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位置导航:首页资讯中心
 

外校的眼睛之三十八——六岁孩子的寄宿生活

文字:记者 苏俊杰 邱伟荣 摄影报道供稿:教科室图片:时间:2011-12-01点击数:2242

   《广州日报》 网址: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11-10/23/content_1508131.htm

  还记得6岁时,你在干什么吗?每天有家长护送着上学?每天在家长的陪同下完成作业?和一般城市孩子不同,6岁的他们已经离开父母,在学校里寄宿。

  记者满怀好奇来到位于广州市白云区大朗的广州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设外语学校(以下简称“广外外校”),和一年级新生共同生活两天,看看开学一个多月后,六七岁的孩子们能否适应学校的寄宿生活呢?

  广外外校创办于1993年9月,是一所以英语为特色的素质教育实验学校,为学生提供从小学到高中的寄宿学习。在校学生5300余人,今年小学一年级新招10个班,每个班约40人。

  这四百余名一年级新生一天的时间表排得满满,早上7时起床,早饭后8时开始上课,每堂课40分钟,其中还会有“大课间”和“第二课堂”等较轻松的课程。17时晚餐、洗澡,19时晚自习,20时吃夜宵,21时前睡觉。

  如果没有跟着他们上课,也许记者也不明白他们为什么如此热爱学校生活。课堂似乎与沉闷绝缘,无论是外教还是本地老师,课堂都十分有趣。丰富的游戏教学、答对送糖的奖励机制、互动频繁的教学模式,让孩子寓学习于娱乐,在不断的尝试中学习知识。

  任课老师负责学习,而生活老师则负责照顾孩子的生活。一个班40名学生,由一名生活老师和一名保育员照顾。“不淘气就不是孩子了。”在外校工作11年之久的舒老师是其中一名生活老师,她对待学生,就像自己孩子一样。“很多小孩都不叫我老师,直接叫妈妈。我们生活老师就是要提供给孩子妈妈般的温暖,让他们尽快结识朋友,在学校找到归属感。”

  在学校,孩子们自己吃饭、刷牙、洗澡、叠被子、穿衣服,较同龄人有更强的自理能力。“今年的新生适应能力特别强,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他们上课已经有模有样,哭闹的学生很少。”班主任郭老师欣慰地告诉记者,她认为寄读能让孩子更独立自主,更善于与人沟通。

  “外校的学生特别外向,懂得关心他人。”班主任陈老师告诉记者,有一次她扭到腿,几天没上课,回校上班后,很多学生都用关切的口吻问老师伤势。“那一刻特别感动!”陈老师坦言,从学生身上也学到很多。

  在广外外校从小学到高中学习8年,毕业近5年的薛楚欣,现在美国留学,回忆起外校的生活,她十分怀念。

  “在学校寄宿,见老师同学比父母还多,我觉得朋友真的很重要,他们几乎会和你经历一切。”楚欣庆幸在校时有很多要好的朋友,陪伴自己渡过难关。她认为,外校带给她独立的人格和敢于尝试的勇气。

  “但如果再给一次机会我选,我还是选择在外校学习,这样做人比较开心!”薛楚欣从来没有后悔当初自己选择的路。

 

网友评论

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