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25+1
——听校园艺术节国画讲座有感

CCTV有一档金牌节目《非常6+1》挺招人喜欢,那长脸、长发,长胳膊、长腿的李咏大哥,常把观众“挑逗”得情不自禁地热烈鼓掌,开怀大笑。 5月18日我们的阶梯教室里,也是掌声四起,笑声不断 ,但可别以为是咏哥驾到,站在台上的是一位其貌不扬,绝对不能和咏哥“比美”的矮个“小老头”。嘿!可别小看,这位老者能耐大着呢,短短不到一个小时的讲座,竟把180个孩子“惹”得心甘情愿地为他的讲演鼓掌喝彩多达25次!!掌声绝对纯真,欢呼绝对发自肺腑。能人,何许人也?中国美协会员,广东省美协理事,美术正编审,广东省少儿美术艺委会副主任,中国儿童画十家之一——梁培龙先生;秘密武器:一张宣纸,一支毛笔,外带一小桶水,一小碟墨。没有口若悬河,只有水墨丹青,别开生面的儿童国画讲座就这样进行着……
当掌声第一次响起
当掌声第一次响起,着实让我愣了一下神。本次讲座是校园艺术节系列活动之一,定名为“大师画,我也画”,可讲座开始就被大师改了名字:“快乐国画”,原以为专业性极强的大讲座, 怎么就让这么幼稚的几个字代替了呢?还没回过神来,掌声已经响起,看到的,分明是孩子们透着稚气的笑脸;听到的,恰恰是小画家们“认可讲座改名”的欢呼。孩子们喜欢国画,更喜欢国画带给他们的快乐。
跟梁大师学国画,真的很快乐。举个小小的例子:中国画在造型上不拘于表面的肖似,而讲求“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和“不似之似”,其形象的塑造以能传达出物象的神态和画家的主观情感为要旨。可以舍弃非本质的、或与物象特征关联不大的部分,而对那些能体现出神情特征的部分,则可以采取夸张甚至变形的手法加以刻画。这么深奥的道理,连成年人都难以理解,何况小小年纪的孩童,更何况怎么能用“快乐国画”来诠释呢?别急,应小画家们之邀,梁大师画一只小象,几个小方块,组合在一起,一只可爱的小象的雏形,就立刻跃然纸上。小方块?—— 画大象?
国画可以这样造型? 掌声突然爆发出来,这一次好长好长,好响好响,懂了,孩子们懂了,他们用最快乐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感受,用最直接的语言传达着自己对国画造型夸张和变形手法的理解。
当第25次掌声落下
接下去,精彩一现再现,掌声一起再起。23、24、25……当第25次掌声落下,孩子们大显身的时刻开始了 。跃跃欲试的小画家们,纷纷挥笔作画,刚才看到的,听到的,看懂的,听懂的,毫无保留一一派上用场。什么造型写意,什么积墨破墨,什么中锋侧锋,都被他们运用到自己的“快乐国画”中。画虾画鱼,画花画鸟,画山画水,孩子们在大自然的仙境中陶醉;画男画女,画哭画笑,画唱画跳,孩子们在人间真情中沉浸。40分钟,在孩子们开心的作画中匆匆而过,收获的时刻,孩子们得意地举起自己的画作,开心地笑,大声地叫,一点都没有了刚才作画时的安静、专心。他们的惬意,他们的开心,正是他们天性的释放,真情的流露。此时他们的快乐,一点也不亚于获得金牌的奥运冠军。老师们饶有兴致地欣赏着他们的作品:紫翠剔透的葡萄,晶莹欲滴;顶着红冠的公鸡,傲然屹立 ;金丝金鳞的锦鲤,栩栩如生 ;淡淡炊烟的农舍,若隐若现……真的叫人不敢相信,这是稚气未脱的孩童之作。画上的题字,更是画龙点睛, 生色增辉:“山居小舍”、“ 国色天香”、“小荷风采”、“山中之王”;一个女孩,还学起了梁大师的幽默,竟然令人叫绝地为自己的画作题字:“现学现卖”,哈哈,孩子们在快乐中学到了国画, 又在国画中寻到了快乐,这岂不是一举两得的大好事吗!快乐的25次掌声, 给我们的启发真的不平常, 真的让人回味不止……
还有那偶然得来的“1”
“1”来得那么偶然,却那么及时。那天,我们的万老师身着一条洁白的九分裤,亭亭玉立,穿梭在水墨之间,分外显眼。宽宽的裤脚,随主人的行走飘动摇曳,煞是好看 。不知何时,万老师右边的裤腿象变戏法似地填上了几大滴黑黑的浓墨,我知道一定是孩子们“快乐”过了头,“一碟浓墨撒人间”,可惜了那洁白得一尘不染的宽脚裤。 不过,看着看着,忽然眼前一亮,倒觉别有一番风采。“就这么着!再添上几笔!”对!我和万老师不约而同地叫出了声,一幅“水墨莲花”大作,就这样问世了,一条独一无二的手绘裤,就这样制作成功!这真是应了古训《增广贤文》的经典名句“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也算是“快乐国画”的又一杰作吧,我也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为孩子们的25次掌声,为“快乐国画”带来的创意。
和孩子们一起参加活动有感,有感即发,起名“非常25+1” 愿天下的孩子都非常快乐,愿非常快乐的孩子遍天下!这祝愿就算作送给孩子们“六一”儿童节的礼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