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位置导航:首页资讯中心
 

乍暖还寒春意浓 如火如荼教研热

——小学部语文组生本教研活动记实

文字:王鑫供稿:小学部图片:时间:2010-03-18点击数:1398
3月17 日,由教学处组织,小学部邀请了生本教育专家余老师前来我校听课指导,进行语文生本教研活动。活动主要分三个版块进行:听课——评课——指导。课后,学部低、高语组全体老师齐聚阶梯室,听余老师评课说课,收益良多。
首先是听课。二年级(4)班的詹荣老师为全体语文教师上了一节题为《五颗蜜蜜甜的葡萄》的生本研讨课。生本教学的课堂模式一般是:教师提出学习任务——学生研讨和小组交流——学生班级交流——教师点拨。这节课也不例外。在课堂上,思考、讨论、交流、展示,各个环节中学生积极主动,展示自我大方礼貌。学生可以主动活泼地学,正是源于教师简单地教。课堂上,詹老师并没有使用什么精彩的课件,没有准备什么资料,也没有精彩的演讲和展示,教师的教完全是服务于学生的学。
听课之后,大家跟随余老师和叶主任来到阶梯教室进行评课。詹荣老师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反思。她说:“根据生本理念,我们二年级下学期的语文教学任务仍然是启发阅读兴趣和发展思维学习说话,也就是以读引读,以读引说。生本课堂,教材无非只是个例子,特别是这篇课文,直白简单。所以在这节课后面环节,我就设计了以这篇课文为引子,课前组织学生搜集了很多关于孝敬长辈的文学作品,在课堂上进行专题性的阅读交流,进行阅读的延伸。以多形式,多内容的资料来激发大家的阅读兴趣。当然,这些都是我在设计时的初步设想。但在具体的这节课的操作过程中,发现自己还是有很多不足,比如在以读引说过程中,发现对于孝顺父母这个话题还是太空太泛了,孩子们不知道该怎么去根据自己的经验谈文,谈感想,谈延伸。……”反思之后,詹荣老师还代表小学二年级语文老师提出了自己在教学中的困惑:
一、孩子们现在的阅读量已经丰富起来了,但还不太懂得迁移。如何提高孩子的感悟能力,丰富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如何让他们把自己的感受联系课外积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请专家余老师给我们指点迷津。
二、在课堂上如何更好地有度地深入到文本中去?
三、生本教学中孩子们口若悬河,但下笔千斤,一遇到写就很麻烦。因为大量的教学时间给了学生交流资料、展示自我,写字时间不能保证。而且,每课只要求抄写八个字,写字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写作的要求。怎样解决写字的问题?
一石激起千层浪,对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大家各抒己见,反应热烈。
高语组詹智梅老师提出:高年级学生收集资料很丰富,他们有的用幻灯片,有的打印,全班四十多人,资料怎样整合?我们是寄宿制学校,学生的活动很多,课下整合几乎不可能,课堂上又怎样把握整合资料、交流资料的时间?正在进行识字教学的一年级语文备课组也推举魏雪梅老师做代言人,她说,怎样在一年级下期识字教学中逐步渗透阅读教学,更好的与二年级阅读教学的衔接起来,希望余老师能给一些指点。叶和丽主任也就语文课堂实践提出了一个问题:生本课堂重在展示,那么怎样体现生成?学生收集资料很多,但怎样使资料共享,能对其他同学也有启发,而不是纯粹资料再现?
……
面对老师们的困惑,余老师从詹荣老师的课例展开话题,以骏景小学的一个优秀课例《黄山》为例,通过实例解决老师们提出的问题。余老师侃侃而谈,由课堂教学设计谈到前置性小研究;由课堂展示谈到学生发言的规范用语;由骏景小学谈到八一小学再到广外附小……看她连喝水都忘记了,叶主任几次催促余老师,请她暂时休息一下,但余老师热情高涨,恨不得在有限的时间把外面的所有信息都交给我们。评课指导直到下午五点才结束。余老师在会后还无私的把她保存的教学资源分享给我们。
希望扎实有效的课堂教学、精彩务实的说课、真实热烈的评课能为我们的生本教学吹来一阵清风,注入一片活力,让我们看到美好的希望。

网友评论

昵称:  验证码: