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史话 | 孔子:一场私学万世师
中国古代学校产生甚早,“夏曰校,殷曰序,周曰痒,学则三代共之”。“校”、“序”、“痒”都是奴隶制时代的学校,是由国家办学,就是所谓王官之学,这种教育制度的特点是官师合一、政教合一。这种官办的学校,教育大权由贵族垄断,只有社会上层的贵族子弟才有资格接受教育,而平民子弟是没有接受教育的权利的。但是到了春秋时代,社会发生剧变,王室衰微,官学已经荒废停办,垄断在王官那里的文化典籍也散失四方,不少过去在官府教书的王官、巫祝、礼乐之士,也都流落到平民中间去了。因此,兴办私学具备一定的条件,私学出现了。
在孔子“三十而立”的时候,他创办了“私学”。不只是孔子一家,其实在孔子之前,或与孔子同时,就有许多著名学者兴办私学,只不过是以孔子新办私学的规模和影响力最大,孔子办学之后,推动了私学的进一步发展,于是古代中国出现了许多民间的学术团体,许多著名学者带领门徒四处讲学,于是百家争鸣蔚然成风,出现了一种思想自由、学术繁荣的新风气。
那么,孔子的私学和传统的官学,有什么不同呢?
首先是培养目标不同,价值承担者出现了。
官学是由周天子或各国诸侯办的学校,主要是教育贵族子弟,其培养目标很简单,就是培养 统治阶级的接班人。
孔子的培养目标,当然是可以走上政坛,主持内政外交,成为社会管理者,但同时,他也把这些人培养成价值承担者、文化传承者、理想的践行者。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
知识分子、读书人,一定要心胸开阔,而又意志坚定。为什么要这样?因为读书人任重而道远,他承担着最重的担子,而且要走最远的路。什么担子这么重呢?把“仁”挑在肩上,“仁”就是这个价值!
其次,教育的内容不一样,士的面貌改变了。
官学教的,是“礼、乐、射、御、书、数”的“小六艺”,即便教授传统经典,比如《诗经》,也侧重其中涉及到的礼乐祭祀方面的实用内容。
而孔子教的,是“《诗》、《书》、《易》、《礼》、《乐》、《春秋》”的“大六艺”。
“小六艺”和“大六艺”的区别在哪里?
“小六艺”是“小学”,是培训专门技术的,是培养专业人才的,是培养工具的,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培养“器”。
“大六艺”是“大学”,是培养价值判断力的,是培养人格的,是不把人当工具培养,而是把人当人培养,用孔子的话说,就是把人培养成立身于“道”并能灵活运用“道”的人。
比如,传统的《诗》学,侧重于与礼仪活动有关的祭诗和颂诗。孔子则讲到了兴观群怨等等。传统的《书》,为文字课,是指我们现在中学里面所说的听说读写,是基本技能和知识课。而孔子则转变为历史文献课,成了加上书名号的《书》,也就是《尚书》。当时的《尚书》尚无统一定本,仅以时代分编而散存于世,如《夏书》、《商书》、《周书》等,孔子把它当成历史学、政治学、伦理学来教授学生;礼乐是传统六艺课程,但孔子不再是要求一种简单的记诵,而是带有明显的研究性质,并挖掘其深刻内涵,找到其对应于社会理想和人格理想的抽象价值。
所以,孔子之学,乃是在“小六艺”之中,找寻其道德意义,明了其渊源流变,发扬其道义精神。从而达到“大六艺”的境界,并由此建立人生的道德价值基础。
第三,教育的对象不同,百家争鸣起来了。
官学的生源,当然都是贵族子弟,而孔子显然想把教育推广到下层。所以,在他的私学里,是“有教无类”。大批新兴的地主、商人、平民子弟进入私学。孔子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这是说不管是什么人,只要送给他十条干牛肉,孔子就收他做学生。孔子招收学生已经打破了贵族和平民出身限制,不管是什么出身的学生,他都给予他们同样的学习机会,一律平等地看待他们,一视同仁地进行教育。
孔子认为人的天赋素质并没有什么大的差别。《论语.阳货》上记载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他明确宣布,人之成为各种不同的人,主要是后天的影响造成的。孔子的整个教育思想都是基于这种天赋平等的人性论,从而将教育对象扩大到平民,甚至贱人奴隶的范围,这的确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重大突破。孔子之所以成为伟大的教育家和"万世师表"而为世人所崇敬,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第四,教学方法不同,独立思考的人出现了。
1、因材施教:宋代朱熹在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提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这就是“因材施教”的来源。 这里的“材”,不仅是指天赋的智力,还指天赋的性格、气质。孔子能根据弟子不同的天赋,勇者抑之使之谦和,怯者激之使之勇敢,显示出一个大教育家的风范。
2、启发式教育:孔子还提倡启发式教育。为什么呢?因为孔子要求的不是学生死记硬背一些现成的知识,抱残守缺,他要求的是学生的独立思考,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的教育,就不仅要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领悟大道的能力。所以,孔子说:
“不到他苦思冥想而仍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内心有所表达而又不会表述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就像一面桌子,我告诉他一个角,他不能因此推知另外三个角,便不去教他了。”(《论语•述而》,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正是在这样的教育方法之下,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意识,最终达到豁然开朗,欲罢不能,乐学好学的境界。也正是因为这样,孔子才能培养出一大批有独立见解、博学多闻的人才。
3、学、思结合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就是要占有知识材料,“思”就是对看到的知识材料进行分析思考。孔子认为,要使一个人成才,就必须通过培养,使他既善于占有资料又勤于对资料进行独立的思考,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教好学生。
4、教学相长 孔子言:“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子罕》)“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可以说,一部《论语》实际上就是记载孔子师生之间互相讨论、回答情况的书。教学相长最重要的是老师要勇于放下架子,面对自己的不足,勇于承认不足,敢于向比自己强的人学习,并把学来的知识应用到以后的教学中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述而》),实际上,“诲人不倦”是要以“学而不厌”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