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位置导航:首页资讯中心
 

春眠不觉晓,处处书香飘

广外外校首届读书节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文字:张洪亮供稿:教科室图片:张洪亮 唐建军 独成义时间:2009-04-20点击数:1916

2009年3月,我们的校园里,百花争艳、春意盎然。又是一年的春天。然而,2009年的春天仿佛于过去有些不同。这不同之处,正如高二(1)班廖煜程同学所描绘的:春眠不觉晓,处处书香飘。

3月9日,伴随着任丽萍老师激昂高亢的演讲,拉开了我校首届 “读书节”的序幕。

随后,小学部也举行了隆重的读书节启动仪式。

   

为了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学校的醒目位置都挂上了硕大的宣传标语和口号,这从天而下的对联,仿佛时刻在提醒我们:青春外校,书成学子大文章;盛世中华,读出国人新境界。

在首届读书节活动期间,我们青春的校园里,充满着无限的生机和活力。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在全体师生中已成为一种追求和时尚。一时间,围绕读书节所开展的各项活动也是你方唱罢我方登场。

读书节的序幕刚刚拉开,读书节宣传口号、对联征集活动就得到了广大师生的积极响应,从这些评选出的优胜作品中,我们不仅体会到同学们对读书活动的深刻理解,更看到了他们对多读书读好书的渴望。

随后,从小学到高中,为各年级同学分别量体裁衣的一场场专题讲座,如一顿顿丰盛的文化大餐,又如春雨丝丝,滋润着同学们的心田。

不同的讲座,相同的主题,那就是:“让读书成为习惯”继而“成为生命的需要”。

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系列讲座,打造出一个“书香校园”、 “书香人生”的校园文化氛围。

 

读书节期间,我们不仅畅游在各种名著之间,而且还有机会和名师大家零距离交流。

这位慈眉善目的长者是我国著名诗人、广东省作协副主席——杨克。他在读书节期间,给我们作了题为《写作的发现》的讲座。他在讲座中告诉同学们,写作是一种发现,要善于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周围的事物。

这个场景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记忆犹新。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与青年文学批评家谢有顺一道,在我校黄华楼礼堂为全校文学爱好者们进行了一场题为“青春、文学与记忆”的对话。这场对话,既拉开了第二届华语传媒文学周的序幕,同时也是我校“百家讲坛”针对读书节而策划的专题读书讲座。在这一唱一和的交谈中,2位作家向我们娓娓道来他们对文学的感悟。
 
 除了各种讲座之外,为了保证阅读时间,在读书节期间,中学部利用语文晚读、二课或读书课,小学部利用晚读、早晚自习为学生开辟阅读时间。

我们还特别将课前三分钟利用起来。小学低段进行古诗、格言的诵读;

 

小学高段则由同学们介绍自己阅读的一本好书或一种报刊。中学部则鼓励学生积累古诗、格言,向同学们介绍自己阅读的一本好书或一种报刊,并说出自己从中受到的启发和教育,让全班同学一起来分享读书的成果。

读书是幸福的,读书是快乐的。从这一张张读书卡中,我们能真真切切的触摸到他们读书时的幸福和快乐!

而从小学到中学的这一张张板报,更为我们展示了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同学,他们对读书的认识和理解。

这忽而激昂忽而婉转的朗诵,是小学二年级的同学们正在举行读书节朗诵比赛呢。这字正腔圆的朗诵告诉我们,读书不仅是高年级同学们的事儿,这种良好习惯就应该从小养成。
 
 

这段日子,是图书馆馆长曹勇和他的同事们最忙碌的一段时间,每天的二课时间,这里都门庭若市,看书、借书还书的同学络绎不绝。

 

为了配合本次读书节活动,图书馆还特别策划了这次名著推介活动,古今中外的大家名著,就像一颗颗珍珠串在眼前,让我们无法抵挡读书的诱惑,于是,图书馆开始成为很多同学二课时间的首选去处。

看书的多了,写文章的自然就多了起来,走出图书馆之后,老师和同学们大多会将书本知识化为精神财富,从而形成这一篇篇文字,与更多的人分享。

读书节期间,在全校30多个社团中,最为活跃的就是《陌上花》文学社,他们借助读书节的浓郁氛围,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正在中学部教学楼一楼大厅里展出的文学作品海报评比活动就是其中之一。

除此之外,这图书超市也是老师们为本次图书节特别策划的一个活动,同学们以班级为单位,大家把自己读过的图书拿出来相互交换或打折出售,让原本在家中沉睡的书籍再次寻到新的主人,体现新的价值,面对数千本图书,只要你走进现场,就一定能寻到自己喜爱的书籍。
 

今天是世界图书日。我校首届读书节也在这一天,圆满地落下了帷幕。然而,广大师生在读书节期间养成的读书习惯却与我们终身相伴。书籍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增长了我们的见识,更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正如高二年级在读书节倡议书中所说的:读书吧,然后你的生活就多彩起来。

(本片将于4月3日晚我校首届读书节闭幕式上首播,下周一新闻节目重播)

网友评论

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