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位置导航:首页资讯中心
 

欧阳晨曦的山村“成人礼”

文字:阮婧供稿:教科室图片:欧阳晨曦 张洪亮时间:2010-06-07点击数:3921

    2010年5月31日晚,我与校电视台张洪亮老师驱车抵达湖南省湘乡市金石镇东江村。沉沉夜幕中,欧阳晨曦(注:欧阳晨曦为我校高三学生)站在村头的信用社门口与我们会合。
    我借车前灯打量了一下她,她似乎胖了,黑了,像任何一个健壮泼辣的农村姑娘那样,她敏捷地跳上车,为我们指路。“妈妈说,就连乡下的风都会把人吹黑的。”她咧开嘴,大笑。
    3个月前,这个名叫欧阳晨曦的都市女孩从广州出发,只身一人来到这封闭的湖南小山村。她的计划,是在东江村支教3个月。
    对于将面临的贫穷与艰苦,她并没有太多顾虑。父母质疑过她的草率:去那么远的穷山沟,会不会被骗?就算不是骗子,孩子能吃得了苦吗?欧阳晨曦的父母,有过农村生活的经历。对于女儿的固执与坚持,他们感到骄傲,又有些隐隐的担忧。
    据说欧阳晨曦的父母当年凭一爿水果摊生意起家,在改革开放二十年中逐渐累积了财富。他们为女儿的成长提供了优越的选择:去美国波士顿大学念书,过另一种不同于父辈们的生活。
    物质条件的富足,使得欧阳晨曦更容易被人们打上“富二代”与“90后”的标签。即将去美国波士顿大学就读的她,对此类评价有自己俏皮的论调:“虽然我是90后,却从不会因为人们指责90后的话气得吹胡子瞪眼——因为我没有胡子。”
    去支教,最开始只是欧阳晨曦一个朦胧的想法。无意中,她在一家网站上结识了更多与她志同道合的人,这在一定程度上鼓舞了她。“18岁了,从现在开始我一定要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做出改变,时不我待。”她说。
   
    在来之前,我们在脑海里勾勒过一百遍一千遍东江村的状况,但这里的条件设施之原始仍然超乎我们的想象。这片曾被当地人骄傲地称之为“插根扁担下去都能发芽”的土地,在上世纪80年代因盛产锰矿而发迹,但随着矿产资源的过度开发,有色金属矿厂的相继倒闭,湘乡的繁荣景象也日益消退。
    东江小学建在东江村的一个小土坡上。正值阴雨天,这栋两层楼的青砖房看起来气色灰败、凋零不堪,不经人指引,完全看不出这居然是所学校。楼匾“东江学校”四个油漆字早已斑驳,来者只能凭想象力拼凑校名。校门口,抬头望去,山头连着山头,稻田接着稻田,满眼苍郁的绿。“这里的空气好,没有污染,林子里偶尔还能碰到野猪。”欧阳晨曦颇为自豪地向我们介绍。
    欧阳晨曦的住处——既是卧室也是办公室,就在学校二楼顶头一间简陋的屋子里。破旧的门关不拢,只能一年四季地虚掩着,窗户玻璃支离破碎,絮状的蜘蛛网是“天然的玻璃窗”。屋子里还有一台说不上年头的电脑和打印机,也“早坏掉了,上不了网,要上网只能步行去一公里外的网吧”。学校与外界接触的惟一媒介是一台32寸的彩电。老师们茶余饭后的消遣是搓麻将,再隆重一点,他们就坐2个小时的车去市里K歌。
   
    上午,学生们6点多就来到教室早读。欧阳晨曦的住处就在教室旁边,她有晨跑的习惯,山里的空气新鲜稀薄,夹杂着轻微的泥土与青草味儿。早餐是米饭,青椒肉丝,土豆汤。欧阳晨曦老练地去厨房帮忙盛饭。
    “我以前很懒,什么家务都不会。来这之后,我慢慢学会了调整自己,我变得非常有弹性,见什么就做什么,喂猪、做饭、采野果……我惊喜地发现,哦,原来还有一个不知道的自己住在身体里面,这是一个全新的我。”欧阳晨曦顿了顿:“我感觉每天都活得很充实,很有力量。”
    她告诉我,刚来支教的时候,天很冷,带的衣服不够,只有硬撑。夹菜的时候手会不由自主地颤抖,脚被冻僵了,每走一步都生疼生疼的,实在忍不住,便用热水烫烫脚,大概能维持一个小时左右。
    “每周最大的奢侈就是走1个多小时去小卖部买一个豆沙包。一切都很陌生,心灵很孤独。”欧阳晨曦回忆起那段日子,除了冷,还有恐惧:出没在冲凉房的老鼠,臭气熏天的茅房。周国平的书《灵魂只能独行》与《爱与孤独》给了她许多力量,孤独是人生的必修课,她由此“学会与孤独和解,享受孤独”。
    这段日子里,她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思考,“人不可能与某个环境或是和某个人呆一辈子,人生最大的伴侣是自己。外校的‘学会自我发展’这条校训很好,只有学会自我教育,心灵才永不会枯竭。假如人的内心有很多宝藏,在哪里生活都一样”。
    欧阳晨曦又跟我说起她自己,她说只有在乡下才体会到,原来物质上需要的很多东西其实并不是我们真正需要。“真的,这样一个社会,给我们灌输了很多无用的信息量,我觉得我们应该遵从心灵的某些东西,去干自己真正想干的事情,最重要的是让心灵汲取养分,比如说灵魂上的东西、精神上的东西。来到这里之后,我觉得心灵宁静了很多,思考了我的人生、生活以及整个世界观、价值观,我发现了一个全新的自我。我知道以后的路要怎么走,什么是我真正想做的。很多外在的东西都很虚幻,因此反观内心,这是我所需要的。我很喜欢现在的自己”。
    “我来这里追求的,最简单的就是梦想,我梦想去改变自己,还想做很多事情,去发现世界。”欧阳晨曦沉吟着说,“但是我觉得踏出第一步很重要。在这里,我发现我有改变自己的能力,喜欢的话我要坚持,不喜欢的话我可以去改变,如果坚持这种信念的话,没有什么事情可以难得到我。”
    “我总是会用未来的眼光去观看我现在的生活、想问题,我希望等到十年啊二十年以后,或者到我老的时候,当我回首我年轻时的生活时,我是什么样的,我就找到答案了,我会很自然地去划出一条路线,并且知道怎样才能达到它。我会更加勇敢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

    
    3个月的支教时间里,欧阳晨曦是东江小学的英语、拼音、音乐兼美术老师。学校没有专职的英语老师,按照以往的惯例,都是“谁年轻谁教英语”。东江小学校长罗辉煌的儿子去年刚从东江小学毕业,班里期末考试,只有3名学生英语成绩及格,分别是:62分,61分,60分。罗辉煌很苦恼,他说自己从30岁开始吸上烟,只要有烦心事,他就去鱼塘钓鱼。东江小学目前面临最大的问题是留守儿童的激增,地里庄稼赚不了钱,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丢下几岁的娃娃与大字不识的爷爷奶奶生活,“更不要提学好英语了”。
    也因此,欧阳晨曦的到来,让学校的老师和孩子很是兴奋,他们奔走相告,就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学生的英语基础差,甚至可以说是零基础,欧阳晨曦教得异常吃力,但她调整得很快。她把在外校的课堂模式照搬到了东江小学,从第一次测验的50分到现在的78分,3个月的时间,东江小学的英语水平因为欧阳晨曦而迈上一个新高度,这也意味着,“学生们这学期的英语总算可以松口气了”。
    4月中旬,欧阳晨曦代表东江小学参加金石镇中心学校的“青年教师比武”比赛,她“很神奇地拿到了二等奖”——一等奖空缺。为什么要去参加比赛呢,你不过是一个代课老师。我问。欧阳晨曦说,她不希望他们这些支教老师被当地人认为是观光团,支教老师也是要靠实力说话的。“那节课上得不错,当然,也是我的一贯水平。”她又露出标志性的笑容。
    从此,欧阳晨曦开始对农村教育有了一些自己的视角。“现在的教材完全以城市生活为主导,是否也应当贴近一下农村呢?比如说综合实践课,需要大量的信息源,但这里既没有图书馆也没有网络,学生们要查找资料很困难,只能靠老师讲。”她很无奈。
   
    天气不好的时候,欧阳晨曦站在走廊上,就着天光批改作业——教室里没有日光灯。学生们簇拥着她,“你看,这明明是个q,你为什么总是要写成9呢?”欧阳晨曦半是愠怒半是玩笑地问。学生们受了批评,并没有不悦,他们喜欢像大姐姐一样的欧阳晨曦,管她叫“OCC老师”——OCC是欧阳晨曦的乳名。“OCC老师!”“OCC老师!”孩子的声音像银铃一般。
    欧阳晨曦的办公桌抽屉里藏着一大推学生送的礼物,几乎全是废弃的草稿纸叠成的各种形状,孩子们用彩笔歪歪扭扭地写上“zhu OCC老shi生日快乐!”“OCC老师很漂亮”“我爱OCC老师”等天真的话语。孩子们乐此不疲。
    不上课的时候,欧阳晨曦教孩子们唱《You are my sunshine》,他们领欧阳晨曦上山采野果。栀子花清火祛热,可以入菜;覆盘子酸甜可口,味道远比桑葚好;金银花里的最后一滴蜜最甜、最香。夜晚,欧阳晨曦站在漏风的窗前吹笛子,夜风轻轻拂过,她的笛声并不很美,却在寂静的村子里传得很远。田地里的蛙声起伏一片,像是鼓点。萤火虫的行踪诡秘,仿佛阿凡达的异境,况且,“它们总是很想被你捉到”!欧阳晨曦肯定地说:“我有一种天人合一的感觉。”
    3个月的支教期满,欧阳晨曦要走了。小一点的孩子在问:老师,你走了,谁来教我们的英语呢?她犹豫片刻,摸摸孩子的头:会有新老师来教你们,老师也会再回来看你们的。大一点的孩子眼里噙着泪,拉着欧阳晨曦的衣角:老师,你不会再回来了,以前那么多老师都走了,没有一个回来。
    东江小学门口立着一排阔叶杨树。离开的前一天下午,我们站在走廊上聊天,她突然望住那排树说,刚来的时候,这些树还显得那么小,光秃秃的,看起来长不大的样子,现在居然也长得那么绿,那么高,都快冲天了呵。

    学校的上课铃依然用这种古老的方式 。老师们每天轮流值日,什么时候上课,什么时候下课完全由值日老师说了算,正如欧阳说的:我的铃声我做主。

       英语课上,欧阳带着同学们唱英文歌曲。她的课堂和外校一样轻松活泼。欧阳说,她上课其实没有什么经验,在外校老师们怎么教我的,我就用这种方式来教他们。

    欧阳老师是学校唯一一位用普通话上课的老师。

    课间,学生们都喜欢围着欧阳老师谈心说笑。

    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空间既是2位老师的办公室,也是欧阳的宿舍。

    欧阳在为学前班学生上拼音课,课室的隔壁就是老师吃饭的地方。

    每天的晚饭欧阳都要自己动手,学会了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生活是她这三个月最大的收获。

    下午放学后,欧阳老师冒着雨去学生家里家访。

        这位学生在欧阳老师接手班级后学习进步很大,欧阳说不愿看到在她支教结束后又回到原来的状态,所以希望通过家访告诉家长今后多多督促孩子的学习。

    学校在半山坡上,孤寂的夜晚欧阳就用长笛打发时间。

    这段支教生活一定会成为欧阳人生中一段最最宝贵的时光。

    “我知道欧阳老师不会回来了!”临别时,一个孩子哭着对着我的镜头说。    三个月的时间并不算长,但是在这短暂的时间里,欧阳老师与孩子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欧阳晨曦日记摘选:
    

   在阳光下肆意绽放
   
    我喜欢坐在三轮摩托车的敞篷车厢里,屁股随着山路的节奏,一颠一簸,将化肥袋捏制成各种形状。面向来的方向,看两旁的景物风一般地倒退。我望着天,望着午后的太阳,傻傻地笑,合不拢嘴,觉得我的心像阳光下的巧克力,融化得一塌糊涂。那样的风,那样的天空,那样绿油油的菜地。
    我喜欢每天收到孩子们的花与画,纯真又美丽。一年级的小朋友用彩笔写上幼稚的“zhu OCC老shi生日快乐!”“OCC老师很漂亮”“我爱OCC老师”我的心中每天都开出一朵花,像孩子们无邪的笑脸。
    我喜欢与孩子们在油菜花地里追逐游戏,不小心踩坏了一棵茁壮的油菜花,悄悄将它扶正,再用泥土制造完好无损的假象。一缕缕清风带走了正午太阳的热气,带不走灿烂的阳光。黄澄澄的油菜花在阳光下肆意地大笑,就像我们,那么无所顾忌。
    我喜欢与孩子们一起上山采花。含苞欲放的映山红吐露着芬芳,试图掩藏骄傲的红色花瓣,却怎么也躲不过孩子们明亮的眼睛。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花。“老师送给你!”“老师送给你”我就这样沐浴在幸福之中,不想醒来。一大束一大束,清新的香味。
    我喜欢在无垠的田野上,看着别人放风筝,万里蓝天一点红,我就那么看着看着,忘记时间,忘记自己。
    我喜欢在晴朗的晚上,边散步便仰望头顶的星空,那是奶奶家一样的星空,夜的深沉就这样将我包围,点点星星虽小却明亮璀璨,点亮了夜。有时候,星星不多,月亮却极亮。那是如水一样的清澈月光,我不知该如何形容,“美”这个字太空洞,“好”又太幼稚,对于我,也许不去形容便是最好的形容。
    我喜欢在阳光下肆意奔跑,恣意绽放。
    
    
   “ 80后有知识,没文化”

   
    王小帅说:“80后有知识,没文化。”此话一出,便遭到无数80后网友炮轰,还有人说要从此封杀王小帅的电影。我笑,这不正印证了王小帅的话吗?
    其实王小帅说的没错,只是人们都聚焦在“80后”这个词上,而忽略了这句话的实质。其实王小帅说的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通病,只不过因为我们常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所以“80后”不当主语,谁当主语?
    我们的时代是信息的时代,处处都是信息的漩涡,稍不留神,我们便会掉下去任它带着我们瞎搅和。知识也是信息,是能被动灌输入人脑的。文化却不一样,文化背后是沉淀,是精神,是信仰。如今物质的极大丰富使人越来越流于表面,不去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我认为,我们面对的时代难题是巨大的。当年尼采喊出“上帝已死”后,便陷入了彻底的虚无主义,但至少他是有信仰,虚无便是他的信仰。可我们呢?把信仰的确实当成茶余饭后太看得对象:“嘿!你知道吗?上帝死了!”“早听说了,你也太奥特曼(out man)了吧!”
    假洒脱不过是精神空虚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人的一生不能只有玩笑,一定要有严肃的,神圣的东西,不然活在这个世界上会失去根基,越活越飘渺,越活越卑微。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这说明生命本质的脆弱,可思考却赋予了它永恒的使命,“它敢于承担自身的无意义而并不消沉”,这正是人的高贵,生命的骄傲。
    我们不必皈依宗教才算有信仰,或者说即使皈依了宗教也不一定就有了信仰,有些只不过是寄托是慰藉。我相信“天人合一”,即人心与宇宙,与自然,与命运是相通的。我越用心感受,越觉得自己的根比以往扎得更深,那是一种生命的力量。
    虽然我是90后,却从不会因为人和指责90后的话气得吹胡子瞪眼,因为(我没有胡子)。“90后”至于我不过是一个出生年份,它不是一个烙印,告诉我我是谁。这就好像钓鱼的人都会往鱼多的地方抛鱼饵,或者说抛了鱼饵鱼才聚集起来?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那鱼饵的名字是热闹,只有与热闹保持一定距离,才不会让它把灵魂带走。
   

网友评论

  • 网友:资讯中心  于 2010-06-20 15:58:47 发表评论  
    为你感动,为你骄傲!
  • 网友:资讯中心  于 2010-06-09 17:19:16 发表评论  
    感动,
  • 网友:资讯中心  于 2010-06-08 21:36:29 发表评论  
    :cry:
  • 网友:资讯中心  于 2010-06-07 23:40:10 发表评论  
    occ,好样的!有了这段经历,你的未来一定非同寻常!
  • 网友:资讯中心  于 2010-06-07 21:59:25 发表评论  
    “不必皈依宗教才算有信仰,或者说即使皈依了宗教也不一定就有了信仰。”难得。
  • 网友:资讯中心  于 2010-06-07 16:39:40 发表评论  
    感谢欧阳晨曦同学,谢谢你唤起了成人那久远的梦想,也谢谢你帮我们找回了久违的心灵平静!!!
  • 网友:资讯中心  于 2010-06-07 10:21:35 发表评论  
    很佩服这位勇敢的女孩! ^_^
  • 网友:资讯中心  于 2010-06-07 10:05:24 发表评论  
    :oh:
  • 网友:资讯中心  于 2010-06-06 15:05:26 发表评论  
    支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境界,一直被人赞誉和推崇,感动于你的行动。好人一生平安!
  • 网友:资讯中心  于 2010-06-06 13:49:37 发表评论  
    作为外校高中的一名学生,深受感动。
    学姐的经历是你一个人的财富,更是对外校人的鼓舞,对90后的启发。
  • 网友:资讯中心  于 2010-06-06 11:52:42 发表评论  
    经历真的是一笔财富!
    人生半径的扩大,晨曦加油!
  • 网友:资讯中心  于 2010-06-06 11:42:49 发表评论  
    写得好!东江边的那一缕晨曦,虽短暂却永恒;留给孩子们心里的这一缕抹不去的晨曦,注定是美丽而伤感的。“插根扁担下去都能发芽”似乎说成“插根筷子下去都能发芽”更符合我们湖南人的性格,呵呵。
  • 网友:资讯中心  于 2010-06-06 11:28:19 发表评论  
    dd当代青年的骄傲~
  • 网友:资讯中心  于 2010-06-06 10:27:14 发表评论  
    晨曦初绽,霞光万里。。。
  • 网友:资讯中心  于 2010-06-06 09:11:59 发表评论  
    非常高兴看到欧阳一步步的成熟,也很感动于你的行动。愿你在属于自己的人生路上一切都好!
  • 网友:资讯中心  于 2010-06-06 08:48:47 发表评论  
    我们不必皈依宗教才算有信仰,或者说即使皈依了宗教也不一定就有了信仰,有些只不过是寄托是慰藉。我相信“天人合一”,即人心与宇宙,与自然,与命运是相通的。我越用心感受,越觉得自己的根比以往扎得更深,那是一种生命的力量......
  • 网友:资讯中心  于 2010-06-06 08:25:04 发表评论  
    三个月,付出的是艰辛,却积淀了人生的一笔财富!欧阳~加油!OCC老师~我们爱你!! :roll: :roll: :roll:
  • 网友:资讯中心  于 2010-06-06 07:27:58 发表评论  
    顶!
  • 网友:资讯中心  于 2010-06-06 07:14:00 发表评论  
    沙发!
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