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坚持“素质路” 多元外校“创名牌”
——六年级毕业家长会暨“小升初”说明会掠影
文字:无痕供稿:小学部图片:张俊敏时间:2010-05-25点击数:1993

“‘培养走向世界的现代人’是我校矢志不渝的追求。务实的素质教育,活跃的师生社团,体系完备的校本课程,方兴未艾的小语种选修课,深受热捧的雅思课程,体育节、英语节、艺术节、读书节、科技节活动等等都是我校一张张靓丽的名片,我们现在有了中加班、以后还要办好中美班、中英班、中日班……” 5月21日下午2:00,六年级毕业班家长会暨“小升初”说明会在中学部阶梯教室准时召开,广外外校吴玉爱副校长应邀参加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与会的500余位家长聆听了吴玉爱副校长的讲话并时时报以热烈的掌声。六年级年级主任陈其升老师主持了会议。中学部教学处谢仁发主任,中学部团委书记、任教中学语文的姚小平老师、小学部学生处刘文娟主任也应邀参加了会议。
“鲜桃已泛红,又到刈麦时。” 六年级小升中考试在即,而学校对每个小学毕业生的要求是具备“良好的习惯、正直的品行、向上的精神和扎实的基础”。大会伊始,六年级陈老师就近期毕业班工作作了简短的汇报,“本期工作中心是:以“友谊、感恩、向往”等为成长主题,营造小学毕业氛围,激发六年级全体师生的学习热情;全面提高六年级组各科教学质量;有效落实三年教育发展规划要求。迎接毕业考试和小升中考试,为中学输送更多优秀小学毕业生。具体我们做了这样的几件事情:一是从细落实安全工作,每月的学生集会,周日的班会,每周五的散学会等,年级和各班都把安全教育落在实处;二是年级主题教育活动“阳光少年在成长”开展了一年,成效显著,6月4日,年级主题教育活动“阳光少年在成长”将和毕业联欢会一起,呈现给各位家长们一台精彩的节目,表彰年级“十佳阳光少年”、“百佳优秀毕业生”;三是做细做实促成绩提高,确保合格率。根据各班学生实际,集中每班的后进生,分阶段,分层次,分单元,让年级老师分任务进行辅导,查漏补缺,提高后进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确保期末各科各班成绩合格。 下一阶段安排:6月24、25日将进行六年级毕业考试,6月27日我校举行小升中考试,我们在五月份,语文、数学、英语各个学科都会完成一次摸底模拟测试,各学科根据测试情况制定下阶段的复习计划;模拟测试以后,继续完成第二轮的全面提高条块训练,同时进行第三轮的重点突出、专题训练;”
接着,中学语文老师、今年秋季将执教初一年级的教师代表姚小平老师向大家谈到了中学的师资优势、校本课程、经典活动等相关内容。姚老师首先阐释了自己对外校育人目标的独到理解,他讲到:世界是一种视野,现代是一种意识,教育最终的目标是指向生活,让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形成核心竞争力、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独立生活的能力。一所好的学校,比“大楼”(硬件的发展,是基础。)更重要的是“大师”(软件的发展,更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和所有人一样,教师的角色与身份是多元的。作为一个生命的人,他应该生机勃发、意趣盎然,而非精神萎顿、情感苍白;作为一个文化的人,教师负有传承文明的特殊使命,他应该学养丰富、德品高企,而非捉襟见肘、人格庸琐;作为一个社会的人,他应该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体,全力奉献社会,同时得到社会的承认——物质和精神的承认;作为一个职业的人,他应该勤奋、敬业、不断实现自身的专业化成长,而非敷衍塞责、不思进取。这就构成了教师发展的四个维度:生命;文化;社会;职业。活力萎顿的教师,不可能培养出健康流畅的生命;视野狭窄的教师,不可能带出纵横捭阖的学生;不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教师,不可能刻意培植学生的主体意识;无法实现自身专业化成长的教师,不可能真正赋予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好教师很贵、好学校很贵;但平庸的教师更贵、平庸的学校更贵!因为好教师、好学校帮助儿童获得发展,平庸的教师、平庸的学校是儿童发展的“终结者”。所以,我们必须造就出全面发展的教师,如此,方可期待真正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学生的出现。我校体系完备、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校园文化内涵:文学欣赏课程、英语特色课程、国际理解课程、自然理解与人类发展课程、学科前备课程、文化专题课程、活动课程、世界文化巡礼课程还有中国基础教育最好图书馆等等,单说中学一些经典的活动,就为学生提供了多次自我展示的机会:DJ大赛、中秋灯会、校团委、学生会竞选、外校之星竞选、社团活动、模拟法庭、模拟联合国等等,生动阐释了外校多元、包容、鲜活、创造、发展的校园文化特征。
然后,中学部教学处谢仁发主任介绍中学的教育教学情况。谢仁发主任讲到,从课程设置角度讲,我校开齐、开足了国家规定开设的必修、选修课;加强两类课程的开设:一是英语特色课:初一聘请广外大资深教授执教语音语调课,初二开设日语必修课,还外教的口语课、英语综合技能课、雅思课程、第二外语选修课(日语、西班牙语、法语)二是校本课程特色,初一开设形体戏剧礼仪课、趣味物理、科学史化,初二开设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理解教育、趣味化学,还有各种二课选修:如朗诵、英语电影配音、戏剧、舞蹈、生物趣味实验、无线电工程、机器人、油画、素描与版画、各类体育专项选修(篮球、足球、乒乓球、排球、网球、羽毛球、键球、游泳、瑜珈等),中学部合唱队、学校交响乐团,各年级:各学科的培优班、竞赛辅导,高一文化专题课(包括人文、宗教、政治、经济、科技、心理学、方法论等各领域),发展社团三十多个(义工社、英语社、摄影社、创造社、科技之光、汉翼设计社、新度设计工作室、戏剧社、辩论社、钢琴社、点心坊、计算机工程研究社、动漫社、模拟联合国等)通过“读书节”、“英语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创新能力。从学业加工能力方面来看,我校的生源结构是外校小学直升10个班,对外招生5-6个班。
最后,吴校长从家长最关心的“分班原则”、“中学部管理方式”、“家长角色定位”、“高中部的发展”等方面作了近40分钟的“小升初”的主题发言。吴校长讲到,其一,分班原则是“公平、公正、公开”,把我们的学生编成15个班这15个班绝对平衡,我们按分数好的与分数差的搭配,男生与女生搭配,本校生与外面考进来的学生搭配,学生在小学六年的学习中在不断成长,肯定有分化、有自己的想法,我们要看男女生是否有不适合分到一个班的情况,一些学生需要严厉的老师,一些不用。这个我们也要考虑。我们还要看每班的学生语数英平均分、单科分数等情况,这样调成的十五个班是基本平衡的。其二,中学部管理方式与小学有所不同。随着学生的长大,我们管理学生的方式与小学有所不同,实行学习、生活由学生自主管理的方法,让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权。老师宏观管理。我们初中没有周末补课的情况下,学生学习成绩都保持高水准。白云区中学成绩我校都在一、二名。广州的中学排名中我校也能在十名左右。数学、英语是我们的强项。其三,我们家长角色定位要恰当。我建议,一要合理定位,客观看待孩子的能力,孩子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能力和成绩会有起落。家长要引导,不要盲目比较,不要夸大学校的作用。不一定每个孩子要成才就必须要上重点大学。二要客观对待孩子在中学阶段的分化。任何人都有好中差。我们要积极准备、观察和采取措施去应对分化的可能。我认为孩子有三个变化阶段,一是小学四年级决定成绩变化,二是初中二年级孩子最敏感,有叛逆心理,不爱和父母交流。三是高一,如果能顺利成长,高二、三就不用管他了。所以,初中阶段要关注孩子的思想、爱好、习惯的变化和学习态度的变化。一旦有不好趋势,要控制它。有三个现象要关注,一孩子愿不愿意和父母交流。二对老师同学是否十分不满。三是中学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要变化。三要言传身教,不要光说,要用心去教,用心去体会孩子的需求。孩子合理要求要满足。用行动关爱他,不能以长压小。多抽时间交谈。不能仅关注他的分数、排第几名。而要关注他整个人是否有进步。四不能用家教的方式试图提高学习成绩,我很反对家教。没有小孩是靠家教能提高成绩的。难到我们的老师一周上六节课都比不上家教的一堂课?其四,我来简要谈谈我们高中部的发展的一些情况,我校高中不能直升,要淘汰15%。高中分3-4个重点班。能上重点班,意味着能考上较好的大学。就看学生怎样努力。我们学校还有保送的资格达20%。还有特长生招生。还有中加高中班,为打算出国的学生提供平台。可考美、加、英的学校。孩子在我们学校学习前途是光明的。
集中会议后,各班在本班教室召开了小学阶段的最后一次家长会,简单介绍如下:
各班的家长会以“友谊、感恩、向往”为主题,大多由播放“班级主页”、班主任老师工作小结、毕业前的几点建议、升中报名表的填写四个部分组成。“班级主页”的播放让家长全面了解各班班级特点和孩子成长状况,家长能从短片的播放中感受到孩子的成长和变化。毕业前的建议着重在关注孩子情绪状态,指导科学合理安排时间上作提示,会后家长们都表示家长会言简意明,高效有收获。
六(1)班张诗涵妈妈
三年的时光如云般飘过, 首先感谢你们这三年来对诗涵的照顾和教育。你们教会了她许多知识和做人的道理。诗涵上课的时候比较容易走神,还比较怕吃苦,这些点点滴滴,让老师们操碎了心。在这我代表我们全家和诗涵向老师们说声:“谢谢,这三年你们辛苦了!”
六(6)班尚玥彤爸爸
通过家长会了解了升中的情况,疑问得到了及时解答。对班主任曾老师带领下的6班非常放心!家长会上获悉即将毕业的师生之情,深为感动。
六(7)班赵首如家长
5月21日听取了广外外校领导的报告及吴老师主持的家长会,对“广外附设外语学校”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坚定了我们的正确选择。
“姚老师很有才情;谢主任非常严谨;吴校长举重若轻,着眼全局,风趣幽默,赢得掌声最多。”会后,家长们热烈地讨论着初次接触的中学部老师的一些印象,六(10)班李炜萱的家长干脆在《放飞希望》上写道:“前段时间,我们想带孩子到育才中学区试考,这次参加过六年级的家长会后,我们决定让孩子继续留在外校上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