实验心理学博士学位,在动物实验室里,研究生们试图从狗的实验中找出恐惧是如何促进适应性行为的。他们先让狗学会巴甫洛夫的各种反射,随后将狗放进一个实验箱中,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狗施加电击,而如果狗跑到箱子的另一边,他们就关掉电击。

让研究生们十分发愁的是,这些狗并不通过跑到箱子的另一边来逃避电击,它们只是消极地坐在通电的地板上,动也不动,等待蜂音器响起,在难以忍受的电击中哀嚎或惊叫。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狗就趴在地上呻吟和颤抖,即使把笼门打开,它本来可以主动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

这个实验最终只好停止,因为没有出现实验者预期的逃避电击的行为。

面对这个似乎失败的实验,塞利格曼发现,反复对动物施以无可逃避的强烈电击,会造成无助和绝望情绪。接下来的5年中,他与同事们继续研究无助感形成的原因、治疗和预防。他们发现,狗的症状并非由于电击引起,而是对事件无能为力所致,就像人类面对许多无法控制的事件时,也经常试都不试就放弃了。这就是引起国际心理学界关注的“习得性无助”现象。

近半个世纪以来,塞利格曼始终专心致志地研究积极心理学,探索“心理免疫”的奥秘,引导人们从“习得性无助”转向“习得性乐观”,追求真实的持续的幸福。

在一年多前中国积极心理学协会(筹)揭牌仪式上,我见到了塞利格曼,这位年逾七旬的美国学者个子不高,目光敏锐。会议结束合影时,塞利格曼过来和我握手,说我致辞时列举说明中国孩子在应试教育压力下特别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助”心理倾向的研究数据和案例,以及中国青少年的教育问题与积极心理学的关系,“令我印象深刻”。

40余年从事青少年教育和研究的过程中,深度接触或调查过许多学业失败乃至人生遭遇重大挫折的青少年,可以肯定地说,他们失败的源头都与“习得性无助”密切相关。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如果一个人总是在一项工作上失败,他就可能在这项工作上放弃努力,甚至还会因此对自身产生怀疑,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而事实上,此时此刻的我们并不是真的不行,而是陷入了“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中,这种心理让人们自设樊篱,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身不可改变的因素,放弃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比如孩子会认为学习成绩差,是因为自己智力不好。

 

别把孩子带进“习得性无助”的误区

在塞利格曼看来,能否形成乐观的积极思想的关键是解释风格。解释风格从儿时开始发展,如果未经干预,就会持续一辈子。有三个重要方面是孩子用来解释为何好的或坏的事会发生在他的身上,那就是永久性、普遍性与人格化。人们的每一项解释,不是永久性的就是暂时性的,不是普遍性的就是特殊性的,不是人格化或个人的就是非个人的。

这些概念的差别在于:永久性,即事情的起因会继续下去,暂时性,即起因是可以改变的或是过渡性的;普遍性,即起因会影响许多情况,特殊性,即起因只会影响特定情况;个人的,即起因就是我,非个人的,即起因是其他人或是其他情况。

让我们看一个消极解释的常见案例:

比如,当孩子某次数学考试成绩很糟糕,回家后沮丧地说:“我永远学不好数学了!”“我每一次考数学都不可能考好!”“我是我们班最笨的人!”

作为父母会怎么评说(解释)呢?有的父母可能会安慰孩子:“老爸老妈数学细胞少,看来你也不是学数学的料。”有些父母可能会抱怨道:“真是笨到家了啊!你是马尾拴豆腐提不起呀!”

显然,父母这样的解释风格会让孩子更加自卑甚至更加绝望,也就更难以继续努力。这样的解释就是消极性解释。

塞利格曼认为,因为解释有永久性、普遍性与人格化等难以改变的原因,容易让人产生无能为力的悲观情绪,从而导致“习得性无助”,在遭受挫折时滞留在任何最具毁灭性的原因中不能自拔。

实际上,许多消极性解释既不利于孩子成长,也不符合客观实际。孩子某次数学考试成绩很糟糕,并不等于永远成绩糟糕,更不等于他就是最笨的人。应当承认,许多人不是数学天才,要做到数学成绩拔尖是困难的。但是,多数人经过努力是可以学好数学的,至少可以达到合格以上的水平。

让我们还是以数学为例,来看看什么是积极解释:

当孩子因为数学考试成绩糟糕而情绪沮丧时,父母开导说:“你能学好数学,你以前的数学成绩不是很好吗?”“偶尔几次没有考好是正常的,只要坚持努力就一定能考好。”“你这次没考好不是脑子笨,而是没有好好复习准备。”

把孩子碰到的困境解释为暂时性的、特殊性的等原因,指出这是可以改变的因素。孩子听到这样的解释,不仅心情得到安慰,自信心也会有所恢复,更有可能认清自己,开始走向正确的方向。这就是积极的解释风格。

塞利格曼还强调说,父母对自己生活的解释风格会影响孩子解释风格的形成,父母对孩子发展的解释更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自我判断与评价,因为“孩子就像海绵,他们不但吸收你所讲的话,也吸收你讲话的方式。所以帮助孩子的方法之一就是你自己先获得拒绝悲观的技能”。

 

不要盲目地接受对自己的侮辱

在论述如何让孩子学会反驳时,塞利格曼的一句“不要盲目地接受对自己的侮辱”,精辟,令人眼睛湿润。在现实生活中,孩子们承受了多少讽刺挖苦,他们又多少次自我贬低。如今,在积极心理学的支持下,我们要支持孩子们敢于说不,要敢于和不公正的命运抗争。

那么,如何引导孩子发挥主体性的力量,如何从“习得性无助”到“习得性乐观”呢?塞利格曼认为,教孩子反驳的最主要原则就是正确:反驳必须根据事实,必须是可证实的。有效的反驳建立在四大基石之上,第一是搜集证据,第二是做出选择,第三是化解灾难,第四是发展反攻策略。

实际上,反驳是不难做到的,因为任何对孩子的简单否定和人格侮辱都是没有充分事实依据的,更不会有科学理论的支持。比如,“差生”就是一个以偏概全的错误概念,没有任何一个学生是真正的“差生”。

我一向主张好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胜过许多教育。也许可以进一步说,好的关系需要好的解释,或者说,好的解释才是好的关系。父母和教师积极的解释风格可能导致孩子乐观,消极的解释风格可能导致孩子悲观。

当然,仅仅解释是不够的。青少年的自信心需要积极的解释,更需要成功的体验。塞利格曼说,我们需要的不是鼓励儿童“感觉满意”,而是教导他们“表现满意”,一是从悲观改变为乐观,二是从无助改变为征服。正如亚里士多德所描述的那样,“快乐就好像舞蹈中优美的动作,不是舞者在跳完舞后的感觉,而是将舞跳得很好时的一种不可剥夺的成就感”。

积极心理学是发现儿童、解放儿童、发展儿童的科学。只有当孩子充满自信,一切才会充满希望。只要我们尊重儿童,尊重事实,尊重科学,就可以给予儿童巨大的支持,教出乐观的孩子。

(作者孙云晓,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兼《少年儿童研究》总编辑、研究员)

 

 

 

网友评论

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