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位置导航:首页资讯中心
 

郁南之行(之二)

文字:供稿:教科室图片:张洪亮时间:2009-12-08点击数:2290

    作为一名随队记者兼司机,本次郁南之行给我最为深刻的印象就是:郁南县好偏好偏好远好远,道路好弯好弯好颠好颠。但当看到课室里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看到当地老师们清晨赶着浓雾从百里外赶来听课的高涨热情,我校支教老师们顿时将旅途疲劳抛到脑后,用最佳的精神状态为山区的老师和学生们呈现了一堂堂令他们难忘的展示课——

  王秀民书记在为当地教育管理者们全面介绍我校的办学理念。一所好学校的标准是什么?也许各有各的解读,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升学率一定不是唯一标准。

  中学德育主任杨如华老师在做我校中学部德育管理经验介绍。    

  来自豫南的我校小学部叶和丽老师在为郁南老师们介绍我校小学部教学管理经验。

  崭新的教育理念在这些老教育工作者们的心里产生着冲击。

  很多与会老师拿出相机拍摄下讲座的PPT文档。

  汪春辉老师在上示范课。虽然讲课内容是当地教育局临时安排的,但是老师们依然在短时间内,向当地老师们展示了一堂堂生动的生本课堂。

  白利军老师在上初一英语课。虽然跟当地老师只有短短一节课的交流时间,但是当他离开时,留下的是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带走的是当地老师送他的一箱又一箱柑橘。

  “听徐华宁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这是听课学生对这节课的评价。融贯古今、博学幽默的徐大师的一堂《兰亭序》也让当地语文老师开了眼界。

  听课现场被挤的爆满。

  董宏老师在上六年级英语课。

  徐培敏老师在三年级上数学课。这节课让学生知道了,原来数学课上也可以做游戏。

  鲁亚利老师课后在给当地老师们讲解课堂设计方法。

  学校墙上的标语和学生相映成趣。

 在外校老师们营造的课堂上,学生们露出会心的笑容。

读书是孩子最好的出路。这次支教活动希望能带给他们一些全新的读书的方法。

 

 

网友评论

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