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首所美式高中:没课本 没班级 修满学分就毕业
从广州中心城区到南沙,从实地距离上来说也许并不算远,但从地道的中式教育到纯正的美式教育,到底有多远呢?今年9月份,华南地区首所美式高中在南沙区的英东中学开课了,首届101名学生尝到“头啖汤”。一个学分,就是一节课,上满一年。因为各人的课表不同,学生到自己选的课的教室去上课。学校有点像游乐中心,各个老师在各个场子演节目,学生就像观众,或者也像演员参与演出。每一节课的间隔并没有上下课铃声来区分,而是靠老师的掌控,当你对一个问题恍然大悟时,也许就是下课的时间到了。
到老师的办公室上课
英东NCPA美式高中今年首招101名学生,学制4年,每年学费12万。15位课业老师和管理者均来自北美。翻开孩子们的课程表,很难想象这是高中生的课程:社会学、考古学、经济学、管弦乐、模拟联合国、民间工艺、摄影……
在这所被称为“原汁原味的美国高中”里,许多孩子们在过去的学业生涯里习惯了的概念在这里消失或改变了。
“班级”概念消失了。每年级规定学分要求,完成学分升入高一年级,修满全部36个学分准予毕业。
随着“班级”概念的消失,“上课”的概念也发生了变化。孩子们不再是坐在共同拥有的一间教室里等待不同的老师前来上课,而是每天穿梭于每个老师独立的办公室。老师们精心装扮自己的办公室,或是贴满了学生们的作品,或是堆满了课外书。90分钟的课堂不再是老师-学生的单向传播,而是提供了更充裕的时间,变成了自由辩论、讨论组成的互动型课堂。
甚至连课本也“消失”了,上课的工具是统一购买的苹果电脑,老师在电子平台上发布教学和参考资料,学生也通过网络查找资料和递交作业。课本的消失也意味着统一格式的不复存在,几何学很可能被来自华盛顿的老师D avid变成建筑学的启蒙,历史课也可能和经济学、政治学糅合,考试不再有老师划重点,开放式、研究型的课题成为学生们逐渐习惯的作业形式。
学生们害怕“提问”
在美国从事国际教育工作二十多年,辗转在台中美国学校和北京顺义国际学校担任校长共15年后,Irw in和太太M ary来到南沙,成为华南第一所纯美式高中的校长。
但用美国的方式来和这样一帮在中国文化语境下长大的孩子相处,显然并非易事。“中美文化差异很大,孩子们来到南沙,感觉却像到了月球。”在Irw in看来,中国学生和美国学生典型的差异就是“害怕提问”。
女生曾咏蒽正被这样的问题困扰着。在刚过去的周末里,她已经为此悄悄哭泣了5次。“我担心因为语言和思维的差异,让我的提问好似是鸡同鸭讲一样尴尬”。
当她见到在普通高中读书的老同学时,她再一次被那种“不安全”的感觉包围,“这是一条不那么循规蹈矩的路,美国人的方法也完全不同,我不再能从多做对一道题、或者一张试卷的分数上,清清楚楚地看到自己进步的成果,这让我觉得不踏实,不安全。”
当咏蒽在深夜终于做完作业时,她再一次想起了自己的目标,大洋彼岸的斯坦福大学。于是她揉揉疲惫的眼睛,按照自己的计划,将一整天课程里遇到的陌生词汇整理成档案,并给Beth写了一封约见信,准备找她谈谈。
有烦恼找学生顾问
Beth是学校的顾问。她拥有一间简洁而温馨的办公室,每天都有几个学生来找她聊天,她也时常在教室或者宿舍观察学生们,找他们聊天、和老师们开会,或者与父母们通话。她需要关注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塑造、交往沟通,帮助他们处理学业上的困难,并帮助他们对未来职业作出规划。
【速写】
高中生Jerry的一天
Jerry是地道的广州人,习惯吃虾饺肠粉和讲广东话,如今他在离市区不远的南沙读高中,却过起了“美式生活”:讲美式英语,听美国人上课,看英文书籍,肠胃开始习惯简单的午饭和丰盛的晚餐,甚至连午休的习惯都不得不改掉了。
这天,Jerry上完上午的两节课,社会研究和科学课,下课后匆忙赶去食堂吃顿简单的中式快餐,12点半就赶去上音乐课。
Jerry的音乐老师Hanson自称“世界人”,生于香港,长于北美,在加拿大读书,游历世界。他随手拽过一个纸箱激情地敲打。一节课下来,16人小合唱《Do you feel the reason》已经似模似样。
放学后,吃过丰盛的中西式自助餐,Jerry来到课室温书和做作业。作业题目不多,却并不容易解决。科学课的作业是观察葡萄干放进雪碧里的变化,和测量几个人的身高和鞋长,以此理解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社会研究课的作业是自己翻阅资料,研究旧石器时代建筑物的演变。
十点半熄灯后,Jerry仍然没有做完作业,只好一个人去活动室继续做。尽管一整天快节奏的生活后有几分疲惫,但Jerry依然兴致盎然地完成最后一项作业:用电脑软件谱一段曲。
采写:南都记者 梁艳燕 见习记者 孙毛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