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校的眼睛校庆特别奉献——2008年的十个瞬间
每当新年伊始,最让老师们感觉温暖的字眼儿就是:回家!
然而,2008年的回家之路是那样的刻骨铭心。百年难遇的南方雪灾,让整个南中国的电力和春运都面临着一场严峻的考验,然而,外校所迎来的新年又何尝不是一个考验呢!
2008年,我们的国家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天灾人祸,我们的学校也在经历着社会和家长的检验。
在学校领导班子重大调整之后,我们的办学理念能承前启后吗?我们的招生人数能一如既往吗?我们的教学质量能再创新高吗?虽然时隔五年之后,这些问号都被拉直成了感叹号,但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份,所有的问号都压在新领导班子身上,压力可想而知。
在那个充满寒意的年初,我们的课室里却充满着浓浓的暖意。此时,高三学生程凯和他的同学们正在为即将而来的高考积蓄着能量,高考对于他来说已经是一场荣誉之战了,因为他此时已经是清华大学的一名准大学生了。和他一同保送的学生再一次创下历史新高,清华北大的录取人数也有了历史性突破。
6月,高考放榜,程凯同学总分排名广州市第三!专科以上达线率96%。
考试成绩是看得见摸得到的,而考试背后的综合素质才最能体现我校的育人特色。
这一年,学校所有活动不仅重在展现,更重于生成与过程。一个普通的模拟法庭,现场参与人数只有数十人,但活动生成过程中的参与人数却覆盖了整个中学部。这就是外校特色!
2008年的夏天奥运圣火在中国人的血脉里燃烧着骄傲和自豪。让外校人更为骄傲和自豪的还有这三位来自外校的小伙子,他们在另一个竞技场上过关斩将,赢得了被誉为中国数学界奥林匹克的“丘成桐数学奖”。
炎热的夏天过去之后,高一(5)班的冼云娇同学开始了自己在美国的留学生活,让我们欣慰的是从决定留学到拿到offer,所有手续都由她一人包办。校友赵宣北大本科毕业了,这位文学才子又出了新书,并继续北大硕士学业。千里之外的复旦大学校园里,校友何洁云也开始自己全新的大学生活,令她没有想到的是,两年之后,她的妹妹也从外校顺利考取复旦,姐妹俩从外校校友变成复旦校友。
这一年的秋天,外校的老师们接触到了一个崭新的名词:生本。外校的学生们也因此感受到了一种全新的课堂模式。校园网上,关于生本的探讨、感受、理解的文章充满版面,“生本”这两个字带来多少新与旧的碰撞,传统与变革的纠结,传承与革新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