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校学子 情暖灾区
今天晚上7点20分,参加为灾区学校爱心捐赠仪式的16名师生代表平安返回学校。3月8日,12名学生代表在4位老师的陪同下,前往雪灾重灾区——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油麻中心学校,将我校中学部全体同学捐赠的10万元人民币、600套学习用具,送到该校师生的手中。
此次行程无论老师还是学生均为自费行动。在历时2天的行程中,他们长途跋涉、一路辗转,他们目睹了满目疮痍的灾后大地,他们走进了令人心酸的贫困家庭,他们了解了同龄人的另类学习生活,甚至他们亲历了春运时的摩肩接踵…… 此次行程的详细文字报道将陆续与大家见面,这里向大家展现的只是本次活动的几个瞬间,也许它就像一块块切片,让大家对本次活动的过程有一个直观的了解。校园电视台也将在下周的《外校新闻》节目里全景展示本次行程的全过程。
当林奕辰同学扛着600套文具和他的11位同学来到广州火车站时,他们就试图将自己变成一位春节回家旅客,来亲身经历一番“回家过年”的滋味儿。然而,春运过后的火车站已经不再人头攒动,他们能品尝到那种硬座车厢里塞满“沙丁鱼”的滋味吗?真正遇到这种情况,他们能挺得住吗?站在并不拥挤的车站广场上,显然,他们没有更多的思想准备。
没有想到的事情依然发生了。当大家用九牛之劲挤进车厢找到自己座位时,他们发现自己的座位已经被“非法占据”,即使别人想让出位子,也无奈于没有站立的空间而理所当然的成为“合法公民”。无奈,许高远同学只能向高度要空间,此时的他们才真正品尝到了春运出行的滋味儿。
叶创平同学面对着这种场面,流露出了无奈的眼神。他也许在想,选择这种出行方式原本就是一种错误。5个多小时的行程并不长,但是这样的坐姿可是要度时如年了。
很快,叶创平就在无奈中进入了梦乡,他梦见了什么呢?是早就到达了那个偏远的乡间学校,还是在回味某次快乐的旅行……无论梦见什么,这第一次坐火车硬座就给他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
并不太大的欢迎标牌在郴州火车站出口处格外抢眼。主人的好客扫去了大家的一路艰辛。
又经过了1个半小时的颠簸辗转,终于到达了永兴县油麻乡中心学校。面对大红横幅和夹道欢迎的队伍,大家心中顿生暖意,又觉歉疚,毕竟我们只是尽了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
油麻乡中心学校的每间课室的墙上都贴着这样的标语。标语的旁边是一扇漏风的窗户。学生说,在这个异常寒冷的冬天,他们就是这样度过的。
捐赠仪式在学校唯一一个简陋的篮球场上举行。永兴县副县长王霞出席了捐赠仪式。这样的捐赠对于永兴县来说是不多的。因此,活动得到了县政府的高度重视。
池汉慈、刘昶两位同学作为学生代表在主席台就座并发言。他们的身后就是被冰雪压断的树木。
从这个角度望去就是学校的全部:一个篮球场、一栋简易教学楼,硬件设施极其简陋。
这位学生对于远道而来的客人们既陌生又好奇。他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他更不知道这些来自远方的他的同龄人在一种怎样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
我校工会副主席朱传久老师代表学校向油麻中心学校捐款10万元、600套文具。两校友谊由此开始。
永兴县副县长王艳女士向我校团委学生会赠送旌旗。
我校此行受到了当地多家媒体的关注。林奕辰同学在接受采访,详细介绍了本次捐助活动的过程。
捐款仪式后,两校学生在课室里相互交流。
也许是我们的善举打动了他们,也许是我们的学生有着非一般的亲和力,物质、地域的巨大差异并没有拉开两校学生的距离,相反,他们仿佛似曾相识,很快便如同相逢知己。
李风憬的周围很快也围满了学生,她的一言一行都让她的同龄人羡慕不已。
一场篮球友谊赛在这个唯一的简易篮球场上激烈的进行着。我校学生客场表现极为不佳。许高远也感觉很没面子,因为他的连连失误让他并没有在众多围观的女同学眼中成为场上的主角。后来大家才知道比赛失利的原因:那个被缝补过的篮球是椭圆型的!
球赛结束后,同学们马不停蹄的去家访。许高远也很快从球赛失利的阴影中走出来,大步流星的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灾后的村庄到处是残枝断树,一片凄凉,惟有这大红的门对儿映衬出灾区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明天的向往。
这是同学们第一次见到如此破陋的房屋。虽然没有拍到屋顶,但是刘昶同学的表情已经说明了一切。不是亲眼所见,他们怎么也不会相信他们的同龄人就是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
在这个春天,因为一场无情的灾难让无数相隔千里素昧平生的人们走到了一起。一场灾难让外校学子再一次用青春热血融冰化雪,于一群急待相助的同龄人血脉相通心手相连。从狂卷肆掠的印度洋海啸到与白血病魔共同抗争,从捐助奄奄一息的烧伤少年到情系油麻中学,每一次的善举都谱写着一曲《爱的奉献》,它早已为外校学子心中的主打歌,我们深知何为积小成大积少成多,我们更深知,爱无止境,大爱无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